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24章 撤驿之变后勤兆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喀尔喀王公手中的权力,必须收归中枢。……

【撤驿之变从表面上看,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但造成了两个间接影响。】

……

天幕上。

漠北的『喀尔喀』刚刚平定。

旁边的『准噶尔』再起烽火。

……

【乾隆为了平叛,将攻打哈萨克的军队、在准部的驻军大部分调往阿尔泰山区。】

【清军离开之前,为防已投降的准部军队叛乱,又将他们解散,令其各回牧地放牧。】

【整个准部就几乎处在无清军驻扎的状态。】

……

画面一转。

乾隆面黑如碳,咬牙切齿道:

“朕平定准噶尔始意,欲按其四部分封四汗,众建而分其势,使之之各自为守,以奉中国号令,聊示羁縻而已!”

“然这等蠢愚无知之辈!”

“不能承太平之福!”

“至此,准部稍有可疑者,当乘其不备,先行剿灭!”

“宁可枉杀,也绝不放过一个叛逆!”

随着乾隆的话语,『准噶尔』部上刀兵染血。

清将『雅尔哈善』将和硕特汗沙克都尔曼济所属的一千余户、约七八千人全部剿灭。

而同时,坐在囚车中被押送北京的玉保、策楞也在半路上被准部叛军杀死。

『准噶尔』乱成一锅粥。

……

【乾隆二十一年十月,接替阿睦尔撒纳的第二任辉特汗巴雅尔公开叛乱。】

【乾隆得到奏报后,令驻防伊犁的清军将领宁夏将军和起率领八旗兵一百人,准部降将尼玛、扎那噶尔布率一千人,吐鲁番头领莽噶里克率一千人共同平叛。】

【十一月初六,莽噶里克、尼玛、扎那噶尔布三人勾结巴雅尔,通过设计将清军驼马远调、刺探信息等方式突然动手,将和起围困起来。】

【和起冒着箭雨,徒步与敌人奋力厮杀,直至重伤阵亡。】

【和起被害后,准噶尔全境又陷于平叛战争前的纷乱之中,叛军攻击清军不说,其各部之间亦因争夺牲畜粮食而自相残杀。】

【就连原被革职逮问的清军统帅策楞、玉保也在押往京城的途中被害。】

【准噶尔各部联合起来,向屯扎于济尔噶朗河的驻准清军发动进攻。】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

【阿布赉找到了隐伏在境内的阿睦尔撒纳,将之前俘获的准部部众交还给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支持他重回准部建立政权。】

【阿睦尔撒纳秘密潜回博罗塔拉地方,召集准部诸首领,再次公开反叛。】

……

大唐。

李世民拿着手帕给长孙皇后擦着额边的细汗,抱起玩累的小兕子冲凉亭那边走去。

“吐鲁番是养不熟的狼。”

“不知道知节那边如何了。”

长孙皇后陪着李世民走着,闻言忍不住笑道:

“程将军是有内秀的,定能处理好。”

“二郎不如想想该如何处置吐鲁番这块地方。”

李世民看着天幕,忍不住轻叹一声道:

“还能怎么办?派军驻守,轻其税赋罢了。”

“用时间来换人心。”

“徐徐图之。”

长孙皇后点点头,又轻声道:

“但恩威并施,也不能让吐鲁番的首领觉得大唐好说话。”

“不然……后患无穷。”

李世民冷哼一声。

“若不是为了收其心安其民……哼!”

“等朕将那火枪火炮造出来。”

“天下万邦,尽归大唐。”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挺胸抬头道:

“怎么样!朕就说他俩是有真情谊的!”

“虽然挨了一顿胖揍!但他依然愿意帮助阿睦尔!”

“小娥!这回你可猜错了!”

“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鹅鹅鹅!”

刘娥冷着脸,森声道:

“我输了,你很开心是吗?”

正大笑的赵恒瞬间似被掐住嗓子的大鹅。

赵恒小心翼翼的看着刘娥的脸色,小声道:

“没有……逗逗你吗。”

刘娥轻哼一声,但依然保持自己的观点。

这么舍己为人?

一定有问题!

……

【驻准清军一下子陷入了敌区。】

【清军兵单粮匮,想要顺利撤往巴里坤看来极为困难。】

【定边右副将军兆惠一面挑选部将殿后,一面做好了若突围失败,即效法班第、鄂容安自杀殉国的准备。】

……

天幕上。

一名身穿藏蓝轻甲的中年将军,腰带箭囊,手按佩刀。

前方是一乌泱泱的一片叛军。

一行金字浮起。

『兆惠』

……

【兆惠,字和甫,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的族孙。】

【与很多清朝名将不同,兆惠并非出身于侍卫群体,而是出身于军机处的“笔帖式”。】

【这个活儿可以理解为现在的书记员兼秘书,负责整理各地上奏的文稿,翻译满、汉、蒙文本等。】

【在军机处的秘书群熬满资历后,兆惠被调往户部任副部长。】

【平定金川叛乱和对准噶尔用兵初期,乾隆都让他督运粮草,兆惠干得有条不紊。】

【接着就是准部大乱,西路军将领死的死、免职的免职。所以,干后勤的兆惠也得上前线了。】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七月十八日,乾隆任命兆惠为驻防伊犁大臣,负责处理屯田、平叛、招抚回部、治安管理等事宜。】

【此时,撤驿之变爆发。】

【清军都被调往阿尔泰山区平叛,兆惠身边的军队一共只有五六百人。】

【十一月二十一日,乾隆令达勒当阿接任定西将军,兆惠接任定边右副将军,相当于正式委任文官兆惠为西路军副帅。】

……

{兆惠:你们知道什么叫赶鸭子上架吗?五六百人却要管理伊犁周边的广大地域,这简直是强人所难!}

{别急,更难的还在后头。}

{这局面真的是天崩开局。}

{这会儿,清军西、北两路大军前后两拨高层将领基本全员退出游戏了。}

{阿睦尔撒纳、班珠尔、青滚杂卜相继叛乱,班第、鄂容安、和起、策楞、玉保、永常、喀尔喀亲王额琳沁多尔济相继因各种原因死亡。}

{萨喇尔下狱,仍在领兵的将领仅剩下成衮扎布、达勒党阿和哈达哈,而这三人此时都在阿尔泰山区平叛。}

{然后刚当上西路军二把手兆惠就收到了两份大礼。}

{一是和起被尼玛、莽噶里克的叛军所杀。}

{二是乾隆命他率军自伊犁撤回巴里坤。}

{想想吧,兆惠接到命令时,人在伊犁,身边只有清军五百人,准部军队一千人。}

{而从伊犁到巴里坤大约有一千一百公里,沿途皆是叛军。}

{就这么个局势,新官上任的兆惠大概率要战死在撤军途中,和起就是个榜样。}

……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