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坤几乎可以说是浙江最早得知九一三事变的知情者之一。他非军人,与此军事集团虽保持良好关系,但还不是那条线上的人,照后来的人说,他还没有上那条贼船,这实在可以说是万幸。也曾有人提出疑问,说他与赵争争保持了非同一般的关系,而赵争争之父却明显是上了贼船的小集团成员,他这个准女婿能没有一点关系?保吴坤的人立刻反驳:这正是吴坤抵制反党小集团、捍卫正确路线的铁的事实。众所周知,赵父和其女赵争争多年来一直想把吴坤纳入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内,吴坤同志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灵活机智的革命策略,像打虎英雄杨子荣一样地深人威虎山,像钢刀般插人了敌人胸膛,既消灭了敌人,也保全了自己。现在,他终于可以和他多年来相恋的革命伴侣、我省杰出的贫下中农代表翁采茶同志喜结革命连理了,你听,那喜庆的鞭炮声,既是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又一次伟大胜利的欢呼,也是对这革命友谊的升华的由衷赞叹。
想把吴坤打下去的那一方,听着那结婚的鞭炮,还真是无话可说,暗暗咬牙切齿:这只狐狸,真是越来越狡猾了!
此时此景下的吴坤,真是悲喜交加:悲的是他不得不和翁采茶这个他现在讨厌透顶的女人绑在一块儿过日子;喜的是他总算摆脱了赵争争——照杭人的方言,他可是差了"一刨花儿",就得和赵争争绑在一块儿了。
吴坤和赵争争,原本定于那年国庆节结婚,他虽然还想拖,但赵争争的父亲终于出马了。他不想让女儿的相思病继续生下去,也不希望赵争争真的在广阔天地干一辈子革命。女儿精神异常,他也不是一点不知道,他想让女儿回来发展,首先得建一个家,稳定她的政治能力和精神状态;另外,赵父对吴坤还是满意的。接班人的问题,于家于国都是最重要的大问题啊。就这样,老将出马,一顶两,谈了一个下午,主要是谈革命,最后顺便谈了谈感情。吴坤何等聪明一人,立刻心领神会,他踌躇片刻,才暗示赵父,这个主动权不在他,完全就在赵争争。赵父对他的回答很满意,当下就给赵争争发了电报。远在天边的赵争争,在黑龙江火速地办好一切手续回来,天天等着和吴坤去进行法律登记,但吴坤却迟迟不办。赵争争这一下是真急了,吴坤却轻描淡写地说:急什么,明天结婚,今天登记也来得及。
吴坤倒不是因为要等着林彪的飞机在温都尔汗爆炸。他迟迟不办手续,是因为他实在不想娶这个能够一茶炊把老师打死的悍妇。她那种嘴脸,反应在家庭里将是一场长期的内战,这一点他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他为什么一定要娶他实在是不想娶的女人呢?这个绝顶聪明的男人,对这个问题无以回答。他只知道他是不自由的,有一种超越个人之上的冥冥中的力量在左右着他。但他已经走在前不着村后不巴店的半道上了,要回去是不可能的,回头就是灭亡,别人不答应,他自己也不答应。那么,只好往前走了。而往前走,首先就得娶赵争争这个神经质老婆。两难的境地把吴坤搞得自己也几乎发精神病。时局却在这意想不到的时刻伸出手来,救了吴坤一把。
20日那天,未来的岳父大人应该从上海回来,但他不但没有回来,而且开始音讯全无。与此同时,杭州那些和赵父一条船上的人,也开始同时失踪。政治嗅觉极灵的吴坤,立刻通过他的耳目,打探到了最机密的消息。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几乎把吴坤震昏。他一直以为自己还残留着的那些可以被称之为信仰的东西,这一次彻底毁灭。接下去他要做的,就是操作层面上的事情了。不再有行动,只有许许多多的动作了。
国庆节那天,原定吴坤与赵争争的结婚日,赵争争披头散发地来到了吴坤的住所。她手里拿着一张当日的省报,指着那上面继续刊登的中国二号人物的巨幅画像,说:"你看,他不是还在吗?谁说他死了,啊!谁在散布政治谣言,谁敢阴谋迫害写进党章的接班人?"她面色苍白,目光呆滞,那天夜里吴坤宣布不能和她结婚时,她就一下子痰迷了心窍.以后几天她的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对头,一会儿顶两个枕头,一会儿抱一床被子,一会儿跳红头绳舞,吵着闹着非要和吴坤结婚。周围的人不知吴坤底细,都对他冷眼相看,已经有传闻说他也要步他那个准岳父的后尘。
