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说白了都是在争宠!
7月7日午
昨夜诸位大人议出结果之后,大抵只过了盏茶功夫杭州城内足够身份的人便都得到了消息。
为了保证撤退道路的通畅,这些人便极有默契地将这消息限制在了一定范围之内。
不过天底下哪有不漏风的墙?
待到晌午时分,大人们准备撤往钱塘江南岸的消息便在城里传开了。
早先扬州只抵抗了一日便被鞑子杀了个鸡犬不留,现在鞑子不但被拖在杭州这么长时间,更还在城下损了不少兵卒,若是杭州真的落入鞑子之手,又怎么可能得到什么好下场?
是以,百姓们在获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便收拾家当、拖家带口往城外涌去。
按着常理来说,当地官员若是遇到百姓大规模外逃定会想法阻止,可现在这般情形,地方官们基本都在家里收拾行装,守城兵卒又未接到阻拦的命令。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撤离迟早会引起巨大的混乱,可最终还是无人站出来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阁老,这样下去怕是要出大乱子啊。”
“嗯。”
看着城下拥挤的人群,李永茂终还是忍不住对马士英说了一句,可对方却在听到之后过了半晌才毫无波澜地的应了一声,似是这般景象并不能触动他半分,又好像他早已心有所料一般。
“孝源,非是老夫心狠,这般乱世莫说普通百姓,便如你我却也是朝不保夕,又何来余力顾及其他?”
“可”
对这番说辞,李永茂显然有些不能接受,可还未等他说些什么,却被马士英直接打断。
“我知你心中所想,可朱大典他们才离开几日,杭州又如何能等到他们带兵来援?”
话说到这里,马士英似是被激起了心中郁结,也不管李永茂是否在听便又接着说道:“他们便是来了又能如何?满城除了方国安几千残军便都是将才募得的民壮,指望他们挡住鞑子岂不是痴人说梦?还是太贪啊。”
听到这最后一句,李永茂立刻将头低了下来。
马士英虽未点明是在说谁,但他心里却很清楚这“贪”指的是太子殿下将杭州能战之兵全都调走的事。
诸臣都很清楚朱慈烺的谋算,就是想通过各种方法削弱清军,进而将战略上的主动化为战局上的优势。
可在马士英等人眼里,以明军可以调动人马,想要在守住杭州的同时吃掉尼堪那数万人马着实有些太贪了,甚至可以说贪到了想要以蛇吞象的地步。
现在大黄埔那里还毫无音讯,杭州这里却先迎来的清军的炮火,其中虽也有机缘巧合之处,可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马士英这些人心中的想法。
“殿下抓住了多铎的贪,可自己也将败在这贪上,一饮一啄岂非天定?”
“阁老慎言。”
“没什么慎不慎的,老夫所作所为皆是在为我大明续命,总强过那班只知耍嘴的。”
按着马士英的城府,哪怕当面之人乃是亲近熟悉之人却也不该将这些话直接说出。
可他不知是这些日子心中郁结,又或是别有用意,说到这里甚至还在后面又追了一句。
“早先太子殿下来杭之时,你看东林那班人的嘴脸,现在危难来临他们却都只知抓紧搬运家产,又有谁关心杭州没了,太子殿下该从何处撤退?”
“这殿下那里当可用舟船退回吧。”
“若杭州就这两三日没了,多铎必定会派兵解尼堪之围,届时他们里应外合之下,太子便是有舟船却也难从容撤走啊。”
马士英的话说得异常直接,甚至已将最坏的情况当做了必然发生的事情,但就是这么悲观的话却让李永茂这主动来援的人都无言以对。
“哎~~~~太子之策也非毫无可取,若是杭州能守到他带兵回援,说不得也是另一番景象,可惜时运不济啊。”
说到这里,马士英已将上至朱慈烺,下至各路官员全部数落一顿,心中郁郁之气也似通过这种方式全部抒发。
只是李永茂这边只是应承,却始终没有明确表态,他便也不再多说什么,仅是嘱托几句便下了城墙往内里而去。
他虽未将心思直接表明,但李永茂大抵也能猜到一些。
左右就是此战一败,太子殿下的威望势力必然大减,届时手中有兵有钱的许也就有了更大话语权。
如此情形,手中握有万余新兵的他自然会受到各方拉拢。
只是
“这大明怕是真没救了。”
李永茂看着驶往城里的马士英车架,心中诸般不解最终也只能化作一声长叹。
尽力削弱皇权是大明文官间的唯一共识,这份共识甚至到了永历时还在起着某种程度的作用。
对此,李永茂自然心知肚明,可身为文官的一员,他哪怕觉得如此施为不对,却也无法摆脱身份带来的限制,更对整个集团生不出半点反抗之心。
在这一样上,他与马士英相比便要差上许多。
马士英的想法较为活络,在自家落入下风之时便能果断投入朱慈烺的麾下,而在看到机会的时候又能不拘泥于派系之别,暗戳戳地咬上某人一口。
可以想见,待到此战失败,朱慈烺的威望势力被削弱到不足以全面压制其他人时,他又定会以忠臣形象坚定地站在其身边,助太子殿下稳定局势,重新掌握权利。
只是到那会,他马士英的身份便会从政斗的落败者摇身一变,再次成为能与皇权分庭抗礼的马阁老了。
此时杭州的几条主干道上都堆满了准备出城的百姓,在如此拥挤的道路上,逆向而行的马士英车架自然也就有些寸步难行的意思。
按说他于杭州并无产业,在诸臣定下撤离之策后便应抓紧时间过江收拢人马,为之后的斗争打下基础,却不该在这般时候还在城里晃悠。
但他是何等人物?
早在朱慈烺嘱咐向浙东、浙南调集援兵时他便已安排朱大典渡江。
到了现在,他旁的不敢说,至少在撤退时却不会如前次那般一头扎进死对头的大本营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拥挤的人流虽让车架如蜗牛一般挣扎,但最终马士英还是到了此行目的地。
一番通报之后,他在内监引领下来到了邹太后所居院外。
透过院门,马士英便见院中正有十余名内监侍女忙着收拾行装。
这般情形倒也未出他所料,只是看两眼便高呼一声踏阶而入。
此番前来,马士英的礼数与与前番并无差别,但他身上所透出的气势却总让人生出意气风发之感。“是马阁老吗?快些进来吧。”
快步行了一段,他在离正屋门口还有丈许之时便听里面传出了邹太后的声音,随后小内监挑开门帘,待他看清了屋中的情形却不由稍稍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