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且把年华赠天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3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妃的华贵长貂裘衣,庄肃而严肃,满头花白的头发没有绾起,而是飘散在身后,随着冷风起舞,身姿曼妙,面上的苍老,未影响她高贵的姿容,依稀可见当年宠冠后宫的艳色。她怀里抱着两岁多的丫丫,那孩子像是吓傻了,愣愣地看着院中的众人,小脸呆怔着,一声不吭。在贡妃的身后,还跟着一个月毓,她双目通红的看着面前的赵樽,也看着与赵樽站在一处的夏初七,目光冷然。</p>

贡妃托了托孩子,看着赵樽。</p>

“老十九,你终于来了。呵,娘等你好久”</p>

母子俩多年不见,也多年不曾好好说话,沧海桑田一别,再见竟是这般情形。原本她应当是悲痛万分的,可她一字一句吐出的这番话,却是淡定如同每日见面的寒暄,甚至还带着笑容。她说罢,见赵樽不答,又扫过脸来,看一眼夏初七,一双纤秀的眉头蹙起,似是对她很不满意,却也没再奚落,而是缓缓说了一句。</p>

“好好照顾我儿,若不然,我不会放过你。”</p>

身陷囹圄之中,还在放狠话,除了贡妃,谁也没有这般傻了。</p>

可夏初七看着这样的她,却笑不出来。她皱起眉,轻轻点头。</p>

也不知贡妃看见没有,她没有再理会夏初七,只是又对赵樽交代。</p>

“老十九,你不要怕你什么都不要怕,有娘在,没有人敢把你怎样。”</p>

这真是一个不自量力的母亲,自己都顾不上了,还想着儿子但纵使她再不自量力,仍然是一个母亲,一个想要保护儿子的母亲。赵樽冷冷牵起嘴角,看着贡妃,声音缓了又缓,“为何不走为何不听我的话”</p>

贡妃轻轻一笑,看了一眼身后。</p>

可是内殿之中,虽点着烛火,但那个永远无声无息的人隐在帐子里面,她并不太瞧得清。看了那个男人片刻,她莞尔一笑,又回过头来,声音柔软了不少。</p>

“不是娘不想走,是不能丢下那个糟老头子”微微一晒,她脸上露出一抹类似于少女的羞涩光晕,一双乌黑的眼眸中,似有万千的情意在流动,“以前娘都没有机会与他日日相处,好好看他。这些日子,我是过得最为快活的,到底他还是只属于我一个人了老十九,娘是快活的,真的,很快活,很快活。”</p>

不知想到什么,她东一句西一句的毛病又犯了,逻辑再次混乱。</p>

“还有你爹是爱你的,你不许恨他,不许不听他的话。”</p>

赵樽唇角紧抿,苦笑一声,并没有责怪贡妃私自留下来为他添的麻烦,只是定定看一眼她不合时宜展露在面前的纯真笑容,然后无声的闭了闭眼,轻轻丢下手上的佩剑,看向胸有成竹的赵绵泽。</p>

“放了我母妃,还有乾清宫的这些人,我任由你处置。”</p>

没有想到他会就这般妥协,满场哗然。</p>

“爷”最先叫出来的是甲一。</p>

“爷,你不能这般。”丙一也狂叫起来,“你过去,他也不会放人的。”</p>

“母在敌手,儿能如何”赵樽冷冷看着赵绵泽,“如此,你赢了。”</p>

“十九皇叔,朕没有看错你。”赵绵泽冷笑一声,眉梢松缓了许多,垂下的目光,却是看着他丢在地上的剑,“机会我是会给你的,不过,岂能这般轻松放人鲜血已是铺了这么多,怎么可以没有你的今日的逼宫,你总得付出代价。”</p>

