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苟在明末当宗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46章 文武之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些流寇就和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你不彻底铲除,给他们可乘之机,很快流寇就能恢复元气,再一次壮大起来。二来,大量的兵力抽调、集结和救援耗资甚大,仅仅是粮草方面就不是一个小数。现在大明的经济情况虽有好转,可整体财政依旧在破产边缘,国库空虚之下这样庞大的支出根本不是朝廷能够承担的,就算朱慎锥砸锅卖铁也很难做到,何况以守代攻的救援策略需要很长的时间,其中的耗费更是天文数字,除非朱慎锥和崇祯皇帝那样再一次不顾民生增派辽饷,加税加赋,要不然无法支撑下去。

至于最后就是整体的布局了,说句实话朱慎锥情愿锦州丢失,祖大寿被俘也不想冒这样的风险,一旦这么做了他之前的诸多努力就成了泡影,一系列的安排也没办法推行下去。

可权衡利弊,锦州必须还是要救,就和杨嗣昌等人说的那样,如果锦州不救后果同样严重,对于朱慎锥的影响极大。

“宁山伯!”

“臣在!”

“你来说说,锦州应该如何救?”

王晋武拱手道:“臣以为陈大人的计划听起来不错,如能以守代攻步步为营之策援救,这办法虽笨了些,但成功的可能性极大。臣身为京营总戎,愿领兵前去辽东,救援锦州!”

“不可!”王晋武的话音刚落,杨嗣昌就开口反对,王晋武顿时眉头一皱,神色不悦。

杨嗣昌道:“王帅坐镇京师不可擅动,而且此次救援锦州需调集各地兵力组成援军,王帅虽是总戎,却只是一军之将,按朝廷之例,当选文官统帅三军才对,故由王帅领军并不合适。”

“杨大人说的极是。”这个时候温体仁也顾不上和杨嗣昌的恩怨了,附和道:“此次救援锦州同上次长城之战不同,如不派选文官统领恐怕镇不住各地骄兵悍将,尤其是在辽东作战,关宁军向来骄横自大,外将去了辽东实在不妥,依臣之见,当派一员重臣为帅最为妥当。”

“臣附议!”张至发是温体仁说什么他就是什么,何况这件事他的态度和温体仁是一样的,觉得如果让王晋武再一次统兵的话万一打赢了,那么王晋武不仅是地位再次稳固,更可能直接成了大明军中的第一人。

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武将地位就不断下降,文官开始抬头,到崇祯年间,文官统兵已成了惯例,尤其是辽东那边,无论是最初的熊廷弼还是后来的王化贞,或者孙承宗和袁崇焕,这些人哪个不是文官的?

如果王晋武去统兵,直接就打破了文官统兵的传统,而且这一次和长城之战完全不同,当初长城之战是朱慎锥刚刚入京后不久,他的监国之位还没彻底坐稳呢,再加上长城之战是在关内的蓟州镇,离着京师不远,王晋武统兵的主要兵力组成又是朱慎锥的新军,那时候朝野上下袖手旁观者不少,更有不少人打算看此战的结果再判断是否要真正投靠朱慎锥,这才有了后来的情况。

长城一战使得朱慎锥的地位稳固,也让王晋武在军中名声鹊起,更进一步成了宁山伯。战后,在朱慎锥的运作下,新军吞并了原本京营的精锐包括京畿周边的明军,使得力量大增,王晋武也隐隐成了大明军中第一人,新鲜出炉的勋贵。

如果这一次依旧让王晋武去,战败也就罢了,一旦胜了王晋武不得名扬四海威震华夏?而且他的爵位也必然会上升,从宁山伯进宁山侯绝对没问题,甚至可能因为朱慎锥的缘故直接进公爵之位,一旦是这样的结果,不仅是王晋武一人,而是整个军方包括勋贵的地位彻底改变。

虽说温体仁等人都算是朱慎锥的人,和王晋武没什么两样,可文武有别,他们再投靠朱慎锥也不希望冒出一个文官无法制约的武勋来。就和朱元璋时期的徐达、常遇春那样,有这样一个人在朝,对于文官群体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一旦朱慎锥顺势恢复五军都督府的全部职权,那么文官就彻底没了以后再插手军事的可能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