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综同人)我爹爹是和珅作者:肉书屋
(清综同人)我爹爹是和珅第18部分阅读
在学堂里不具备竞争力的形象倒是博得了不少人气,于是多隆平时有的是功课范本抄,考试时更是可以借着好视力低空飞过合格线,不过多隆闯祸好斗的性格倒也是常常让周围人为他捏那么一把汗。
多隆入学的第一次打架是因为皓祥,打的人也正是皓祥,其实原本平日好管闲事的多隆是预备教训一下欺负庶出弟弟的皓祯的,可没想到却阴差阳错误伤了皓祥,这让多隆心底是万分愧疚更是向皓祥道了好几次歉,但皓祥却始终充耳不闻。
因为对那时皓祥来说,世界上没有什么平白为之的好心,他从小就不信任任何人,他只信自己……当然,最后他这种想法还是因为多隆那厚脸皮的交朋友方式给改变了,不过这也连累了后来多隆、阿德以及瑶林无端端地因为他与皓祯之间恩怨,险些被退学。
入学次年晒书日如期而至,皓祥虽然在家中是庶出不受重视,但在讲求的学堂里因成绩出挑却是极受重视的,于是这一年由他、阿德和瑶林三人负责晒书事宜,不料这件事再次挑起了皓祯的嫉妒并且从中作梗……其结果当晚藏书阁意外着火,数百册珍贵藏书被不同程度的遭受的损坏。
多隆知道是皓祯搞得鬼后立即去找他算账,并且还打了皓祯,皓祯也借此发挥将事情闹大,更找来假人证污蔑多隆是毁书的主谋,多隆因打人事件被罚跪孔夫子像前,而皓祥三人则因事后为多隆求情,加上保管不力也同样被罚于孔夫子像前,并勒令三人在十日内处理好该事,否则将作退学处置。
“少爷,我们去找老爷来处理这件是吧。”
“不许通知阿玛,我自己的事自己会处理好。”
“少爷,您这么跪着让夫人知道会心疼的。”
“那就不要让她知道。”
“少爷,不如咱就认个错,十年后咱还是一条好汉。”
“狗奴才,爷没错认什么错,给爷滚一边去。”
“对不起,一切由我而起,是我连累了你们。”
“是兄弟就别说这种没用的话!你们仨赶紧回去吧,打人的是我,为我求什么情,倒是你们赶紧回去想想该怎么将后面的事处理好,否则那群老夫子退学也是干得出的。”
“都说是兄弟了,你又叫我们怎么丢下你。”
“是啊,既然是朋友哪有丢下你的道理。”
“瑶林说得对,虽然男儿膝下有黄金,但我们跪孔夫子也不算是毁男儿尊严。”
轰隆——话音才落,天际滚滚闷雷作响。
多隆当即破口大骂“d!现在难道连老天是都要和我们作对吗!”
“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
“一切都是命运……”
多隆当场内流满面了,都什么时候了,你们怎么还在这比学问啊!
48、端午节
神马叫运气不好,那就是前一秒才听见雷响,想着会不会下雨,下一秒那瓢泼大雨就下来了。
苦了被罚的哥们几个,都是倔着性子谁都不肯离开地跪在那里,于是一跪也就跪了好几个时辰。期间多隆一直劝其余三人回去,必请打人的事由他而起,而他们如果不是为他求情就不会这样,既然错是他犯下的就让他一个人受罚好了,呵斥着其余三人赶紧离开。
皓祥这么会所第一个不愿意的就是皓祥,虽然多隆打人是事件的导火索,可归根究底事情闹到这一步都是因他,如果不是他皓祯怎么会从中作梗陷害,于是一时间皓祥的情绪比多隆还激动了,说什么都要陪着多隆跪到天黑,转而劝起无辜的受连累的阿德和瑶林。
阿德和瑶林倒是默契,均态度一致地表示:如果当他们是朋友那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多隆和皓祥一时都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那场雨最终是持续了几个时辰,四人跪在孔夫子像前不让书童小厮给他们撑伞,书童小厮撑着伞看着雨里他们受苦的尊贵少爷们,止不住地在流眼泪,直到雨停了,天黑了,罚期到了。
在雨里跪了好几个时辰的四人压根像没事人似的站了起来,只是觉得膝盖有点酸痛,其余的倒没觉得有什么异常,不过第二天四人倒是出奇一致地都得了风寒,也恰恰应了那句——有难同当。
“你们当年还真是轰轰烈烈啊。”敏敏给出的评价。
“也许此生再不会有那样的时光了吧。”那时的他们没有顾忌,只由着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也是因为那时还年少吧,不过也正是因为那时的年少才得来了如今还能交心的几个朋友,只是不知当时的有难同当如今是否还能兑现?