赵樽冷冷看他,“你意如何”</p>

赵绵泽轻笑一声,“捡起地上的刀,慢慢走过来。每走一步,便砍己一刀。如此一来,我便相信你有交换的诚意了,也可放心的让你的人离去。”</p>

“赵绵泽,你疯了”夏初七心里凉涔涔发着寒,她知道时下的人都有一颗“愚孝”的心,赵绵泽如今拿下贡妃和丫丫做人质,若是执意逼迫赵樽就范,赵樽这迂腐的家伙,很有可能真的做得出来。</p>

可她那能任由他如此</p>

“赵绵泽,你不是就要我吗行啊,老子就在这儿,只要你不怕死,我跟你好了。”</p>

她说着就要上前,可赵樽却挡在了她的面前。</p>

“大丈夫何惧死亡大丈夫如何能拿妻抵事阿七,退下”</p>

“我不”夏初七看了一眼殿前的贡妃,计算着速度和方向,若有所指的望了赵樽一眼,与他互相注视着,好一会儿,才缓缓回过头来,看着被大内侍军和皇帝亲军层层护住的贡妃,冷笑一声,丢下手上钢刀,目光一凉。</p>

“我这便过来,赵绵泽,拿我来换贡妃,你不亏。”</p>

“只要你过来”赵绵泽停顿一下,声音微微一缓,“今日一切,过去种种,一笔勾销。”</p>

“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夏初七低头,跨过一条不知哪来的断臂,往前走了两步,冷不丁的,她又回过头来,看着赵樽冷飕飕的眼,“赵十九,你我这一世,恐是有缘无分,就此别过吧。”</p>

“阿七”风雪中,赵樽冷然的断喝,“退下”</p>

“不退”她嫣然一笑,朝他眨眨眼,“你晓得的,我从来不听你的话。”</p>

“好姑娘配得上我儿”一直冷眼旁观的贡妃,见夏初七与赵樽如此情深,欣慰的一笑,似是终于克制不住,突然回过头来,朝内殿里头喊了一声。</p>

“崔英达你还在等什么圣旨拿来”</p>

、第255章喋血护儿</p>

贡妃声音略有凄意。</p>

只一声落,乾清宫的门口,便万籁寂静。</p>

赵绵泽脸上势在必得的笑意,僵住了。</p>

赵樽神态未变,可冷肃的眸子,亦有迟疑。</p>

就连正欲跨步上前的夏初七,耳朵里虽然无声,亦是察觉到情绪不对,停下了脚步。不过刹那间,风还在吹,雨还在下,场面却可疑的僵化了。在场众人如同被“武林高手”点了穴,没有一个人动弹。</p>

在这一扇象征着至高皇权的朱漆大门前,人人都知道,里头有一个跟了洪泰帝许多年的老太监,但却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那老太监的手里还有一道老皇帝的圣旨。</p>

圣旨上究竟写了什么</p>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疑问。可崔英达在贡妃的喊声里,却窸窸窣窣地墨迹了老半天,才沉着一张老脸慢慢地踱了出来。一个人经历的事情越多,越是波澜不惊,崔英达正是如此。他朝门外看一眼,仿若未觉场上的血腥味有多浓,也未觉大晏皇朝正面临的风雨飘摇,只慢悠悠解开圣旨上的封缄,展开抖了抖,淡淡地道。</p>

“晋王赵樽接旨”</p>

忠、孝、仁、义,气节,时人不得不遵之事。</p>

不论是赵樽还是赵绵泽,都逃不过一道洪泰爷的圣旨。兵戎相见的两拔人马,面面相觑一眼,终是高呼“万岁”,呼啦啦跪了一地。可下头黑压压一片,站在台阶上的崔英达,盯着圣旨内容却像见了鬼一般,目光愣愣的。</p>

