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综同人)我爹爹是和珅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清综同人)我爹爹是和珅第17部分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清综同人)我爹爹是和珅作者:肉书屋

(清综同人)我爹爹是和珅第17部分阅读

求,还是先从她阿玛那里借点来用用吧,谁知她后来竟一借不还了,当然这些就都是后话了。

总之,当年初建沁园的借的钱,敏敏是在那一年年底靠着发火锅财给还清了,也让和珅开始信任了她的能力,不过这并没有给她后来发展事业提供特别大的资金援助。于是在扩建和发展的时候敏敏又找她阿玛申请资金了,这一次和珅换招了,说是要敏敏直接给家里的钱庄借,利息看在是自家人的份上就少算点,不过该算的也都还得算。

敏敏汗!不过这钱她最后还是决定借,为么不借,趁着年轻能还在家里混吃混喝,又能在外面搞点有产业有神马不好的,而且她赚的钱也不跟家里的财产绑定,分散的安置在各地的大钱庄里,这样如果万一有一天那个破嘉庆真的让他登了皇帝位要来抄家,她也不怕。

最好能在最近几年再混个免死金牌,那样真的就神马都不怕了,你不就是个破嘉庆吗,你现在还没生呢,姑奶奶还是活了两辈子的人了,还怕对策不了你,哼!

总归,趁着年轻又没嫁人,敏敏是撒开网子捞钱,当然也仅局限在京城里赚赚那些富人的钱,虽然这些钱林总加凑还不足她和府财产的冰山一角,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过上几世衣食无忧是绝对没有问题了,就是……她拖着家里钱庄的钱到底神马时候还比较好呢?

其实那钱原本她是准备今年底就还的,但是年初又拿准备还钱的钱给学院里穷学生补贴了生活,又修了女子学堂,算上为了讨好太后制作的那些新奇的奢侈玩意,进宫打赏宫女太监……好吧,她现在还是不要算了,否则等下她不是被这颠簸的马车给震晕(路不平),而是给这笔账给算晕了。

经过好几处繁花的街市,豪华的大马车终于在清静的草堂门前停下,高大的骏马发出嘶嘶的喘息声,舒展筋骨地向后蹬蹄子。

敏敏掀开帘子观察了一下还没怎么烈的太阳,拿着包袱跳下了马车,敲了敲草堂的大门,来开门的是莫愁。

“瞧敏敏你现在就来了,听小月说不是得在宫里陪太后吗?”莫愁将敏敏迎进门来,转身去关门。

“我把说故事的事丢给小月姐了,在宫里连续呆了好几天,我觉得我骨头都快僵了。”尤其是还得穿着这跟踩高跷似的鞋子,发髻上的饰物也够重的“莫愁姐,借屋子给我换身衣裳吧,等会儿穿着这个去店里还指不定怎么吓人呢。”

莫愁抿着嘴轻笑“怎么说是吓人呢?好吧,要不先去我屋里换身轻巧的,瞧你都准备好了吧。

”轻轻地拍拍敏敏手里的包袱“赶紧进我屋里换吧,等会儿出来直接到书房吧,今个儿紫薇也刚来,你们可以先说说话,我还有点事忙,忙完就去叫你。”

“嗯。”敏敏拎着包袱熟络地进了莫愁的屋,合上门。

第一步骤,脱下那花盆底鞋。

第二步骤,取下那发髻上珠光宝气的簪饰缨穗,就留了精致的几样。

第三步骤,换上平日里轻巧的旗装。

事实上,花盆底鞋和旗装都不是清朝宫廷女子才有的专利,满族贵族中但凡出身高贵或有身份的女子,平日虽不需穿着花盆底鞋但着旗装却是基本的。当然了,在汉化的影响下下当下大多满族女子平时出门也着汉人服饰,梳汉女子发髻……

所以敏敏衣柜里的衣裳也大多是一半旗装一半汉装,不过她本人倒是对是旗装还是汉装没有什么偏好,反正不都是衣服吗,就像现代t恤和衬衫同样都是衣服只是款式不同罢了,何必拿出民族不同来说事。所以在仕女馆推出的衣裳款式上,她着力要求设计者不要拘泥于民族服饰传统而是要将二者的优点集合,创出满汉服饰文化融合的新路子,当然后期事实证明这条路是绝对正确的。

重新换装过后,敏敏前往草堂书房,才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出某父女的笑声,听说纪晓岚被乾隆罚面壁这段日子紫薇是每日都在草堂,父女俩一起浇浇花花探讨探讨学问别提多开心自在了,压根就把什么面壁思过什么史湘云之类的烦心事统统都抛之脑后了。

而当敏敏打听及这段日子她师傅是否有来时,小月和莫愁都纷纷遗憾的表示,想见一面传说中纪夫人不容易啊,言下之意是她师傅s还没正式登过草堂的门,不过师傅的意思她倒也是明白。

与其让她那不懂温言细语的bh师傅来打酱油,到不如让解语紫薇花盛开在草堂,一来让紫薇圆圆多年来心愿表表孝心,二来用这么个善解人意的女儿再将纪晓岚捆一圈……老纪这次估计是被这对母女给吃定了,不过在敏敏看来他也倒是乐在其中,尽享天伦之乐,他日若真让他再回到孤家寡人的生活怕是他怎样都不肯了吧?

