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隋唐之乱世攻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3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于是,生怕怠慢了李唐大军,李元吉那混人真擅作主张攻城,再者也是真的心存愧疚,真平王金伯净率朝堂上下,立刻心急火燎地赶往城门口相迎。

真平王本人则脸上能笑出一朵花来,各种好言解释,换来李元吉的嗤之以鼻,好不尴尬。幸而李元吉也不是真的想攻打半月城,他刚才一顿骂也是嫉恨那新罗不识好歹,还得麻烦他亲自前来,也不知道罗成那怎么样,他那样的烂好人,总觉得离开了自己,就会被人欺负。

李元吉面上敷衍地进了城,新罗好生款待,真平王立刻吩咐臣子赶紧征集粮草,为盟友大唐朝筹集攻打高句丽所需物资。

且不说三五天的筹集粮草,在李元吉的万般催促之下,紧锣密鼓两日便完成了,交到了杨义臣手上。这日他右眼皮跳的厉害,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所以也管不了粮草的事了,这边事情既已解决,他便带了几个人先行回去了,让杨义臣押着粮草紧随其后。

而此刻罗成这边确是到了千钧一发之时。

辽东城外,硝烟四起,喊杀声无数,原本一边倒的战局,伴随辽东城的城门突然关上,让罗家军诸人大惊失色。

“将军!”被高句丽士兵围在城外的罗勇大喊出声。

无奈周遭阻力实在太多,即便他以一敌百,依然鞭长莫及,眼见那城门正在迅速的合上,高句丽这是要将将军孤立起来,生生困死他!

罗勇越想越心急,大喊道:“燕云精骑听令,赶紧去城门那把将军救出来!”

可眼下哪还有多余的兵力,自打那晚太子遇袭,太子殿下便向将军要了五百燕云精骑的精锐,说是护其安危。

剩余的燕云精骑被分别派去攻打南北门,只东门这,就五百人左右,还是先锋部队前去冲刺,冲破城门,只等后续大军支援,可眼下,大唐军队数十万驻守,却没有一个援兵前来支援!

战场上,到处是兵器交接的声音,罗成哪里听得见罗勇等人的声音,他虽眼见城门即将关上,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此刻他正被左右一拥而上的数十人纠缠,分身乏术。

这会儿,他想起了宇文成都当初的劝诫高句丽要打,但不是现在!可太子殿下一再下令,明知不可为,他只能为之。

没想到代价却是如此。

原本他奉太子殿下之命,率燕云精骑打头阵,一度冲破了辽东城,可城门大开之后,李唐军队却迟迟不出兵,燕云精骑即便再骁勇又如何?面对车轮战似地围攻,早已疲惫不堪,罗成刚打算撤回,可偏这时候,不远处的鼓声响起,命其进攻,不断进攻……罗成狠狠咬了咬牙,不知道这个命令是何意图,究竟是太子有攻城良策,还是打算拿他,拿他的燕云精骑当炮灰……如果是后者,他却怎么也想不明白,他明明一心为了李唐天下,为何太子殿下要置他于死地,难不成历史上罗成死于万箭穿心还是不可避免。

想到那样的结局,他的心陡然痛了,倒不是怕死,而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他还有很多事没去做,还有很多人值得他牵挂……

他后悔了,如果自己坚持按兵不动

如果时间回到前天晚上,高句丽军队偷袭那晚

那晚,罗勇刚打出点意思,高句丽的偷袭军队就撤退了,罗勇当机立断想要追上去,被燕朗拦住:“你干嘛拦着我?我们还没攻城呢,他们倒是送上门来了。这样也好,我一下子打怕了他们,看他们还敢不敢出来丢人现眼。”

“这摆明了就是诱敌之计,连我都看出来了,我不信你看不出来。”

罗勇被燕朗这么一说,有些气馁,扔了兵器道:“这都第几回了?来来回回地打一仗就跑,也就是仗着熟悉地形,咱们逮不到人。这帮小兔崽子,迟早破了他城门,狠狠收拾他们。”

