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大国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7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薛昶奇道:“为何?”

纪谨笑道:“有人弄出了这么一番流言,总不会只是为了让百姓们茶余饭后多一道谈资。既然人家费力气布置了舞台,总要让人将这一出戏唱完。”

第112章赐婚

他们并没有等得太久。

隔日的大朝上,终于出现了重伤初愈的信王的身影。

议完当日的日常朝议后,薛昶循例问了一句:“众位爱卿,可还有事上奏?”

堂下沉默了一会儿。

内侍正准备高呼一声“有事上奏,无事退朝”,御史中丞站了出来。

“臣,有事。”

御史的职责便是谏言,他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便是“弹劾”二字。近日朝野太平,御史们很是闲了一些时候,今日信王刚刚复朝,御史中丞便要上奏,不待开口,指向已十分明显。

薛昶与纪谨暗中交换了一个眼神,来了,还真是迫不及待啊。

御史中丞道:“臣弹劾信王,立身不正,私德不修,与同为男子的棋待诏首席慕远苟且,遭人诟弊,使王室蒙羞。请陛下严惩!”

御史中丞话音甫落,便有好几位朝臣纷纷附议,竟连平日里总是政见相左的几位臣子都难得地异口同声。

薛昶暗暗瞥向纪谨的眼神不由带了几分笑谑,又有几分无奈:看来朝中想看慎之栽跟头的大有人在啊。

纪谨淡淡牵了牵嘴角,不以为意。他在朝中这么多年,向来公事公办,从不徇私,亦不讲情面。朝中即便立身极正的臣子,身后也少不了牵牵连连,就算自身不犯错,也难免有需要替家人亲人开脱的时候。即便是政敌之间,只要不到大节上,多多少少都会容一些情。只有一旦犯到信王手中,就绝无回旋的余地,得罪的人实在太多。而那些没有得罪的,或者立身稍正的臣子,既没有额外的交情,又觉得这样不痛不痒的罪名,以圣上对信王的看重,顶多是意思意思小罚一下,连求情的必要都没有。

是以,满朝的文武大臣,大部分在附议御史中丞的弹劾,小部分是一副看热闹的样子,竟没有一个人替信王辩解一声。

薛昶等他们稍微安静下来一下,才反问道:“苟且?何谓苟且?可有人亲眼看到了?”

御史中丞一噎,如今整个京师城里城外传得沸沸扬扬的,连周围的州府都要听说了,陛下怎么可能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呢。至于什么苟且,这不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吗?问得这般细致,叫人如何回答?

眼看着御史中丞脸都红了,陛下还不肯放过,追问道:“左卿既然都弹劾上了,想必是十分清楚地吧?不妨细细说来。”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