空间之重活一回 作者:沙柳27
分卷阅读72
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举国振奋欢腾,金秋十月有时收获季节,今年的晚玉米经历过冰雹虫灾水灾依然收获颇丰,亩产能达到500多斤,没预计的高但相比过去还是高产,要知道平时不过亩产300左右斤就不错了,高产的还有红薯土豆,红薯最高产量能到5千斤,收获的喜悦感染了每个人,大块的被拉走后,地里铺满了来捡漏的孩子,小红薯条最多,偶尔在沟边还能挖到遗漏的红薯秧,那会得到意外收获,回家后大锅蒸熟就晒在苇帘上,专等半干不干时去吃。小土豆也是孩子们的零嘴,只需在锅里加水加点咸盐然后把小土豆煮熟就成,要煮到锅微干了才好吃,现在街上小孩子们兜里开始多少有了零嘴,孩子既然捡来的大人也不好吝啬不是?
村上公家粮食大部分上交到乡里,各家也要按比列上交一部分,今年收成多每家都有剩余,搭上红薯土豆菜混个包没问题,食粮收仓秸秆每家还是按人口人,北方冬天冷,一整冬都要靠烧炕取暖,地里活不多大伙儿开始拾柴搂草储备过冬物资,女人们依旧晒干菜,腌咸菜,冬天除了白菜就是红薯土豆,家里干菜备的多了还可以换换口味,村上也需要备草料备干菜,现在村里买了两头牛,过冬的草料一定备好,养鸭场刚建,现在没小鸭子可买,再说天冷也不好养,所以村上的鸭子都是来自集市和其他村,上坨村鱼多啊,每个集市派人带鱼换鸭子,或是去其他村换,鸭子吃得多,到秋天本就不爱下蛋,能换上一两条鱼买卖也划算,所以,上坨村的鱼很受欢迎,导致鸭场里鸭子好几百只。
79.回归
白薯秧是上好的鸡鸭和牲口饲料,今年种的红薯也多,秧子就都拉回来晒干储备上,水没结冰鸭子就能下去自己找吃食,需要喂食的只在冬三月,野菜籽草籽也要收集,鸡鸭可以吃,人饿了也能当粮食,大伙儿吃了也不是一俩年,所以整个秋天人们都很忙,孩子们9月份就开学了,共和国建立后对教育也开始抓上,一个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国家是不能长久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所以上面严抓,下面更要紧。大人可以上补习班,只要教简单汉字和简单加减法,上坨村特殊,李有福在补习班课程里又加上田间管理课程,当然讲课的都是有经验的老农。李晓梅结合前世经验措施和在空间里的实践写了一篇农耕田间管理文章给李有福,要想提高产量高产杂交种子没能力得到,只能通过合理的田间耕作管理入手再加上质量优良的种子,不说能和后世的相比,比现在的产量提高一个档次还是可以办到的。所以这个冬天上坨村依然很忙,白天割苇子,打苇帘,晚上有时间还要上补习班,忙是忙,但大伙儿热情一直不减,有人教你怎么多打粮食谁不学?白天是忙碌可能见到东西啊,做好的苇帘垫子运到有需要的村子能换回咸盐萝卜干红薯干,深秋的时候李有福带人去了一趟黑沿子居然换回几车麻蚶子皮皮虾,没尝过海鲜的终于知道什么叫“鲜”了,那几日各家各户院门口都堆出蚶子皮,李晓梅叫人收起来用村里大石磨碾成粉末加进鸡食鸭食里,那可是含钙相当高的食物添加剂,可以提高鸡鸭产蛋率。等知道这些后,大伙再也不扔了全砸成粉末喂给鸡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