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嬴政没有理由地否决扶苏,估计他那威严的父亲形象就真的要在扶苏心中崩塌完全了。
理由嬴政犹豫了一下,有些无奈,还不如不说。
嬴政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嬴他在着手准备征服南越的事情,虽然说因为后世的某些历史因素导致攘外必先安内这个词内涵了一种嘲讽意味,但在某一方面来说,一个国家的政治策略的确应当如此,相比于和匈奴人打耗时耗力的游击战,还不如先拿下南方的版图。
身为一个皇帝,嬴政看到的是更加长远的利益,在这一点上,哪怕是知晓历史的墨斗,也差点着了道在历史书上,秦始皇的功绩都是从北击匈奴开始背起,然而若是按时间顺序,嬴政最先开启的是南越之战,历时整整九年,定下了两千年的半个华夏版图。
然而就是这个值得后世歌功颂德的决议,现在的嬴政还要偷偷摸摸地准备进行:打匈奴还有个还击的理由,打南越就真的是彻彻底底的是侵略行为了。
况且在这个历史节点,经济中心还未南移,南方纯粹就是茹毛饮血之地,秦国去打,颇有点发达国家攻打发展中国家的意味在,心气高一点的人绝对不会同意的。
嬴政以极其傲慢的姿态推平了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心气有如何地高,事实上,出生异国质子的他眼里只看得见利益两个字。
但扶苏不同,他出生在秦国征途的起点,接受的是以秦人为首的仰视,若是以他的人生的视角来看,甚至嬴政都只是他为政的铺路人。而与此同时,他接受的是儒家的教育,又处一个非黑即白的年纪上,结果便可想而知。
若是将攻打南越的事情传扬出去,少不得还有其他的牛鬼神蛇:那些好不容易摁下去的守旧势力又得冒头跟他讲分封制对于扩张版图的好处了反正他们只要不干扰到朝政运作,只单纯地跟嬴政安利便行。
所以嬴政干脆就先跟心腹商议,然后直接让外面的官臣直接执行如此一来,竟然隐隐有了内阁的模型。
墨斗思考了一番,觉得还是有些不妥:陛下私底下跟公子说明白如何?公子会体谅大王的吧
虽然是说烂了,但确实很多事情还是要等孩子长大成熟转化社会地位后才能明白,而这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嬴政低头沉思,又联想到了之前墨斗讲的关于青春期的问题,也觉得不能如此放任下去忽然间像是想到了什么,嬴政眼前一亮,信心满满,斗放心,朕会让扶苏明白的。
墨斗有些狐疑,青春期的问题是相当尴尬的,即便是心理学家,对于家长和孩子的事情最多也只能做到调解,但看到嬴政如此信誓旦旦,墨斗也只好相信对方能处理好这段敏。感的关系。
嬴政做到了,扶苏确实没有对他的否决而有多大的异议,而是转头哭着脸找上了墨斗,虽然神情崩溃,但眼神相当坚定:孤还不想大婚!
