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朝驸马(GL)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南朝驸马(GL)——荞面馒头(4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世子有意和我们签订盟约吗?

向北晋称臣,每年纳贡,甚至要规定每年亲自前往北晋朝贡?如此苛刻的条款,也亏沈明想得出来!

这也太过火了,郡主恐怕得劝贵国陛下三思。这样的条件如果全盘接受必然引起怀疑,只有讨价还价才能显得真实。

或许我们可以再商议。沈晗也没指望她能答应。

第六十章落幕(正文完)

长宁军攻破望乡山谷的消息辗转传回北晋,深宫里的沈明咬牙切齿恨不得将报信的人撕碎。她被耍了,被那个只会在她身下屈服求饶的女人耍了!

立刻召郡主回来!

白熙口口声声说自己血海深仇不能忘记,同时白攸那边也说自己和白熙不合,营造出长宁分裂白熙内忧外患的假象。白熙在这边和沈晗签订国书,那边就指使长宁军猛扑七皇子。真是狠狠地摆了她一道。

看来我真是小看你了。沈明冷笑着叫来朝中的军事主官,发兵三娘子关,我倒要看看她有几分本事,敢这样耍着我玩。

她还以为白熙依旧是那个废物,那个一点儿胆色本领都没有的怂包,只会在被她强要的时候愤怒,在被她虐待的时候求饶,没想到对方已经成长了!

还有那个白攸,两姐妹联合起来蒙骗我。

白攸故意对北晋的密使流露出对白熙的不满,各种暗示自己早有取代之心,成功地误导了沈明的判断。让她认为白熙是迫于国内的压力而不得不委身北晋,不得不先答应这些苛刻的条款来换取处理内忧的机会。

陛下,臣有一言请陛下三思。摄政王沈春秋及时组织她。

北晋确实也是内忧不止,连年的征战导致国库空虚,又不像南唐和长宁那样农业商业发达。毕竟是北边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虽然军力强悍,但在国力上还是差了一头。

马上就要夏忙,军队不宜再动了陛下。要打仗也得等到秋收之后,秋粮入了库之后北晋的军队才能腾出手来放心打仗。

哼。沈明冷笑一声,那就让她们再喘一口气。她倒是也想看看这个长宁王世子到底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

长宁王最终还是没能回到桐城,白熙长跪在长宁王的灵柩前直到昏迷,任何人来劝她都是徒劳。

护送长宁王会桐城的中军司马带回了在陈润天营帐里搜到的密函,果然是陈润天指使亲兵在战场上以淬毒的冷箭射伤长宁王,原因也和他们猜得一样,就是为了扶持吴宇。这件事他是瞒着吴宇做得,信还没有送出去事便已经做了。

父亲,也许你并没有那么爱我的母亲,但我还是要谢谢你,谢谢你愿意为她报仇。

长宁王在临终之前有过短暂的清醒,他口述命随从留下密函。通过这封密函,白熙才终于有机会了解到深藏在长宁王心中的秘密。

而且我更要感谢您,感谢您不嫌弃,一直愿意做我的父亲。

长宁王是马奴出身,安宁公主爱其才华带在身边培养。多年之后长宁王虽然战功彪炳被封为亲王,但他一直将安宁公主视为自己导师与尊长,安宁公主酒后与长宁王发生关系,随后便怀上了她。长宁王一直背负着与尊长乱.伦的压力而不敢正视自己与安宁公主的关系。安宁公主一怒之下便留下她,自己孤身一人回到南唐。

公主在南唐朝中声望颇高,南唐皇帝暗中忌讳公主,又因为公主力主北伐惹来朝中主和派大臣的不满,皇帝便派人以僭越之罪名将公主赐死,对外却是谎称公主病故。等到长宁王携子入京之时,皇帝早已派人将公主下葬。而当年被派去赐死安宁公主的太监,就是日后威震一方的封疆大吏陈润天。

不需要额外的证据,陈润天那一具残缺的尸身就是最好的例证。

长宁王对她一直都非常好,独独不愿意见到她身着女装的样子。白熙靠在灵柩边狭隘地想着,父亲想必也不愿意对着那一张酷似安宁公主的脸吧。毕竟是因为他的迟疑和不坚定才使得安宁公主最终返回南唐,长宁王就带着这样的负罪感一直经受了十余年的煎熬。

白熙用手捂着脸,泪水从指缝间无声滑落:皇帝,你整天对着我的脸,就没有一点点的恐惧和内疚吗?

上到皇帝皇后,下到当年幸存下来的还活着的那些官员,他们面对着她这一张脸,就没有一丝丝的愧疚吗?没有一点点觉得对不起安宁公主,对不起这位挽救社稷于危亡的女杰?

熙儿你该休息一下了,父王已经走了,长宁不能再失去一位王爷。白攸坐到她的身边,轻轻将她拥在怀里。

我们一起给父王磕个头吧。她对不住自己的父亲,养育之恩没有报完,如果有来事她愿意变成一条黄犬,静静地守护在父母的身前。

七皇子在长宁军和林祯所部的夹击之下兵败被俘,南唐留守的御北军倒戈重回南唐麾下。据说北军主帅南正雅被人从柴房里请出来时仍旧在怒骂七皇子,他征战半生居然被七皇子暗算,想来这实在是他平生最意难平的事情。

61番外

一年之后的冬日,白熙拥着狐裘坐在床上听白攸向她传达消息。承诺白攸的事情她做到了,姐妹二人共享江山,轮流执政,她也可以多得清闲。

太子的身体也不行了。白攸摇头晃脑一顿感慨,处置完七皇子,他的心气也散了,就在前几天刚刚在帝京咽气。皇长孙林琮登基为新帝,长仪公主辅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