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便有侍卫进来将鞑靼使臣拖了出去,殿里逐渐安静了下来,群臣们在下面面面相觑,没想到从前被他们轻视的小皇帝,如今的手腕竟然如此强势铁血,举手投足间颇有太祖、太宗当年的杀伐决断之风。
一些在北疆和蒙古人打过交道的武将更是心潮澎湃,从前碍着朝廷对蒙古的安抚政策,他们对蒙古人的挑衅只能敢怒不敢言,心里别提多憋屈了,所以他们刚才听皇帝驳斥鞑靼使臣,心里真是狠狠解了口气,没错,就该把那些蒙古鞑子狠狠揍一顿,他们才会老实!
皇上,您驱逐了那鞑靼使臣,只怕鞑靼人知道了不会善罢甘休啊。郭九尘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明里暗里地指责皇帝意气用事,皇上您是逞了一时意气,可想过万一鞑靼人恼羞成怒挥师南下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今国库里的银子,可实在是支撑不起长时间的征战了。
户部尚书忙应和道:郭大人所言不假,如今国库里的银子,只够维持朝廷的日常开销,还得兼顾西北赈灾,修缮黄河堤坝,另外还有修建皇陵之用,实在不能再增加军饷开支了。
实在没钱,那皇陵就先别建了。沈映在龙椅上坐下来,轻描淡写地道,若是不能安定边疆,使蒙古臣服,皇陵修得再好又有何用?等到蒙古铁骑打到京城了,难道他们还会将大应的皇陵墓保存完整留着初一十五祭拜?
百官们又三三两两交换了个眼神,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将给自己修建皇陵视为重中之重的要事,一般从登基起就开始选址修建,皇帝居然肯暂停修建皇陵,这是铁了心要和蒙古开战啊!
沈映其实也不是盲目地想要和鞑靼打这一仗,他了解过大应的军事实力,虽然朝政被太后和郭九尘把持,但是军队却不完全受他们辖制,军中也不乏一些能征善战之辈,比如定北将军林振越,镇守南疆的平阳王等等,且大多数武将也都受够了蒙古的鸟气,主战派居多。
而蒙古诸部那边内乱也不少,趁着如今大应的实力尚可,若此时不出兵威慑,恐怕等到蒙古诸部统一,成了气候,想要再令他们臣服就难了。
历朝历代,北方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政权,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沈映可不想做北宋徽钦二宗、明朝明英宗之流,要是任由蒙古骑到头上,那他这个皇帝做的也没什么意思。
沈映双手撑在御案上,缓缓站起身,冷肃的目光扫过下面的文武百官,气沉丹田掷地有声地道:你们都给朕听好了,只要朕在位一天,大应就永远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不、和、亲!今后若再有提和亲者,以叛国罪论处!退朝!
群臣齐道:臣等恭送圣上!
退朝没多久,皇帝今日在朝上大耍威风的事就传遍了前朝后宫。
北镇抚司内,今日轮到顾悯当值,手下的人听到宫里传出来的风声后,绘声绘色地给顾悯讲了一遍皇帝在上朝的时候,是怎么怒斥那个鞑靼使臣的。
顾悯放下手里的卷宗,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不和亲皇上真是这么说的?
锦衣卫道:是,原话,听说有好几个老大人下朝后眼睛都红了,说什么皇上有太宗皇帝之风。
的确,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不和亲这简简单单十二个字,字字重若千金,从古至今,也没几个皇帝能有这个气魄说出口。
没想到,看似玩世不恭的皇帝,心中竟有如此宏达的治国理念。
那昌平长公主,不过是高宗的一个不受宠的庶女,皇帝与她虽然名为兄妹,但其实也并没有多少手足之情,若是换做是其他人,能以牺牲一个女人换取边疆太平,恐怕早就答应了鞑靼人的求亲,可皇帝却拒绝了。
这份气魄胆识,顾悯扪心自问,自认及不上沈映。
顾悯沉思片刻,忽然问手下:那鞑靼使臣如今人在何处?
锦衣卫道:被宫中禁卫军赶出宫了,皇上命他三日内离开京城。
顾悯道:你去帮本官找到他的人,劝说他在京中再留三日,就说是郭厂公知道他此番受了委屈,皇上年轻气盛,拒绝和亲只是一时冲动,鞑靼与大应向来交好,不应该因这点小事就生了龃龉,厂公会再劝说皇上,让他稍安勿躁。
顾悯现在是郭九尘身边的红人,深得郭九尘倚重,锦衣卫也没对他的话产生质疑,没问他为何要这么做,便痛快应下,出去找那鞑靼使臣了。
沈映的威风也没能逞多长时间,下了朝之后没过多久,寿安宫便派人过来传话说太后要见皇帝。
沈映脱掉了朝服,换了身常服,摆驾前往寿安宫。
走到寿安宫门口还没从御辇上下来,便看到一穿宫装的少女带着两个小宫女从寿安宫出来,
少女看到沈映后,恭敬地福身行礼,昌平给皇兄请安。
沈映摆手示意抬步辇的太监落轿,然后起身下了步辇,免礼,原来是昌平啊。
沈映之前只在皇家家宴上远远见过两次昌平长公主这个便宜妹妹,记忆中连长相都有点模糊,今日走近了才看清楚脸。
少女容貌清丽,身形娇。小纤细,虽然贵为公主,但身上的衣着穿戴却十分朴素,她穿了件粉色的襦裙,应该是旧衣,洗得颜色都有些发白,头上戴的首饰也都半旧不新。
一个庶出不受宠的长公主,可想而知,她在这深宫里的生活必然诸多艰难,虽为帝女,但很可能活得连一个太后皇帝身边受宠的太监宫女都不如。
沈映想起早上上朝时郭九尘说的话,昌平长公主身为大应公主,既受天下人的供养,就应当承担起身为公主的责任,现在想来,真是可笑至极。
郭九尘并不知道公主的身份从未带给过昌平她应当享有的尊荣,宫里的生活也从未善待过她一日,又凭什么要求她一个弱女子来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不过是当权者为自己的怯懦无能找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沈映正出着神,昌平却在此时突然对着沈映跪了下来,沈映反应过来连忙上前搀扶起她,为何行如此大礼?
昌平谢过皇兄。昌平抬起头,感激地望着沈映,谢皇兄对昌平的维护之情,昌平定会永世铭记在心。
原来是为这事。沈映淡然地笑了下,你也不用放心上,不全是为了你,朕的皇帝之位不需要靠牺牲一个女人的幸福来成全,这是朕的底线。对了,你来寿安宫做什么?
昌平垂眸有些忧伤地道:太后传昌平过来是为了让臣妹自荐去蒙古和亲。
沈映抬头看着寿安宫宫门口上挂的匾额,脸色一沉,短促地哂笑了下,拍拍昌平的肩膀安慰她道:你放心,有朕在一日,就绝对不会让你去和亲。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