“这”</p>

众人纷纷抬头,不解看他。</p>

“崔公公,怎的不念”</p>

贡妃的目光是迫切的。从知道有这个圣旨开始,她就心生期许,一直在盼望着老皇帝会给赵樽留一条后路。可是事到如今看崔英达的表情,不免又担心起来。</p>

“娘娘”崔英达看着她,看着众人,欲言又止。</p>

天地间,风声更响,雪花更甚。</p>

没有人说话,可每一个人心里都紧张得如同敲鼓。</p>

贡妃脸上已有恼意,“崔公公,圣旨到底说什么了”</p>

崔英达苦笑一声,闭了闭眼,把手上的圣旨一合,瞄一眼台阶下面局促不安的赵绵泽和场上众人,无奈一叹,“娘娘,太上皇他他什么也没说。”</p>

“什么也没说”贡妃性子急躁,登时黑了脸,把手上丫丫递给月毓,伸手过去就要抢夺,按说妃嫔抢夺圣旨是一件僭越礼制的事儿,可崔英达这资深老太监却未反抗,由着她拿走。</p>

她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展开圣旨的,但只瞄一眼内容,脸色竟与崔英达如出一辙,眼睛里写满了不可置信。</p>

伫立在风雪中的众人,神色各异,都在看着她。</p>

或者说,在等待一个结果。一个可反转局面的结果。</p>

但贡妃的眼中,却渐渐没有了焦距,嘴唇也颤抖了起来。</p>

“没有,什么都没有怎么可能”</p>

“怎么可能会没有”</p>

她一个人喃喃自语着,双手颤抖。期待的眸子从亮起到暗沉,也不过转瞬之间。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圣旨上面除了盖着洪泰帝的玺印之外,竟真的是一个字都没有。</p>

一个字都没有的圣旨,代表什么</p>

代表赵樽可以在关键时候,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还是代表他这个做爹的人,已经无言以对他的儿子,什么话也说不出来</p>

莫名其妙的圣旨,带来的是更大的意外,或者说谜团。</p>

然而,除了内殿里静静躺着的洪泰帝自己,当今世上,恐怕谁也不知他到底想要对赵樽说些什么。</p>

“光霁,你到底安的什么心”</p>

贡妃捧着圣旨,陡然笑了一声,散乱着鬓发回头,再一次望向内殿的帐中之人,目光恍惚着似是穿透了岁月,看见昔日里踏马而来,身穿甲胄的那个男人。他向她伸出手,扶她上马,带着她一路策马扬鞭,踏过皇城一地的鲜血,走向那个原本就属于她,后来不再属于她,最后又一次属于她的宠妃之位。这一路上,每一步,她都有他扶着走,可她终究是不明白他的,一点也不明白。</p>

她以为他会给她的儿子,留一道保命圣旨。</p>

可最终,竟是一字都无。</p>

乾清宫外的众人,情绪仿佛冻结在这一片冰天雪地里,久久无语。</p>

在弄不清圣旨里的意思之前,谁也没有擅自动作。</p>

可突然间,原本好端端站在殿门发愣的贡妃,却大声笑了起来。</p>

“哈哈哈什么也没有”</p>

她的笑声响在森冷的雪风中,极为娇艳惑人。</p>

“娘娘”</p>

崔英达想要上去扶她,可他人未走近,赵绵泽安排的内侍便抢前一步,挡在了他的面前。贡妃幽幽看他一眼,嘴角露出一抹不着痕迹的笑容,突地衣袖一翻,也不知打哪里使出来的力气,顺手抓住侍卫的手腕,脖子便往他钢刀上撞了过去,声音凄厉无比。</p>

“老十九,娘虽无能,却决不让你为难。”</p>

“娘娘”那侍卫惊恐不已,慌忙夺刀。在那电光火石的一瞬,谁也没有看得太清楚,只听见“当”一声,钢刀落地,可侍卫到底还是慢了一步,贡妃白若凝脂的脖子上,一抹血线冲天而起。</p>

“贡妃娘娘”月毓惊叫着,抱着丫丫扑了过去。</p>

“娘娘”崔英达也抢身去扶。</p>

“贡妃娘娘”</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