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潮径直回道:“想来蔡妈子是年老了记不住事不中用了,半年前我就被大夫人派到小槐山看管林场去了,前不久才刚回来的,就是我有时间去给大娘请安,大娘日理万机,也不一定有时间应我啊。”
“牙尖嘴利!”
蔡氏妈子没好气的说道了一句,眼下前来的确是有打量苏潮模样的意思,毕竟身边的人也是许久未曾见到苏潮的面了。
即便这小院处在苏府最为偏僻的角落里,但吃饭出恭都是要打交道的,左右一应人等却是多日没有见到苏潮,蔡氏妈子和大夫人那边难免生了疑心。
这不,蔡氏妈子今日就捡了一个由头,亲自来苏潮这小院仔细看看。
其实苏潮往日在苏府中就是不受待见,苏潮也不会自讨没趣四处乱逛,也就待在自己的屋内读书。
只是那浑道人疯癫的蹊跷,留在了大夫人苏吴氏和蔡氏妈子心中一个疙瘩,短些日子还好,毕竟忙着年关那些杂事,久而久之,难免生疑,蔡氏妈子这才是亲自过来看了看。
苏潮见蔡氏妈子如此打量自己的神色,也是径直问道:“不知蔡妈子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蔡氏妈子挥了挥手,让身后的婢女端上来一方长匣,道:“奉大夫人的命,给你送过来一身行头。”
那婢女打开了长匣子,里面果然有着一套衣衫,布料细腻,针线精美,外衫绣着的团团明纹暗纹错落有致,一看就是价值不菲。
蔡氏妈子见到苏潮脸上的诧异之色,也是心中耻笑没见过世面,当即道:“这也是老太爷的意思,说是明儿个庐州府牧大人应个冬景,举办了一场文会,庐州城内有头有脸的大族子弟都会去露个脸,博个文名,老太爷让府里的少爷们都过去。”
“文会……原来如此。”
苏潮恍然大悟,庐州府牧做东举办的文会,大夫人焉能够不在意。
士林当中尤重文名,地方教化又以文会之时最为凸显,更何况这场文会乃是由封疆大吏庐州府牧大人做东的。
若是在这等规格的文会上博得了一份不错的文名,对名声和仕途都是有着不错的裨益。
明岁冬日就是三年一次的中正试,这场文会对想要博取文名的大族子弟而言也是来的恰当其时。
蔡氏妈子又说道:“这般做也是老太爷不想厚此薄彼寒了某些人的心,不过大夫人那边的意思是让你露个脸安分一些最好,至于在文会上为苏府挣个颜面的事,自是有着苏繁大少爷出面。”
“这般博取文名的盛会,苏繁焉能不去……”
苏潮想通之后,想来这番文会对自己凭借九品中正试步入仕途的评状十分重要,又是老太爷的嘱咐,自是没有不去的道理,也就接了大夫人准备的衣衫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