想来她师傅也是深知一段回忆虽哄得了纪晓岚一时迷糊愿意当便宜紫薇的爹,可这爹是否愿意真正死心塌地当下去,她跟纪晓岚这段似有似无的缘能不能发展为姻缘,又都还是未知数。于是,果断地让紫薇出面打亲情牌,让孤家寡人的纪晓岚感受天伦之乐……

昔日爱情戏加当今亲情戏,老纪你真的不乖乖往圈套里钻都不可能,谁叫你没事念什么旧情,偏偏又孤家寡人日子过太久开始想成家了……老纪,祝你好运。

“敏敏你来啦。”紫薇见敏敏来了丢下手边书,跑过来拉着敏敏的手,俩人亲得跟小姐妹似

的“听说今个儿小月姐进宫给太后唱《石头记》了,精不精彩?”

“当然精彩啦,小月出马一个顶俩。”敏敏跟紫薇做了个ok的手势。

紫薇笑着会意地点点头。

倒是在旁的纪晓岚看不懂了,傻愣愣地学着敏敏做着ok的手势“紫薇,这是什么意思?”

“爹,这可是我跟敏敏的暗号,你不懂的。”

“爹我这不也是好学吗。”老纪琢磨着他现在也是有女儿的人了,要多学一点年轻人的事,这样日后跟女儿交流也比较方便。

“纪先生,我阿玛知道,不如你下次去问他。”

闻言,老纪卖萌地撅起嘴来“你知道我跟你阿玛最近关系不好吗?”

“你们俩什么时候关系好过啊?”

“爹,虽然我不懂什么朝堂之上的事,但是我跟敏敏是好朋友啊,所以我觉得你跟和大人还是好好相处比较好,爹你觉得呢?”

老纪一时语塞,虽然这话是没怎么错,但是他跟和二压根就不是一路的,不过就不知道他们俩的女儿怎么就玩到一块儿了,或许……为了小辈们,他们其实也还是可以……

“敏敏,我收拾好了,咱们走吧。”莫愁进门唤着敏敏,转而也向屋里另外两人打了声招呼“先生、紫薇,莫愁有事要出门,你们有时吩咐杏儿就好。”

“好,路上小心。”

“小心,敏敏改天再来玩啊。”

敏敏与莫愁出了草堂上了马车,马车朝沁园方向驶去,莫愁也开始问及今日小月入宫以及有关《石头记》的一些情况来,毕竟《石头记》的故事她也听了,确实感人,而书也确是好书,而当初筹备为此书翻案一事她也参与其中怎未料……

“嗯,我预计再说一阵故事就让史湘云进宫,毕竟后几回的书稿已经遗失,而知道故事结局的也只有她了。”其实敏敏猜测后几回书稿不是遗失而是史湘云有心藏匿,为的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莫愁听后幽幽地叹了口气“敏敏,其实那史姑娘也是个苦命人,难得你阿玛办理此案时秉公处理,倒真是让莫愁钦佩不已。”

“估计很多人都以为我阿玛一定会假公济私吧,其实他也想,只是皇上在上头盯着呢,依我看皇上对这位史姑娘倒真是另眼相看。”

“皇上爱才,史姑娘是名副其实的探花,怎不叫皇上钦佩。”

“依我看那位史姑娘虽不年轻却也还有那么几分姿色,自古帝王多情……”敏敏暗指乾隆是老色龙,给莫愁提醒。

莫愁不以为然“又如何,与我们何干。”

“那倒也是。”听莫愁刚刚那语气敏敏算是放心了“不谈这些有的没的,我们还是谈谈正经事吧……”

敏敏口中的正经事永远只有三件:一、吃喝;二、睡觉;三、钱。

而她将要同莫愁谈的则是第三种,话说之前敏敏就想过要将莫愁做包子的手艺引进沁园的外卖部,赚钱倒在其次,主要是如果以后她想吃就可以常常吃到了,哈哈,她就是个吃货。

昨日跟莫愁正式谈这事的时候,莫愁倒也没犹豫,大概意思是一直在草堂无所事事也不是个法子,虽然早先太后那些赏赐是足以让她和小月安稳过上好几年了,然而之后呢,之后的之后呢?