墨斗沉默,该说不愧是嬴政吗,一般人怼青春期小孩都是等你以后大了,有孩子的便知道了,而嬴政干脆直接让扶苏生孩子,干脆地在生理和心理上终结了扶苏的青春期
扶苏还未成年啊,有这么肯儿子的吗!看着扶苏还有些稚嫩的脸,墨斗心中斥骂嬴政,口中劝慰扶苏:公子确实该生个孩子了
说来扶苏都十六七了,按古代算本该是两个孩子的爸了,嗯,嬴政三十多岁,也该当爷爷了
扶苏沉默片刻,毅然决然地掉头离开,只留下墨斗一脸惆怅地算辈分。
在夺命连环催下,扶苏最终愤然收拾包袱,丢下自己的两个年迈老父亲离家出走(划掉),是北上戍守边疆。
第159章番外(大国重器篇)
很多时候,人们总会下意识地认为六国的灭亡便标志着秦国的统一,但是对于嬴政来说,秦国的大一统绝不仅仅于此,事实上,抛却文化和经济这两个板块,秦国在嬴政眼里还是不完整的,在墨斗给出的大地图上,还有那么一片地区并没有归属到秦国的统辖范围内百越,也就是后世的岭南地区。
让我们将时间线拖延至几十年后看嬴政的一生,若是将他遭遇的对手历数一遍,我们就会发现,秦始皇嬴政遇到的最难缠的敌人不是赵国,不是楚国,更不是匈奴,而是百越。
前三者秦国最多耗费三至五年的时间,而为了征服百越,秦国耗费了整整九年的精力,尝试了三次,前前后后用了近八十万人。
水土不服,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不利因素:不熟悉的地形、上吐下泻的士兵、毒蛇虫蚁的侵扰、疟疾的肆意
所以,当嬴政提出攻打南越的想法时,墨斗并没有像所有人那样想的那么乐观,甚至有些忧心忡忡,而他的想法当然是赢得了所有人,尤其是嬴政的高度重视,所有人被嬴政召集到议事厅中听墨斗的发言。
这可以说是秦国的最高会议了,任何一个人的名字放在史册里都赫赫有名:李斯、甘罗、尉缭,王绾、隗林当然最重要的还有嬴政,被这么多大拿盯着看,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大部分都得脚软。
万幸,如今的墨斗已经练出来了,他相当淡定地扯过一张大纸,用铅笔粗广地划出一掉黑线,将纸面分割成连块,分别写上优劣两个字,然后在其下面罗列条件。
以我看来,百越散乱无序,秦以陛下为首整合统一,此为优;南人守故土,定奋勇无惧,秦国离乡迁异,人心浮动,此为劣。
铅笔在纸张上发出沙沙的响声,描画出一个个干净剑鸣的小赚,旁的墨斗不敢说,但是硬笔字他还是颇具信心的,连李斯都得承认这一点,甚至还怂恿过墨斗自创个字体,虽然最后还是被墨斗给拒绝了。
将例子写完,最后下意识地在纸上点一下,墨斗抬眼看被吸引了视线的众人一笑:接下来,还请诸位每人各列一点。
优劣势分析表格,这是后世公司非常常用的风险评估手段,也可用在一个国家的战略政策上。
场上的人都是从历史的洪流中脱颖而出的大佬,有墨斗这么一开头,所有人思路也瞬间活了起来,嬴政下意识地拿手点桌子,等他从思绪中脱离出来时,便迎上了自家大臣们亮晶晶的眼睛,很明显,大家都迫不及待像这种集中讨论性质的问题,是最容易激发人们的辩驳欲的。
手下积极性强是领导最想要看见的场景之一,嬴政失笑:李卿先说说如何?
李斯是右丞相,理应最先发言,众人并无异议,况且每个人的角度不同,自己的想法未必会被人给抢走。
而事实上,这几人的想法还真没冲撞,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每个人工作不同,思考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
比如说李斯想到的是如何让参杂了六国人士的朝政能够像往常那样运转起来,而甘罗则是从一个国家的收支来计算攻伐的可行性,而至于尉缭,作为军事总指挥的他最后发言,但列出的优劣点确实最多的。
而当所有条件罗列下来后,攻打百越的形势就很明了了:不容乐观。
其实并不意外,事实上,历史上的秦国能打下百越已经算是开挂了,想想看隋炀帝,最后还不是活生生地被三征高丽给拖死了,甚至可以说,历史上的秦国境遇比当时的隋朝还要危险几分:隋朝的科举制致使士族不满,而秦国招惹的是整个贵族阶层;隋朝要征伐高丽,秦国要征服百越,还要面对匈奴;隋朝要修京杭大运河,而秦国不仅仅需要通过修筑灵渠和直道来保证南方的沟通和粮草供给,还要完成万里长城这项伟大的事业
况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修灵渠的难度可不比万里长城低。
毕竟被后世所称赞的长城主要还是在明代修建的,与其说秦国修建了万里长城,倒不如说是秦国连出了一个万里长城也就是将几百年来赵国、韩国、燕国、齐国陆陆续续修的土墙给连接起来。
而灵渠面对的则是湘江与漓江之间,直线距离仅4.8公里,但足足有几百米的高低差,在如此大的差势下,船只根本无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