正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吴坤找到了默默忍受心灵煎熬的翁采茶。翁采茶的政治生命十分干净,她和吴坤的关系早就中断了,但对吴坤的爱情有增无减。可以说她的生命的再创造过程,完全是由吴坤一手完成的。没有吴坤,就没有她翁采茶的今天。拥抱吴坤,就是拥抱今天,就是拥抱她翁采茶自己的生命。这种爱已经到了完全盲目崇拜的地步,爱也使她"智慧"起来,使她甚至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把所有献给毛主席的歌,都悄悄地换成吴坤的名字,把所有的我们,都换成了我——把敬爱都换成了心爱,这就够了,所有的献给毛主席的歌,这一来都成了情歌;心爱的吴坤,我心中的红太阳,心爱的吴坤,我心中的红太阳,我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你讲,我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你唱……
她虽然心里日夜唱着情歌,但她和赵争争一样,披头散发,喉咙嘶哑,和爱情的本质——美——越来越相去甚远。就在这时候,她那不忍目睹的形象又让酷爱女人美的吴坤见到。吴坤站在门口,一见那母夜叉样子,浑身都摇晃起来。眼看着他就要厥倒,翁采茶一个箭步上前把他扶住,她泪流满面、痛不欲生地叫了一声:小吴,我会帮你的!我会帮你渡过这一关的!吴坤这才清醒过来,他默默地几乎可以说是勇敢地端详着采茶的脸,一咬牙一跺脚一别脸,牙齿缝里挤出一声:嫁给我吧!还没等她回答,他就面无人色地一个人走了。
事情并没有到此就结束。越来越糊涂的赵争争刮到了一点风声,更加变本加厉地来闹。有一天他半夜才回家,打开帐子,吓了一大跳,赵争争一声不响地躺在他的床上,两只眼睛睁得大大地看着帐顶。见了吴坤,_笑嘻嘻地说:你可回来了,新婚之夜让我好等。
已经决定和翁采茶结婚的吴坤,这些天度日如年,正在等待着上面给他划线,岂能容忍赵争争再来添乱。这个疯女人,不知道会把她自己和他吴坤都送上历史的陪绑台。真是无毒不丈夫,吴坤大吼一声:把她绑起来,送到古荡去!
杭州人都知道,这里的古荡就是指第七人民医院,也就是精神病院的所在地!他那么一声吼,下面的人还不手忙脚乱,赵争争哭着叫着,口吐白沫,就被送到精神病院去了。赵争争是独女,家里还有一个母亲,正在为丈夫日夜以泪洗面呢,听说女儿被那背信弃义的"女婿"绑到精神病院去了,还不打上门来拼命。吴坤倒也有"大无畏"的精神,坦然相迎赵母,把她请到屋里,压低声音,说:我让你看看,这些都是什么?说完就拿出一大叠子信。赵母一看,站不住了,几乎昏倒在沙发上,原来都是有人告发赵争争当年用茶炊砸死人的事情。吴坤这才对她说,过去这些事情压着不办,是因为赵父之故,现在大树一倒,谁来护她?他吴坤也是泥菩萨过河,无力保她的。杀人是要偿命的,最轻的也得判个十年二十年,你说怎么办?我还怎么跟她结婚?我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她送进精神病院,精神病人杀人不犯法的。再说我们也不是故意把个好人送到精神病院去。她的确是有病,谁不知道她精神失常,阿姨,难道你们真的不知道?
赵母顿时就被吴坤的分析击倒了,她想来想去,也只有送争争进精神病院,才能逃过这一关。她当然也知道吴坤乘此机会逃脱了,但她一句厉害的话也不敢说,她怕吴坤把那些信抛出去,那她的女儿就彻底完蛋了。
吴坤和翁采茶的婚事,是在几乎无人喝彩中举办的。采茶倒是请了所有的要员,她现在是个人物了。但那天这些人没有一个到的,倒是来了一大群长着和翁采茶差不多鼓暴眼睛和鲍牙齿的乡下亲戚,他们很快就进人了吃喝的主题,操着一口郊区方言,为酒精和蹄骸闹得热火朝天。他们还一个劲地来劝新郎馆喝酒,说出来的话粗鲁又肉麻,把个吴坤绝望得恨不得掀酒桌。他自己也喝多了问酒,对这一次的捞稻草般的婚姻行为越来越没有把握:如果结婚什么也改变不了,他吴坤照样要进班房,或者照样要被一棍子打到泥地里去,那么他何苦要结这个婚呢?
采茶再笨,也清楚吴坤因那些政治要员的缺席而不安,就一个劲地安慰吴坤,说:"这些天会多,他们没有时间。真的,真是临时有一个会议,要不不会一个不到的。"
新婚之夜让采茶看上去温柔了几分,吴坤对她生起了一番怜悯,他想,凭什么她非要嫁给他这个明天就有可能进牢房的男人呢?她是真的扑出性命在对他啊。正那么想着,醉酸酶的小撮着过来了。他显然是喝多了,话语就乱说,举着个酒杯嚷道:"孙女婿,孙女婿,我这个孙女是我一手养大的,有句话我是要倚老卖老讲的。本来这句话我不会来跟你讲,现在你是我孙女婿,我要跟你讲了。你看林贼骨头也已经摔死了是不是?我看你也好快点把得茶放回来了。你这样搞人家干什么呢?孙女婿,我们欠他们杭家人的情啊,你把得茶放回来吧!"一语未毕,他就瘫倒在地,嚎陶大哭起来。
第58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