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情挽红楼作者:雨竹
第127章
宝钗听了,抬手拭去面颊上犹自未干透的泪迹,眉眼间隽着温婉之色,从容道:“太太思量周全,实在叫宝钗敬服,不过,倘若太太肯答允宝钗的提议,宝钗自会去妙玉跟前当说客,绝不会给太太添半点麻烦。”
说到这里,便看了王夫人一眼,语气诚挚而婉转:“忠王爷是京城数一数二的人物,位高权重,倘若这件事情能够办成,不但能帮助哥哥,便是对太太,也是有好处的,还请太太三思,早做决断。”
这几句话,生生让王夫人心头最后一点疑虑,彻底消逝,王夫人眼神一动,默默片刻,便颔首道:“你说得很有道理,罢了,就按你的意思办罢。”
宝钗心中欢喜,面上却依旧淡然自若,起身拜道:“多谢太太。”
沉吟须臾,殷殷看着王夫人,复又道:“因为如今尚在年节里,刑部还未开始审案,但哥哥的处境,实在危险,宝钗忖度过了,宝钗略懂书画,不如由宝钗动笔,将妙玉画成仕女图,送到忠王府,候忠王府那边答允了,再将这件事告诉妙玉,说服她,尽快将她送过去,如此,方才能赶在审案之前,了却官司,不知太太意下如何?”
王夫人温颜让她起身,想也不想,便应允道:“你素来是最端庄稳重的,想事情也周全,只是说服妙玉这件事,倒是要费些心力,不好委托旁人,若我自己过去,到底与她年纪相差太远,很多事情,都说不到一块儿,实在让人为难。”
宝钗静静听了,候她说完,连忙恭声道:“太太是做大事的人,些微小事,自然由我代劳,哪里敢劳烦太太?”
王夫人的本意,也是盼着宝钗她去说,如今听得她毅然应允,并无犹疑之色,心中十分满意,颔首道:“将事情交给你,我自是放心的。”
两人计议妥当,王夫人便到薛姨妈房中看视,宝钗命丫鬟陪着,自己则带了莺儿,转到书房,用心画妙玉的仕女图。
忙了整整一天,总算将画作赶出来,虽然算不上惟妙惟肖,但因妙玉姿容美秀异常,加上宝钗十分用心,仕女图画得清美脱俗,我见犹怜。
一切准备妥当,宝钗便命人请了京城最有名的媒婆过来,将画作交与,另交代了一番好话,说画中女子是自己家的远方亲戚,闻得忠王府选妃,心中钦慕王爷风姿,特来参选,让媒婆将仕女图送到忠王府,请忠王爷、忠王妃决断。
果然不出所料,忠王爷一见了画作,便赞佳人难得,有江南风韵,又听说才貌双全,更是欣喜若狂,竟当场说,倘若将人送进去,立刻封为侧妃,绝不亏待。
见事情往自己预料的方向发展,宝钗心中的欢喜,自是不言而喻,为免夜长梦多,立刻便命莺儿打点准备,携了些精致的糕点素锦,一同自角门取路,步到栊翠庵探望。
及到了那儿,见妙玉独自立在庭院中,闭目出神,一身缁衣,素面无华,身上并无多余的饰物,却娉娉婷婷如绽放于幽谷的兰花,自有一份淡雅风姿,飘然出尘。
出众如斯,宝钗心中自是欣喜,深觉自己选对了人,面上却是一派淡定,徐徐走上前,以手合十,温婉道:“见过妙师傅。”
妙玉睁开眼睛,还了一礼,客气地道:“原来是宝姑娘,姑娘好久都没出来走动,今日竟肯纡尊降贵,实在是奇事。”
唇角蓄了一抹淡淡的笑意,有礼却疏离,旋即道:“常言说得好,无事不登三宝殿,宝姑娘今日特意来探望,不知到底有什么用意?”
她说得这样直接而明了,宝钗脸上不由浮现出一丝尴尬,却也只是一闪而过,唇角吐出的话语,依旧端庄殷切:“妙玉师傅说这话,未免就见外了,难道没有事,我便不能来看师傅,与师傅叙旧么?”
“若是旁人说这些话,必定真心诚意,”妙玉唇角的笑意转淡,声音也沉寂下来,“但偏偏是宝姑娘,如何能让人信服?”
其时,她言语凿凿,带着刻意的冷淡和毫不掩饰的抗拒,眸光明亮如星辰,带着一目了然的澄澈,凝着一丝锐利,仿佛能看透人心一般。
如此冷淡的态度,宝钗心中不由得一刺,几乎要拂袖而去,但到底还是顾念着薛蟠,免不得忍耐下来,若无其事地道:“其实,我与妙师傅相识的时间也不算短,彼此也有来往,如今妙师傅却如此疏离,实在让人伤心,不过话说回来,我搬出大观园之后,很少来这里走动,妙师傅生气,也是在所难免的。”
说着,便向身后的莺儿摆手,继而道:“你手上的东西,是我要送给妙师傅的,且拿进静室,我也好与妙师傅单独聊一聊。”
妙玉伸手一阻,不为所动:“我素来不爱别人的东西,薛姑娘的好意,还是免了罢。”
斜睨着宝钗,唇角勾勒出一抹浮云般的淡笑,仿佛风一吹便能散去:“罢了,别的话也不必拉扯了,宝姑娘有事直说罢,不必遮遮掩掩。”
宝钗略微低眉,平复心情,方才道:“罢了,既然妙师傅快人快语,我也不隐瞒了,今儿个我过来,的确是有事情,想与妙师傅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