先生马上就要成亲了,虽然还不清楚未来的纪夫人是怎样的人,但哪怕是心善愿意继续收留她们,她们或许也不该在这么寄人篱下的生活了。小月倒还好,有格格头衔将来也不怕什么,倒是她自己……黄大哥已经去了那么久,她这年纪也该为自己打算打算了,既然已经没了嫁人的心思,考虑一下未来生计总是可以的吧。

而敏敏的提议也是算是提得很是时候,因为之前莫愁为着这个问题已经苦恼了很久,如今敏敏的提议一出无疑是为莫愁指明了一条道路,加上敏敏经商的成果她也是有目共睹,她们相处的日子也有两年了,虽然是和珅的女儿但莫愁却一直是对这个小妹妹另眼相看的,思考之下莫愁爽快地答应了。

对方既然爽快,敏敏自然也不拖泥带水,两人敲定合作的当场敏敏就拟了契约书,大概内容是莫愁以技术入股日后主管外卖的铺子,既当技术人员也当管理人员,场地和其他人员由敏敏提供,分成按月净额利润三七分成,日后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变动。

毫无疑问,这样的条件对莫愁来说也是十分优厚的,也使得她更加坚定了要自立自强的信念。而今天她们是约好一起去瞧马上要开张的铺子情况,顺便瞧瞧还缺些什么以及时采买,这会儿工夫两人在马车里依旧聊着正好,忽然只听车外连连几声骏马嘶叫……

46、赏罚明

没等敏敏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拉车的高头骏马早已是受惊是的地拉着车厢在街头撒开了马蹄子跑,赶车的小厮大半个身子都悬到车外半空中去了,路上行人纷纷大惊失色地躲避闪开,小摊小贩也赶紧地挪摊子唯恐被殃及。

颠簸的车厢里,莫愁先是稳住东摇西撞的敏敏,再是一个箭步冲出了车厢,将几乎是要掉下车去的小厮拉了回来,继而纵身一跃骑上了马背费了好一番工夫终于制住了受惊的马,马车稳当地停在了路中央,一时间围观的百姓纷纷拍手叫好。

见情况稳定了敏敏也下车来“福泉你没事吧?”

“谢谢小姐关心,多谢有莫愁姑娘相救,否则小的指不定就在这马蹄子下丧命了……多谢莫愁姑娘。”福泉朝着下马来的莫愁道谢。

“不必客气,倒是我想知道这马好好的怎么就忽然瞎跑起来了?”

“就是,平日里这马的性子可温顺了。”

“奴才也不知。”

“算了,就当是它今个儿耍性子了吧。”敏敏轻轻地拍拍马背,偶然瞥见了马屁股上有枚石子大小的灰色印子,不由得皱了皱眉说道“咱们先上车吧,免得去到店里就晚了。”

莫愁赞同地点了点头,而后三人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继续向沁园方向前进。

傍晚敏敏回府,二喜已经在院子里迎着了,倒是敏敏似乎在想白天马的事压根没注意二喜,径直地就无视二喜从她跟前走了过去,直到二喜主动出声唤才缓过神来。

“小姐你在想什么啊?”

“啊,二喜什么时候出现的?”

“小姐,奴婢打从小姐您进门就站这儿了。”二喜一脸无语。

“哦。”敏敏淡淡地应了声,继续若有所思地朝前走。

“小姐!”二喜又唤。

敏敏停下步子转身“什么事?”

“老爷让你回府后去书房找他。”

“你不早说。”

“小姐,我已经说得很早了,是你回来得太晚。”

“好了好了,书房是吧?”

“嗯。”

敏敏往书房去。

书房里,和珅饶有兴致地正在练字,冯氏在旁研磨,晚霞照进屋来,映着他们,悄无声息地为两人的身影染上了一层令人艳羡的光华,无关乎山盟海誓的轰轰烈烈,有别于郎情妾意的温软柔情,只确乎于那相濡以沫的岁月流年。

一直以来,敏敏无比庆幸她是他们的孩子,与万贯家财、显赫家世无关,只因为长久以来他们让她相信了这世界上仍有留存着的无与伦比的美好,于父母,于夫妻,于手足。

“阿玛额娘,我回来了!”收起那小资的文艺忧伤调,敏敏又恢复了萝莉年纪该有的无邪与活泼“没瞧见哥哥,哥哥今天还没从翰林院回来吗?”