“不过那些什么跟院士也都是糊涂蛋,不查清楚就罚人!”
“他们都是德高望重的学士,既然有高于我们的学识自然也就有不足之处,况且当时瑶林早就已经猜到院士不会真的将我们退学处置,只是找个理由,差不多就会让放过我们的。”
“那后来那些书怎么办,不是说很多是很珍贵的吗?”
“那时同窗中有位极爱抄书的,且最爱抄珍藏典籍,索性被毁的那些书恰在他那里都找到了手抄版,这才最终让事件得以圆满解决。”
“不过才短短十日,你们四个白天又还要照常念书,后来究竟是怎么抄完的。”
“谁说只有四个人了,当时一起抄的不下三十多人吧,也还多亏了多隆平日交友广,在关键时候发挥了大作用……”
“那那个富察皓祯陷害你们的事,你们后来有没有报仇?”
“没有,也是不想让皓祥为难,你应该也知道皓祥以前的处境,不过终归现在一切都好起来了,前些日子我还碰见了皓祥,说是领了参领的职,过得还算如意。”
“这也算是好人有好报吧,之前就听说亲王和福晋都对他和他娘亲很好,而他也那么争气相信假以时日一定有一番成就……说到底你们四人从学堂出来后都算是有所作为啊,一个文探花,一个武状元,一个御前侍卫,就剩我们的贝子爷……”
“多隆倒也是聪明人,相信他日也定能有一番作为吧。”
“哥哥你真是个好人!”传说中经常收好人卡的那类人“对了,过几日端午我准备组织游船,本来是想问问你会不会去,不过现在显然是不用问了,皓祥公子估计也不会去了,你们刚领差事都那么忙……看来只有我跟多隆了,啊,我还邀了富察侍卫哦,这么算的话人其实也没有太少。”
“其实你也可以算上四阿哥他们,因为但凡多隆参与的活动他们多半也会出现,只是瑶林嘛……你什么时候的邀的他?”
“大概数十日前吧。”敏敏掐指一算,忽然发现时间过得十分快“怎么,有问题?”
“我想瑶林这次估计也是不能与你们同去了,几日前皇上已经任命他协助五阿哥主办八旗训练营事宜,现在也正是忙碌的当口……”
敏敏听后了然地点了点头,满不在意地说道“正事要紧嘛,反正以后应该还有机会的吧,不过那八旗训练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难道是她孤陋寡闻了?
其实这事敏敏不清楚也并不奇怪,因为这压根就是同她没什么关联的事,加上她这几日也没怎么出门,也无什么对此事格外有兴趣的人在她面前提及,不知道也并不奇怪。
当即,阿德开始为敏敏答疑解惑。
八旗训练营,即专为八旗而设的训练营。
据说木兰之后乾隆深为现今八旗子弟状况担忧,虽然不可否认的是八旗子弟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优质青年的,但是乾隆觉得仅有他们却还是不够的,其余的太多数都是太上不了台面了,怎么着也得进行一番改造才是,不求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可至少也不能坏八旗的名声,于是“八旗训练营”应运而生了。
敏敏初听这个创意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兵役制,而据敏敏所知大清自皇太极时便是有针对八旗的征兵制度,大致的细则敏敏也并不是太清楚,大概意思就是虽然不要求每个八旗子弟都参军,但满洲和蒙古八旗必须每三丁抽一人当兵,而八旗显贵则是另当别论了……
而这一次的什么八旗训练营明摆着就是要抓漏网的八旗显贵子弟当兵嘛,虽然是不至于心狠地将他们丢上战场杀敌,但是受受军事训练还是必要的,不然木兰狩猎老那么多人作弊也不行呀,乾隆大叔估计也是受了上回木兰狩猎的刺激才想出这招的吧。
“估计皇上是被上回木兰狩猎的事给刺激了吧。”敏敏带着点幸灾乐祸地口吻说道,转而又想起此事由五阿哥承办,不由得有点担忧起瑶林的处境来“不过皇上怎么会忽然让富察侍卫参与其中呢?”
“是不行,不可以,还是不能够?妹妹你是怀疑瑶林的实力的吗?”
“当然不是,我只是在想他明明御前侍卫当得好好的,怎么就被派到五阿哥身边了,莫不是得罪了皇上,皇上想着眼不见心不烦将他调远了。”
阿德轻笑,顺手就是一记敲在敏敏的小脑袋瓜上“有你这么不见得人家好的吗。”
“我哪有,只是觉得在五阿哥手下干活不是什么好差事嘛。”努嘴,
“你是真不清楚吗?”