“行了,赶紧清点一下人数,按原计划轮流值夜。虽说是诱敌之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谁知道那些人是什么心思,一会儿等将军从太子殿下那回来,看看将军有什么打算。”

话还没说完,罗成便自太子营帐走了出来,眉头紧锁。

“将军,怎么回事?这”

罗成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低声道:“回帐说。”

等到了营帐,宇文成都也在,罗成缓缓道:“这些日,高句丽三番几次偷袭,挑衅我大唐军队,视我军为无物,太子殿下已经震怒,要我不日正面发起进攻,一举拿下辽东城。”

罗勇一听,立马来劲了:“总算可以痛痛快快打一仗了,我都快憋死了。”

燕朗沉思片刻,瞥了他一眼,看向罗成道:“将军,虽说正面攻城的想法有些草率,但因为新罗的粮草迟迟不送来,大营内粮草怕是撑不了多久,从今天开始,士兵们的午膳已经换成了米汤。”

“对啊,这一仗早晚得打。”罗勇附和道。

罗成不置可否,看向宇文成都道:“你怎么不说话?”

宇文成都眸底深沉,声音略显沙哑道:“你若是问我,这一仗的确早晚得打,但不是这个时候。眼下我会按兵不动,继续等,等新罗的粮草,等杨义臣老将军的海军前来汇合,到时候,海陆两军交相呼应,高句丽不足为惧。”

罗成点点头,似是同意了宇文成都的意见:“但太子那边”

宇文成都眸底一暗,想起李元吉离开时的嘱托,开口道:“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就作势打几下,应付过去就是了。”

“嗯,就这么办。”

明明已经打算坚持不出兵的,到底后来为什么又出兵了?

因为翌日,太子在营帐内遇袭,手臂受伤,太子勃然大怒,众将再按捺不住,太子强行命令自己攻打高句丽,立刻!马上!

才有了今日毫无准备的一战。

“哧”又是一道鲜血自眼前划过,罗成无动于衷地挥动着手中长枪,几近麻木,这绝对是他征战以来,最艰难地一战,城门徐徐关上,城内的士兵越来越多地往他地方向涌来,密密麻麻,看不到尽头。

突然,左侧银光一闪,一柄大刀横空而来,以极其霸道,毫无阻拦之势,将其周围的兵器打落在地,宛若天神一般从天而降,从一片死寂中杀出一道光亮。

罗成转身一看,顿时双目瞪圆了看向来人:“宇文成都!”

后者二话不说,直接杀入重围,斩落靠近他身边的一个敌将的脑袋,挨近他,与之背靠着背,相互依偎抗敌。

罗成的心自不敢相信,到稍稍平复之后,更是气的险些吐血,紧皱着眉头,冲他喊道:“谁让你进来的?快给我出去!”

“现在就算我想走,也走不了了。”

顺着宇文成都的视线看去,就见辽东城的城门终是缓缓关上了,紧闭的不留一点缝隙。

罗成这会儿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即便是刚才,他认为自己必然会死在这里,也没有想过掉眼泪,可这会儿,他却觉得眼眶热热的,有什么东西要喷涌而出:“你是笨蛋啊!明知道找死还闯进来?”

“就算是死,也要死在一起。”他眼底的碎碎光芒,璀璨耀眼,嘴角微微上翘,明明是骇人的,让人不敢直视的面容,此刻却让人觉得异常的夺目。

那一刻,罗成的心突然平静了下来,连带对于前路未知的死亡恐惧也淡了许多。

城门外,罗勇眼睁睁地看着城门关闭,无能为力:“将军”身后的鼓声还在不断的擂起,仿佛催命符一样回荡在耳边。

罗勇回头看了眼,已经挂了不少彩的燕云精骑,狠一咬牙:“兄弟们,今天我们算是栽了!前面强敌环伺,后面援兵不出,还声声让我们去送死!”

“死算什么?咱们燕云精骑哪个怕死了?但是就算是死,也要跟将军死在一起!”