“阿德可不比你每日瞎闹。”冯氏拿下帕子来给敏敏擦擦额上的汗“也不小了,该有个定性了,其他家的小姐在你这个年纪可都是几个孩子的额娘了。”

早婚早育不是好事好吧,敏敏掏掏耳朵假装没听见。

“敏敏来瞧瞧,阿玛这字写得怎么样?”瞧着敏敏又被冯氏唠叨,和珅赶紧帮帮忙。

敏敏也赶紧向组织靠拢,冲着这几行字是左看右看最终得出结论“不错。”

“倒是怎么个不错法了?”冯氏追问。

“书法我是一窍不通,可对于诗词我倒是还有些了解。”敏敏当即指着其中一句说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世界上最浪漫的事莫过于是和心爱的人一起终老吧,也让我想起了一首歌。”

“什么歌?”瞧字儿也能想出歌来,冯氏觉得她闺女也算是奇才了。

“说名字或许你们不清楚,不如就让我来为阿玛额娘唱一段吧。”不要惊讶,虽然她前世是音痴唱歌还走掉但也总有那么几首保留曲目,加上这一世嗓音条件异常的不错……放心吧,绝对不会是噪音的。

瞧着敏敏信心满满要为二人唱歌,和珅与冯氏不禁想跑去屋外看看是不是天上要下红雨了,他们的闺女今天是怎么了?但两人倒也是期待,于是都不约而同的点头,应允。

收到二老信任的目光,敏敏当即也清清嗓子唱起来“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一曲毕,和珅与冯氏差点没当场老泪纵横,不由自主地握紧了彼此的手,心中的感慨一时无法用语言说清楚道明白,都说女儿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今日才觉着这小棉袄果然是贴着心窝子啊。

搞什么,她不就是唱个歌嘛,他们为么那么表情凝重,敏敏鄙夷地瞥了一眼沉浸在感动氛围里某夫妻俩。难道是歌词太现代了他们听得囧囧有神了,好吧,那下次她还是不要轻易唱好了。

言归正传,叫她来干吗的。

“阿玛,你让我回来到书房找你是有什么事吗?”

和珅极快地从个人情绪里跳了出来“哦,是为《石头记》的事。”

“故事手稿上的再过几天就差不多说完了,所以我想等到后面几回我们就把史湘云送进宫吧,也只有她知道结局,现在太后已经是完全被这书给吸引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翻案绝对没问题。”

“就怕是这史湘云一进宫想没有意外都难……”

“老爷,依我看我们不如抓着那史湘云的把柄。”对于史湘云上次袭击敏敏的事,冯氏还是记恨在心的“也好让她知道知道天子脚下可她可以胡来的。”

和珅似乎也赞同冯氏的话“我派人这么去打听过这史湘云的身份,确实是当年曹雪芹的侍女,不过她个有夫之妇抛下丈夫和老小……”

“是有夫之妇,亏她还姑娘的打扮。”那史湘云冯氏也是见过的,就是敏敏被袭击的那日“实在有坏我们女子的名节啊……”

额娘,人家顶多也就是大婶扮萝莉骗骗大叔,要不要把名节都拿出来说事啊。

“不管怎样,我还是希望阿玛你能按我所想的去安排,史湘云是烫手山芋,能早点丢进宫里也等于我们转移了祸害,算来也是好事一桩。而入宫后她是好是坏再与我们无干,到时她若再犯任何大逆不道之事,落得不好下场外人也不会说是我们假公济私陷害的她。”想来当初老乾将案子转给她阿玛负责也是有意图的啊……

和珅觉得敏敏说得在理“好吧,就按你说的,不过敏敏你当真不想报她伤你之仇?”

“怎么不想,我可躺了好几天,期间差点性命不保之事虽是与她无关可终归一切都由她而起,不过现在这么多双眼睛盯着阿玛怎么处理这事儿,我又怎么好让阿玛为难呢。”

“女儿,你阿玛的苦心你明白就好。”

“阿玛,就依我的意思吧,让她进宫对我们都是好事。”

“好,阿玛就听你的。”

几日后,史湘云被从天牢放了出来,转而却被丢进了一只更大的牢笼里——皇宫。

而史湘云就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她要进宫了,进宫为尊贵的太后说故事,看来为曹先生和《石头记》平反的日子指日可待了,并且如果她借着这个机会得到太后的青眼说不定就能逃脱那不幸的婚姻了。

于是,史湘云自进宫起便使尽浑身解数讨好太后,为太后讲述《石头记》故事之余也时不时讲点自己的经历,倒是博得了太后几滴同情的泪。

终于,在讲述《石头记》最终回时史湘云迎来了她进宫以来最荣耀的时刻,皇上来了,皇后娘娘来了,五阿哥也来了……史湘云也不敢马虎,拿出了十二万分的感情动情地讲述了《石头记》最终回,听得在场者无不潸然泪下(也有少数听了很无感的),尤其是太后,哭得跟泪人似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