“清楚什么?”
“当今的五阿哥虽不为皇后所生但养在皇后名下,一直以来也颇受皇上和太后的重视,朝中也更一度传闻五阿哥会是未来储君的人选……皇上素来器重瑶林,如今又将他放到未来最可能的储君人选的身边……这样说难道你还不明白吗?”
明白,怎么不明白,不过这与他们又有何干系,为什么他们的谈话的内容忽然要变得这么沉重,谁是未来储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的储君将会以怎样态度来对她的阿玛以及他们钮祜禄氏一族……
算了,反正这里也并不是什么正史,指不定那十五阿哥压根就出生不了呢。她来到这里已经蝴蝶了那么多事情,再加上她师傅那蝴蝶翅膀的煽动,搞得原本的故事早就不知道要往哪里发展了,也许这个五阿哥将来能当皇帝也不一定,相处久了才发现其实他也不怎么nc,相反是给人很精明的感觉,不过这种精明似乎对于他们的未来也是很不利的啊。
罢了罢了,不去想了。
“明白又如何,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聊这种沉重的话题,免得坏了心情。”
“起初可是你提起的。”
“但我现在不想说了,我现在只想着怎么挑个天气好的日子出城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最好那天还有风能让我放放风筝……没有什么比享受生活更让我在意的了。”
阿德似乎是很赞同敏敏的话,连连点头道“正是好年华别负了韶光。”
“那哥哥你呢?”
“男儿心系天下,不比你们女子。”
“女子也有心系天下者,只是我不是那般有大志的女子,大女人与小女子,只不过我是那小女子而已……”
闻言,阿德嘴角含笑,一时无言。
终不是那铁齿铜牙,又怎敌得了这般伶牙俐齿啊……
不几日就是端午了,说到端午大家最先想到的莫过于吃粽子和划龙舟,在现代的时候敏敏过端午基本也就是意思意思吃吃粽子,如果闲的话也跟朋友去瞧瞧什么划龙舟比赛,热闹也还算热闹但总感觉没有什么节日的味道,不过回到古代就不一样了。
才是端午前几日敏敏上街就明显感受到了浓浓的端午节气氛,飘香的粽子味,端午时令的特色小玩意玲琅满目,这才是过节嘛,所以说古代虽然是土了点落后了点,但是过节的气氛却不知是比现代浓郁了多少倍,自然也是热闹趣味了不知多少倍。
端午节这天上午,和珅照例去上早朝了还没回来估计是等会儿是要陪乾隆微服去凑龙舟赛的热闹,冯氏去参加贵夫人们的端午茶会了估计这会儿正搓着麻将等看赛龙舟,而阿德此刻估计正在翰林院拿着敏敏为他准备的沁园限量礼品粽去翰林院跟同事搞好关系……总结一句,过节了大家都很忙啊。
于是,作为和府的一份子敏敏自然是不能太闲,这不昨日向多隆发了邀请今日一起去游船,城内龙舟赛得热闹,城外他们游船乐得自在,运气好的话还能隔着远远的瞧瞧龙舟赛况,和而不为呢?
这个时间多隆已经拖家带口地带着弟弟妹妹出现在了敏敏面前,咦,怎么还有只见着眼生的小萝莉?听多隆介绍了才知道原来是阿拉善王府里的庶出小格格,是皓祥托多隆带她出来玩玩的,说是这孩子平日里很少有出门胆子也小又怕生,但是又怕她端午节闷在府里太无聊,所以想着就让多隆将人带了出来。
“看不出皓祥这么有兄长爱。”
“我也很有兄长爱好不好,没瞧见我把能带的都带来了吗?”
“我怎么觉得你是被迫的。”
“这你都看出来了?”
“你看着就不像是会带弟弟妹妹出来玩的,你阿玛额娘是怎么同意的,就不怕你带坏小孩子吗?”
多隆赶紧将敏敏扯到边上“拜托,不要毁坏我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好吧?”
“请问贝子爷你在弟弟妹妹心目中的形象是?”
“秘密!总之你今天要帮我一起看孩子。”
呃……她长得像会看孩子的吗?