“誓与将军共存亡!”众将高声应和。

“好,给我打!狠狠的打!把将军救出来!”罗勇一边砍杀阻拦自己的高丽士兵,一边集合余下的燕云精骑往辽东城的城门移去。

“骑卫长,这城门固若金汤,根本不能动其分毫。”

罗勇发狂似地一遍遍地敲打着城门,心中焦急不已,也不知道将军现在怎么样了,他们显然是中了高句丽的埋伏,如今,将军和宇文将军生死未卜,燕朗也不知道在北门如何,罗勇心乱如麻。

难不成他罗家军,那样风华的小将军就要命丧于此?罗勇心里不服!

☆、第157章

远处厮杀声四起,马蹄扬起的尘土,几乎让人看不清战场上如何,但也能从那鲜艳的血色中看出战争的惨烈。

营帐内,众将面色沉重。

“太子殿下,出兵吧!”身旁一员大将双膝下跪请求道。

话音刚落,旁边又跪下一人,言之凿凿:“太子殿下,依微臣看,罗将军等人怕是中了高句丽的埋伏,这会儿若是贸贸然出兵,乃正中贼人下怀。”说话之人,正是杨如意的表亲,太子的谋士杨文干。

“太子殿下,要是再不出兵,罗将军怕是支撑不住了!”

杨文干冷目一扫道:“罗将军自恃武艺高强,行事鲁莽,擅闯辽东城内,怪的了谁?难不成为了救他,明知高句丽设下埋伏,我军还要前去寻死?究竟是罗将军一人重要,还是我大唐数十万兵将的性命重要?”

“再者来说,若是太子殿下仁慈,真的出兵支援,万一再发生之前偷袭之事,实则高句丽目标是太子殿下,你们担得了责任么?”

众将明知那杨文干巧舌如簧,却无言以对,这一顶不顾太子殿下安危的大帽子扣下来,谁也承担不了。再看太子殿下正襟危坐上位,目光放空地看向远处,由始至终都一言不发,心里也凉了大片。是了,若不是太子殿下默认,杨文干区区谋士,连个官职都没有的闲人,又哪里有说话的份!

但即便如此,依然有敬佩罗成为人的大将明知太子殿下心意,依然表情肃穆,双膝跪地,匍匐在地上,姿态极其恳切:“太子殿下,既然无法出兵援救罗将军,不若让城楼偃旗息鼓,让罗家军撤回来吧。”

“求太子殿下,允许罗家军撤回!”一众大将纷纷下跪求情。

李建成见情势如此,心中越发忌惮罗成的势力,原本对其生死还存了几分犹豫,毕竟良将难得。但如此一来,便消失殆尽了,心中只想着若是此次不除罗成,日后怕是想要除他,也没机会了。

但眼下众将纷纷逼他表态,他若是还一意孤行,非要罗家军继续冲锋,反而让人心寒,正当李建成左右为难,一时之间难不定主意之时,突然就听到外头有人回禀,说是罗将军深陷辽东城内,如今城门已关。

李建成心下一松,面上却显得尤为焦急,豁然起身,轻启薄唇:“撤军!”

那两字说出口,众人的心顿时跌落谷底,太子这是打算放弃罗成了!想到如此风采的少年,就此陨落,心中惋惜凄凉自是不用多说。

回禀的人一愣,似是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命令,当即愣在原处,忘了回应。

“蠢东西,没听到太子的话么?还不快去鸣鼓!让罗家军撤回。”杨文干瞪了眼眼前跪着的人,恶狠狠道。

来人偷偷看了眼上位的太子,只见他眼底一片肃杀之气,吓得当即哆嗦了下,赶紧应声道:“是,是……属下遵令。”

“太子殿下,求太子殿下收回成命!若是现在撤兵,罗将军就真的没命了!”说话的武将名叫段志玄,乃是李渊再太原时的旧部,以勇武著称,在军中有一定影响力。

李建成声音低沉,酝着怒气道:“让本殿下撤兵的人是你们,如今不让撤兵的也是你们,你们究竟意欲何为?”

