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情挽红楼作者:雨竹
第116章
一时众人饮罢酒,重新归了座,司礼太监抬手轻击,丝竹之声立刻悠然响起,一众容色俏丽、婀娜多姿的舞姬款款步进殿中,行罢礼,便随着乐曲舞动衣袖,一双双白玉般的手臂,不断变幻出各种曼妙的姿态,翩翩如蝶。
盛世繁华,蛾眉奇绝,一曲华美的歌舞唱毕,众舞姬伏下身子,齐声恭贺太后永寿康健,又山呼万岁,方流云一般退了下去。
欣赏了半日歌舞,众人皆有些累了,都闭上眼睛养神,不说话也不想动弹。
不想元妃却于此时站起身来,亲自持盏,在冰纹玉杯中斟满酒,端在手中,徐徐走到太后跟前,恭敬奉上酒,含笑道:“今儿个是除夕佳节,臣妾无以为敬,请太后满饮此杯,愿太后长命百岁,福寿绵长。”
因她怀有龙嗣,说的又是颂祝之词,太后自是满脸笑意,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旋即抬了抬手,柔声道:“罢了,哀家知道你的孝心,你是有身孕的人,不宜到处走动,还是回席坐着罢。”
元妃温婉浅笑,却并不告退,只转眸看了看太后身侧的黛玉,旋即道:“多谢太后关怀,臣妾还支撑得住,只是有一件事情,太后必定不知,其实,明蕙郡主的娘亲,是臣妾的嫡亲姑姑,郡主之所以进宫,也是因为臣妾思念亲人,特意召进来的。”
黛玉虽然心志淡泊,定力非凡,但此刻见元妃特意出席,又点出与自己的关系,心底也不免生出一丝疑虑来。
正忐忑之际,听得太后“哦”了一声,旋即便见她怔怔看向李稹,挑眉道:“原来元妃与明蕙是表姐妹,怎么之前没听皇上提过?”
李稹把玩着手中的玉盏,一脸的从容自若,淡淡笑道:“只是一件小事罢了,何况,明蕙最重要的身份,还是林大人的遗孤,至于元妃,虽是表姐妹,却不算亲密,没有多提的必要。”
他这般三言两语,便将黛玉与元妃的关系撇清,同时一缕冷光,也已经投到元妃身上,警惕中带着一丝冷酷,没有一丝感情,有的只是防备、厌恶及警告。
在他极冷的注视下,元妃只觉得不寒而栗,然而她既然走出来了,不折损黛玉一番,如何肯轻易罢休?何况又知道太后紧张自己的身孕,自然无所顾忌,当下有恃无恐地一笑,继续向太后道:“臣妾早早进宫,与这位表妹来往的确不算多,不过,臣妾却知道,表妹生性聪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琴艺,深得臣妾姑姑的真传,弹奏起来,绕梁三日,悦耳至极,唔,刚才那场歌舞,虽然热闹非凡,但太后瞧惯了,想来心中必定不喜,不如换个新鲜一些的,也好让太后开心。”
她说到这里,目光已经落到黛玉身上,眼底闪过一丝冷锐,声音却轻软而柔和,让人听不出半点不悦:“太后素爱品琴,表妹不如抚奏一曲,一则,能让太后细细品味,耳目一清,二则,也好让宫里的伶人见识一下妹妹的惊世才华,多多学习,今后也可用心改进,一举两得,岂不是好?”
元妃这番话甫一出口,黛玉眸中立刻闪过一抹灼热的怒火,须臾之间,已经想得通透明了,若是不答允,难免招人笑话,说皇帝亲自册封的郡主也不过如此,平庸无才,浪得虚名,不但自己颜面无存,还会带累李稹的声誉。
退一步说,径直答允抚琴,也不见得有多好。
元妃已将自己与宫闱的伶人相提并论,在这种情况下,若是答应下来,抚得不好,稍有差错,必然招人耻笑;就算抚得好,也会被看做当众弹琴、娱乐众人,落人口实,实在有失体面。
这般心念一转,黛玉烟眉深颦,暗自忧愁,再也无法保持之前的淡定从容。
这番顾虑,李稹自是也明白的,忿忿看着元妃,心中震怒,手腕用力,几乎将掌心的玉盏捏碎,然而方才他已经尽力出言维护黛玉,如今若是再开口,不免会招人话柄。
太后那边,因太过重视元妃的身孕,连带着对元妃,也格外厚待,如今听了她这番话,只当她是一片真心,便没有深想,只笑着道:“刚才闹了一阵子,哀家头都昏了,若是能听明蕙抚一抚琴,倒也别开生面。”
既然太后也开口,便再也推辞不得了,元妃心花怒放,面上却是一派持重,抿唇而笑,凝视黛玉片刻,旋即又加了一句:“妹妹怎么不说话?莫不是不想抚,要扰太后的雅兴?若真是这样,妹妹还是早些说出来,太后宽宏大量,绝不会计较的。”
她这番话,明显是在针对黛玉,旁人犹自迷茫,水溶却觉得心急如焚,比自己陷入困境还难受,再也不能避讳,毅然起身,娓娓道:“元妃娘娘的言谈举止,实在耐人寻味,刚才娘娘还说,与明蕙郡主的关系甚好,怎么如今一开口,竟事事针对郡主?”
明明事不关己,水溶却依旧挺身而出、侃侃而谈,黛玉惊愕不已,不知不觉地抬起头来,明眸如波,盈盈落到水溶身上。
抬眸处,有清浅的烛光落在他棱角分明的面容上,平添一抹俊朗,黛玉心头波澜顿生,原来,无论世事多艰难,有些人,却始终都在,回头看去,依旧温润如玉,依旧明俊潇潇,不会给人惊涛骇浪的感触,却能温暖人心,一如初见。
忽然之间,想起《诗经》里的一句话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以水溶这个人,绝对当得起这八个字。
正暗自柔肠百转,蓦然听得有女子道:“正是这话呢,元妃姐姐这样的态度,难道不怕让人误会,说姐姐与郡主早有间隙,想趁今日之机,在太后跟前挑拨离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