好吧,她还需要再消化一下情况,不过还没等敏敏消化安排好来,一如既往很闲的永珹、永璂两位阿哥也来凑热闹了,不过还好庆幸这俩人没跟多隆似的拖家带口来,否则她非得当场哭出来不可。
当然,最让她庆幸的该还是平日里跟这两位阿哥的扎堆的五阿哥没有来,否则如果连他都来了……她恐怕连哭都哭不出来了,只是当敏敏在上船的码头看见另一个熟悉的身影时,她却也连笑都笑不出来了……
条件反射地开始东张西望。
想当年是有富察帅哥的地方就有乾隆大叔,现在他换了boss,该不会是有他的地方就有那冰山五阿哥吧?她找,她找,她找找找……没有?!
“你……不是该很忙吗,怎么还会来?”
“因为我答应了你说要来。”仿佛是来自遥远时空的声音,让人听着感觉不太真实,哪怕此刻他的表情是那么认真,回答得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可是……她似乎没有通知他唉。原本以为他根本不会来所以她压根连支会一声的程序都省了,就怕打扰他工作却没想到他竟然就这么来了,难道又是多隆干的好事吗?敏敏一记眼神朝多隆秒杀。
本来准备蹲在一旁看好戏的多隆冷不防地打了个冷颤,即刻头也不回地上了船,小姑奶奶他惹不起他还躲不起吗。
“怎么,是不欢迎我吗?还是已经忘记我们约定的事了?”
“当然没有啦,好啦,上船吧……欢迎你加入我们!不过……”
“不过什么?”
“我必须、不得不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
“什么?”
“看孩子!”
好吧,敏敏承认其实她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堂堂御前侍卫看孩子实在是十分的大材小用,况且她和府也不至于抽不出那么几个丫鬟家丁来照顾孩子,还非得劳烦他们亲自来干,不过瑶林倒是将这话当真了。
看孩子嘛,他确实不会,但是他表示他可以学,正如他以前没有砸过冰但是学会了不就好了吗。
于是,我们的二十四孝好少年瑶林童鞋当即向敏敏表明了态度“放心吧,我会做好的。”
“瑶林,你们还在那里愣着干什么,赶紧上来了!”多隆在船上招呼。
“走吧,别耽误了。”
瑶林比敏敏先一步上了船跟多隆会合,敏敏站在原地愣了一下,忽然感受到身旁有抹不友善的目光向她袭来,敏敏转脸望去,只见瑶林的随从正以十分不友善的目光狠狠地盯着她,明目张胆的威胁直逼而来。
该不是她刚刚说让他家主子看孩子所以……呃,她真的只是开个玩笑而已,敏敏心虚地小步跑上了船,进了船上层的阁楼。
今日游船所用的是船只是去年敏敏挥重金楼船,上下两层,上层是楼阁,可供这十余人出入,楼下则用来安置侍女、家丁、厨子等人,船头下悬挂着碇子用来让船停泊,船尾是间不大的掌舵室,外形低调与平常所见的楼船无异,胜在内部构造合理、人性化。
不仅如此,二层阁楼里更是放置了大量绿色植物,净化空气植物,目光所及皆是一片生机盎然,并且还值得一体的是船上窗户所用的帘子,敏敏创新的采用了现代竹简般的拉式,不仅外形好透光性极好的丝布材质更为其加了不少分。
许是之前都没见过这一般新鲜玩意,小娃娃们进了阁楼便不自觉的静不下来,好奇地左看看右瞧瞧,直到丫鬟们端上了一盘盘精致的小糕点才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坐了下来,不过这下子嘴巴倒是静不下来了。
“果然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
“赛龙舟虽是热闹却远比不上游船这般自在,敏敏姑娘你果然没叫我们失望啊。”
“让两位阿哥失望的事,我可担待不起。”敏敏笑笑,转而瞧了眼正在那里带孩子带得不亦乐乎的多隆,之前真看不出他那么有兄长爱,不过一直这么下去够累得慌吧“二喜?”
49、提亲者
“小姐有什么吩咐?”
“二喜,请说书先生上来,再叫几个丫鬟来照看世子格格们。”
为了防止途中无聊敏敏特意在船上安排了说书先生,还是会说童话故事的说书先生哦,因此说书先生一来多隆算是彻底被解救了,不过他却没有因此闲下来,因为他也加入了听书的行列,并且是听得津津有味。
扫一眼阁楼在场众人,敏敏发现少了人,也不知瑶林是什么时候不声不响地出去了,估计是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待会吧,于是敏敏也没怎么在意,欣然地也加入了听书的行列。
船不知是又行了多久,船外的风景也不知是又变化了几番,只知道当说书先生讲到《白雪公主》里公主误食毒苹果昏迷王子吻醒公主时,冷不防只听外面传来了焦急的呼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