段志玄虽然从未与罗成有过私交,但坊间传闻听过不少,也曾被罗成的刚正不阿,大义凛然而折服,见情势不好,如何能甘心如此良臣被舍弃,更何况,进帐之前,李元吉帐内长孙无忌曾来拜访过自己,自己于情于理,都该保下罗成。

段志玄仿佛对李建成的怒气毫无察觉,再叩首道:“太子殿下,当初臣等劝您撤兵,是因为罗将军还有活路,而如今罗将军已然被困辽东城内,若是现下撤兵,不派兵支援,罗将军终会寡不敌众,岌岌可危。”

段志玄说完,又有人紧随跪下道:“段将军所言极是,求殿下收回成命!”这人名叫封德彝,原是前朝旧臣,后归降李唐,投在了李建成门下,当了幕僚,与杨文干所不同的是,他是极力保下罗成的,希望能收服其为太子府所用。

说情的竟然是他太子府带来的人!这个认知怎么不让李建成心生忌惮,看着那人跪在下方的表情晦涩不明,冷声问道:“那你想让本殿下如何?难不成为了一个罗成,就要我大唐数十万兵将白白送死?”

封德彝咬咬牙,哀叹道:“太子殿下,切莫受小人挑唆,罗将军不能死啊!”就差没明说,太子殿下,你不要一错再错下去了!

杨文干立在一旁,阴狠的目光扫了眼一旁跪着的封德彝,他这话的意思不是明摆着太子受了自己的挑唆么?

封德彝是冲动的人么?

他原不是!不但不冲动,而且非常有谋略,此番之所以贸贸然站出列为罗成说话,主要还是碍于秦王李世民的面子,谁不知道罗成乃秦王麾下第一大将。秦王如何看重罗家,那是有目共睹的。

封德彝天资聪慧,对朝堂之事耳聪目明,如今太子殿下和秦王继位的呼声最高,两人伯仲之间,鹿死谁手,结果难料。他虽站在太子队列,但总要为自己留个后路,凡事不好做太绝,万一秦王登基,追究起罗成之死,也不至于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于是,知道太子殿下要对付罗成,封德彝从头到尾都是站在保罗成一方的。

“求太子出兵!”营帐内紧随封德彝之后,跪下一片。

李建成不为所动,恰此事,刚才出去传令的士兵又被传进了营帐。

“又怎么了?”李建成见他惊慌失措的模样,大为不喜。

“回禀太子殿下,罗家军不撤!战场上的罗家军都在不要命的攻打辽东城城门,似乎……似乎是要拼死救回罗将军!”

李建成眼底酝酿着风暴,温和的一个人此刻显得有些阴冷,咬牙切齿道:“反了,反了!他罗家军竟然敢以上犯下,罔顾军令,违令不遵!这天下到底是我李家的,还是他罗家的?罗家下一步,是不是还想造反!”

李建成一掌拍在书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众人心中早就惊涛骇浪,这是要定死罗成之罪!

若说刚才还有人不确定风向,那么这会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罗成今日是不死也得死,因为太子殿下不希望他活下去。

长孙无忌混迹于武将之中,于众人一起叩拜请求李建成出兵,李建成终是不允,时不待人,再这么下去,就算攻下辽东城,恐怕罗将军也战亡了。他虽然不想走这一步,可如今却是不得不走这一步了,幸而秦王英明,安排自己混迹军中,也幸而齐王李元吉不想罗将军死!

长孙无忌一咬牙,心中已有决定。

李建成见众将都跪在面前为罗成说情,一时恼怒,拂袖而去。

等到李建成及其亲信离开营帐,跪在最末的长孙无忌也悄然站起,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营帐。

刚回到李元吉的大营,恰巧碰上感觉不对,从北门及时撤回的燕朗等人。

“长孙大人,太子殿下怎么说?怎么还不出兵支援,太子殿下到底有何打算?”

长孙无忌眉头紧锁,低吟道:“太子殿下根本没打算出兵支援。”

燕朗一听这话,当即暴怒,若不是手下拦住,早就闯出营帐,直接去找太子问个究竟了:“他到底什么意思?把罗家军全部支走,又让将军率少数兵将冲锋,攻打辽东城,如今大军又按兵不动,他是要害死将军么?”

