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24章 撤驿之变后勤兆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724章撤驿之变·后勤兆惠

【先前被赐自尽的喀尔喀亲王额琳沁是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和大首领土谢图汗的兄弟,在漠北喀尔喀上层社会极有影响。】

【但由于被乾隆毫不留情地赐令自尽,喀尔喀郡王青滚杂卜便以喀尔喀为成吉思汗后裔,例不治罪,更不应处死为由,发生叛乱。】

【喀尔喀王公纷纷效仿,除撤回所属守卡士兵外,还趁机抢劫了台站财物粮食以及过往客商的布匹、茶叶。】

【清军北路台站从第十台到第二十六台由此全部陷入瘫痪,邮驿不通,准噶尔平叛大军的给养供应亦告断绝,历史上称为“撤驿之变”】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皱着眉头思索着。

准噶尔的败亡让喀尔喀有了物伤其类、兔死狐悲之感。

而战争期间的频繁征调以及额琳沁之死,又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和自尊。

青滚杂卜的叛乱其实就是捅破了窗户纸。

把喀尔喀的不满情绪全都激发了出来。

“还是操之过急了。”

“这一点随了老四。”

康熙暗自琢磨着,这父子俩还得认真调教一下。

……

天幕上。

雨后的水汽带着秋意的一丝凉意。

但这股凉意完全不能平息皇帝眼里的怒意。

“传令下去。”

乾隆双手按着御案,眼睛死死盯着铺在案子上的疆域图。

“任命成衮扎布为定边左副将军,率领在准部平叛的清军北上,进入和托辉特部领地,擒拿青滚杂卜。”

“命达勒党阿、哈达哈率清军速速退回,协同成衮扎布平叛。”

“让礼部写到谕旨,对喀尔喀诸部首领言明,大清对他们没有敌意,不要跟风叛乱。”

“组织喀尔喀诸部在塔米尔等处会盟,命哲布尊丹巴亲自出面抚慰。”

“对已经参与撤驿的部落头领,若是立刻回到各处当差,朕则既往不咎。”

身边宦官领命,倒退着身走出去。

……

【由于清朝的战争涉及地域广大,所以历任清朝皇帝都十分重视驿站建设。】

【驿站就像大清的神经元,能够及时将各地战况反馈给北京的中枢系统。】

【而青滚杂卜撤驿的举动,相当于切断了清朝的神经线。】

【得知此事后,乾隆紧急布置举措。】

【多管齐下,青滚杂卜的叛乱很快被平息。】

【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青滚杂卜在中俄边境被擒,后被乾隆处死。】

【这次叛乱持续了约五个月,其直接影响就是清廷在喀尔喀、阿尔泰山区和准部的驿站暂时瘫痪,叛乱平息后即恢复。】

……

{这么简略根本看不出乾隆的手段,他是先给哲布尊丹巴、土谢图汗写信,承认自己政策出现失误,对喀尔喀人的困境了解不够。}

{表示今后将不再一味采取强硬措施,并会按照喀尔喀人参与平准战争的军功予以赏赐,同时他还请哲布尊丹巴着眼大局,劝告喀尔喀王公们继续保持对朝廷的忠诚。}

{哲布尊丹巴是喀尔喀蒙古的精神领袖,在喀尔喀王公们对究竟何去何从还犹豫不定之际,他的态度可谓举足轻重。}

{也可以这样说,清廷唯有把哲布尊丹巴重新拉到自己一边,才能促使喀尔喀局势真正好转。}

{所以为此,乾隆在通过种种渠道对哲布尊丹巴抚慰的同时,还动用了自己所掌握的全部人脉资源,从幕后进行斡旋,其中作用最大的就是请青海活佛章嘉三世居中予以调解。}

{章嘉七岁时奉召入宫读书,与还是皇子的乾隆是同窗。}

{章嘉得知此事就给哲布尊丹巴写信,说国家给予我们的恩情深厚,额琳沁被赐死,是因为他自己犯了法,国家不得不按律行事,这也说明国家把蒙古与其内地臣民一样看待,而不是对我们有所猜忌。}

{在此基础上,乾隆又派章嘉率内地大臣、漠南王公等亲赴漠北,与喀尔喀王公及哲布尊丹巴会盟,以坚定其内向之心,并再三申明除青滚杂卜外,其余人都将加恩宽宥。}

{这场会盟成为喀尔喀局势的重要转折点。}

{因为在过往的漠北喀尔喀王公中,已故的超勇亲王策棱最受清廷信任和重用,乃至死后得到了配享太庙的待遇,乾隆任命其长子成衮扎布为定边左副将军,让他统率清军征讨青滚杂卜。}

{在失去哲布尊丹巴和王公们的支持后,青滚杂卜毫无招架之力,这才被擒于中俄边界。}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坐在石墩上,轻轻拍两下大腿,感叹不已。

“能在怒火中保持如此理智。”

“乾隆真是非同小可。”

长孙无忌捋须不言。

皇帝是很要颜面的,尤其是乾隆这种独断专行的皇帝。

但在被如此打脸的情况下,乾隆能第一时间选择低头认错,不怒而兴师问罪,这气量就不是一般皇帝可以比拟的了。

“若是当年崇祯能有这样的肚量,大明也不会亡的那么快。”

李治闻言不置可否。

大明的问题又不只是出在辽东。

要不是有李自成在内部四处祸乱,大明据守山海关也能耗死辽东。

而李自成的出现,也是大明积重难返的恶果表现了。

“乾隆,有明君之相。”

李治则又想到另一件事。

乾隆要怎么对待准部呢?

……

大宋。

“金人……”

赵匡胤闭目沉思。

虽然清朝说自己跟蒙古的成吉思汗同源,但依然不能改变血脉上是金人同宗的事实。

而从这个角度看,最后还是金人笑到最后……

这可接受不了……

赵匡胤缓缓睁开眼睛。

“辽、女真、草原……”

“朕全都要!”

……

大明。

朱元璋也不想在说什么了。

“技不如人啊……”

就这个操作,你让老朱家后面的皇帝照抄都抄不下来。

“自视甚高要不得……”

老朱开始认真反思为什么会这样。

不过片刻就有了结论。

老四的种不好!

“没错!就是这样!”

“尖嘴猴腮的,没有帝王之相。”

“所以后代一个不如一个!”

要指责他人,不要指责自己。

老朱心情好了许多。

心情好了就能正视问题了。

宗室待遇……得削了……

朱元璋有些惆怅,这事必须得是自己干……

“一群扶不起来的混账……”

马皇后凑到朱标身边,低声道:

“你爹又说谁呢?”

朱标看了眼天幕,笑道:

“可能是在说自己吧。”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低头书写一阵,随后放下手中笔,叹了口气。

“喀尔喀……”

他还真没想到喀尔喀这里有这么大的漏洞。

朝廷对喀尔喀的管辖确实是有待加强。

弘历这手亡羊补牢的补救措施真是不错。

也因此才能发现这个问题。

“喀尔喀得设置库伦办事大臣了。”

雍正看着墨迹未干的字迹,喃喃自语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