“恐怕就是这样。”

燕朗的怒气再也压制不住:“他怕死,我不怕!燕云骑跟我出列,他们不出兵,咱们出兵,咱们去了辽东城把将军和骑卫长救回来!”

长孙无忌伸手阻拦,目光扫过一行人等,压低声音道:“就你们几百人,别说冲不进那铜墙铁壁,就算冲进去了又如何?援军不到,也只是白白牺牲了性命。”

“那你说怎么办?难不成就让我们眼睁睁的看着将军战死沙场?这要是真输了那也就算了,可事实明明不是这样。”

燕朗语气焦急道:“若是齐王殿下在就好了,若说眼下大军中还有人能制衡太子,只有手握兵权的齐王殿下。”还有没有说的话是,他李元吉连擅自率兵撤出太原,置长安城,置他老子于不顾都敢,区区对抗太子殿下之令,自是不在话下。

方才还沉默的长孙无忌突然抬起头,颇有深意地瞧了眼燕朗,幽幽道:“齐王殿下虽不在,但兵权在。”

燕朗有些不解地看向长孙无忌。

不多时,唐军的军帐中迎来了不速之客。

原本唐军早就蠢蠢欲动,不少士兵都是跟随过罗成南征北战的,见罗成身处险境,个个恨不能冲上战场,可等来等去,也没等来军令,早就急得团团转了。等到长孙无忌手持虎符,在燕朗等燕云精骑的簇拥之下,前来传令时,立刻积极响应,踊跃出列。

李建成原本正在营帐内休息,突然听到通报说唐军出兵了,大军已经压向辽东城城门口了,顿时从矮榻上坐起,连基本的礼仪都忘了,扯着杨文干的袖子问道:“怎么回事,哪来的大军压近?本殿下没有传令出兵,谁敢擅自出兵?”

杨文干此刻也是惨白了一张脸道:“太子殿下,据说是齐王殿下的手下偏将,手持虎符,说是听命于齐王殿下临行前吩咐,直接去军队调令出兵,如今已经整装五万兵将,前往辽东城门,剩下的兵将还在源源不断地往前输送。”

李建成倏地松开了手,咬牙切齿道:“好,很好,李元吉,你还真是长出息了,为了个区区罗成,连虎符你都敢托付给别人!我还真是小看你了。”

若是李建成知道李元吉不但将可以调动数十万兵力的虎符给了别人,而且还是给的李世民的人,估计得气得吐血。

从情感处论,李元吉肯定与李建成比较亲厚,与李世民势同水火,绝大多数事情上,李元吉绝对不会忤逆李建成,但事关罗成性命,李元吉比谁都明白,李建成不可信,李世民要比他靠谱的多。

☆、第158章

长孙无忌挟虎符,调兵一出,原替罗成求情的诸将,比如段志玄等人,也顾不得太子的命令了,纷纷率军响应,有他李元吉的调军令冲在前头,他们怕什么。

辽东城上的守军一时呆住了,城内那两人就已经够难打的了,这都打了一个多时辰了,数千士兵围攻,依然没能将两人斩杀当场,正郁闷着呢,就见城外唐军密密麻麻地从四面八方黑压压地往城门聚集,压根见不到首尾,数十支扛木桩的士兵队伍往城门压近,还有抱着竹梯的士兵不断往前涌进,打掩护的士兵将这些人团团围在中间,盔甲精良,兵器锋利,整装齐发,但凡触及自家士兵,一律斩杀,利索无比,远处还有连发的弓弩战骑,箭矢对准了自家士兵。

“冲啊!给我狠狠地打,罗将军正在城内与高句丽士兵殊死搏斗,我们可不能落后了。”长孙无忌大喊道。

城内,罗成身上的盔甲破损斑斑,若不是他穿的是自家地下兵工厂研制的盔甲,此刻怕是早已身首异处,原本芝兰玉树的少年,此刻仿佛地狱厉鬼,满身的鲜血,双目阴狠,本能地挥动着手中的兵器,回头,一枪刺穿一名高句丽士兵的胸口,臂上用力,将人狠狠地甩到半空,砸在蠢蠢欲动的围攻士兵身上,由于牵扯到手臂上的伤口,身子一趔趄,险些摔于马下。

幸而宇文成都及时靠了过去,用身体挡了一下,将人稳住。

“还行么?”

汗珠顺着紧贴着面庞的发丝滑落,隐入沙地,罗成肩膀轻抵着宇文成都的后背,略有些不稳的声音自身后传来:“死不了。”

“那就好。不是说比我强么?怎么也不能比我早倒下。”

身后的罗成唇角微勾,语气里难得的松快:“我本来就比你强。”

宇文成都无声地笑了笑,稍纵即逝的休息之后,两人再度肩背相抵,兵器又对准了敌军。

城门外,攻城的唐军还在冲刺。

即便唐军骁勇,最初意气奋发发难,但高句丽兵将居高临下,已经处于优势,而唐军这边陆军统帅又被困在城内,群龙无首,唐军上下全凭着一股拼劲往前冲。

战争已经从早上打到晚上,攻城还在继续,唐军损失惨重,高句丽也好不到哪去,两军早已疲惫不堪。

又是一批保护抱着木桩和竹梯的唐军倒下,后面补上的唐军行动稍缓,冲力不足。

城外战争尚且如此激烈,可想而知城内只罗将军一人,如何抵挡得住高句丽的车轮战……长孙无忌眉头紧锁,根本不敢去想罗成如今是否还活着。

“不许退!”长孙无忌朗声喊道,“齐王有令,辽东城破之日,金银珠宝,全数掠尽,犒赏三军!破城有功者,加官进爵,庇荫子孙。”长孙无忌是没有权利下如此诺言的,但李元吉有。

原本已经开始松懈的唐军再度亢奋起来,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辽东城的守将看着原本萎靡的唐军,仿佛一扫之前的疲惫,再度发起进攻,此战孰胜孰负,还真的不好说。守将后背早已冷汗涔涔,抬起头讨好地看向身旁的大人,道:“大人,您还是先行撤退吧?”

站于他身旁之人不是别人,乃是高句丽的权臣莫离支泉盖苏文,苏文此人是主战派的,当初李渊建唐后,命其停止征战,不得骚扰边境,遭到高句丽一口回绝,其中这盖泉苏文起了不小作用。

如今,对唐第一战,泉盖苏文自是重视的很,亲自前来辽东城观望战局。

泉盖苏文背过身,眺望城内,那两道身影依然不倒,城内的士兵也被打怕了,明知对方已经精疲力尽,竟然不敢贸贸然上前,只是手持兵器,围着对方。

已经打了多久了?

如果不算初晨城外的攻城,单单城内围剿,已经打了整整三个多时辰了。

泉盖苏文紧抿着双唇,这就是李唐第一大将罗成么?有一个这样的人才已经让人胆怯,更别说两员这样的大将。泉盖苏文虽没认出宇文成都来,但见这两人配合如此无间,以为他是罗家军一员,从而对罗家军更为忌惮了。

泉盖苏文双目直视着城内那两个几乎已经成了血人的身影,声音冰寒彻骨:“绝不能让罗成活着回去!”

身旁守将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陡然一惊,然而瞬间眼底的钦佩油然而生,即便是双方对立,罗成那种不屈的精神依然让他折服,只是可惜了……怎么就不是他高句丽的大将。

那守将竟是有些不忍心再下令围攻。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下令?”泉盖苏文冷声道。

“是,末将遵命。”守将一咬牙,第三回派人再度围剿罗成二人。

此战堪称大唐对抗高句丽历史上,最艰难一战。唐军不顾伤亡地不断进攻,高句丽不断地调兵防守,从天微亮,一直打到天黑,眼看天色已暗,攻城更是难上加难,唐军难免消沉下来,进攻也越来越弱,而且,在他们看来,这都已经过去一天了,罗将军就算没有战死沙场,也被高句丽给俘虏了,这样的认知让早已疲惫不堪的唐军顿时泄了气,进攻迟缓了下来。

第43节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