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大宋破案强国[七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我在大宋破案强国[七五]——弥苏(9)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江临也没想到事情这么快就被传到了城南,还被传成了这副模样,听得十分哭笑不得。

不过若是真的再没有别的商家敢办抽奖,只他一家能吃着螃蟹,倒也不算是件坏事。

江临进了隔间坐下,谢龄便同他说起冯虎的处理结果:冯虎那厮挨了顿板子,已经招了。他说他去闹事,一是为了他的兄弟出头。张同知询问过了,他兄弟阿恒是个目不识丁的木匠,给与墨书坊刻过不少雕版,但自书坊使用了活字印刷术后,便将他介绍给了旁的厂子做活,倒也不能算是亏欠了他。

江临微微颔首。

技术革新带来的岗位缺失无可避免,孙掌柜的处理已然尽了理。若实在有必要,他也可以寻个机会去看看那个阿恒是否是真的遇上了困难。

谢龄继续道:二是因为有个老仆给了冯虎一笔钱。那老仆拿了薛府的腰牌给他看。据冯虎描述的形象来说,多半是常跟在薛清身边的那个薛九。这事会等薛清被调查时一起清算。

看来这事确实是冲着我来的。江临不知当初薛清是在酒后下的昏招,下人办事又不够谨慎,只觉得薛清在这风口浪尖上来找自己的麻烦,当真是愚蠢过了头。

展昭也道:在下已向包中丞说明此事,他已将弹劾薛清的折子递上去了。最迟明日,便会有专人调查薛清的事,在调查期间内,薛清也会被禁足在家。江少丞不必担心他再使什么坏心眼了。

不过,包中丞也才了解到,官家计划在几日后的祭祀大典上正式向世人展示月华明珠。之前向你提过的推迟查案期限一事,恐怕是行不通了。

江临本也对推迟期限的事情不抱什么太大的希望,但他还是有些低估了这月华明珠的重要性。

江临没见过月华明珠的真面目,但在他的想象之中,这玩意儿应该和影视剧里出现的夜明珠差不了太多,估计就是个加了特效的月亮灯。

此时此刻的江临恨不得自己发明个电灯泡给官家送过去,不然霓虹灯也行,恐怕都要比那个破明珠要强。

眼看剩余的时间愈发紧张,江临笑着往展昭的身上转移压力道:展大哥,白玉堂的进度可比你快多了,你可也得抓紧啊。

还不是江少丞你把我拖下水的?展昭知他是在用玩笑调节心情,只淡淡笑着。

只是借你的名字一用嘛哎,给我展爷添杯茶。江临厚着脸皮装傻,转移话题道,你可不知道,那个白玉堂,查案都查到裴府里头去了。

听江临复述完白玉堂在裴府的所作所为,谢龄心里直犯嘀咕。他轻声道:也不知道这白玉堂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少丞您也是,偏就纵着他去往裴府头上查。

裴府是块油盐不进的难啃骨头,咱们这些人去都问不出什么东西。难得白玉堂能想出这样的门道,让他试试也无妨。江临笑着说,反正有展大哥在,但凡白玉堂查到了东西,一定会向找我们来炫耀的。

展昭有些无奈地抿了抿唇,对白玉堂的行为不置可否。

江临朝他挤了挤眼睛,又指着窗外的黑犬问谢龄道:话说回来,今日贝贝可曾立功?

谢龄点点头,说:少丞您说的方法确实有用。下官已询问过于良的邻居,他女儿患有心疾,平日并不出门。但下官从于良住处取来于顺儿的衣物,让贝贝嗅了嗅,贝贝却带着我们到了城南的那个吃人胡同下官想,于顺儿若是被凶手拐至那处的话,恐怕凶多吉少。

吃人胡同?江临注意到谢龄刻意加重了那个奇怪的称呼,不禁重复了一遍。

展昭拿出地图,指着上面一处向江临解释道:那是城南的一处死胡同。早年间开封府出过几起悬而未决的儿童拐卖案,最后的线索都断在这处胡同里。周围的百姓便将其称为吃人胡同。

地图上,城南的街道并不如旁处那般横平竖直,多半是旁进斜出地交错着。

吃人胡同的入口也微微倾着个角度,深约五十丈,离它尽头处最近的两条小巷也被院墙隔着,分向东西两个方向。东边巷子的开口朝着一间赌坊,西边的通往居民区。

展昭拧眉道:在下与包中丞只在开封府待过一年,不曾遇见过人口拐卖的案子,还以为那处早已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

谢龄道:怎么会?吃人胡同的名声一直都在。

下官还听说,曾有夜晚路过的商人听见那里传来女子的呼救声。那商人带了几个人进到内里查看,却什么也没找到。再出巷子时,在外守着的商队和人马竟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本灯火通明的街道也变得幽黑一片

虽说后来官府帮那商人找到了他的商队,商队却称他们一直等在巷口,从没看见那商人出来谢龄有些紧张地攥着茶杯道,那可是唯一一个在晚上进了胡同却能安全出来的人啊。他们都说那商人有可能是去了阴曹地府,又被鬼差赶

江临打断道:行了,这世上哪来的什么鬼神啊?别自己吓自己了。

谢龄大惊,犹豫着想去捂他的嘴,道:少丞您这话可不能乱说

若他所见为真,这巷子便不是完全不可能通过的。江临却盯着地图上据此处不远的吃人胡同,心中大致盘算着不同的可能性,耳听为虚,咱们还是亲自过去检查一番比较好。

看着外面渐黑的天色,谢龄惊讶道:江少丞,我们不会是要现在去吧

有展大哥在呢,待会儿咱们一起过去,没事的。江临笑道,若真有什么事儿,我就把你送到斜对面的启明医馆,启先生妙手回春,你一定会没事的。

谢龄连忙求助似的看向展昭,后者却不说话,算是默认了江临的计划。

别怕,咱们人多,你喝点酒壮壮胆就好了。江临笑着唤来一名伙计,打算叫两壶酒暖暖身子,顺便也打探一下,陈知府当年在平安酒馆和路平大打出手的事情。

他问伙计道:你们这里有什么好酒吗?

那伙计带着些江临熟悉的乡音:那是当然嘞。酴醾香、金泉酒,还有杏花酿,俺们这儿都有呐。

杏花酿?江临微微挑眉道。

那伙计以为江临对杏花酿起了兴趣,连忙说着杏花酿的好,也给他们端来了一坛。

那酒坛竟与陈知府棺木中的一模一样。

第13章杏花疏影里

13杏花疏影里

您说的是内个陈老爷吧?伙计不知自己所说之人是已经亡故的开封知府,模样十分坦然,他喜欢俺家的桂花酿,隔三差五就来这儿坐到黑地。他身边跟的内个老于,还跟俺们伙计都通熟着嘞。

这平安酒馆与陈知府的羁绊比江临想象中得要深。

江临原本以为,陈知府与路平起冲突一事更加重要,平安酒馆就是一个巧合间的地点。然而一番询问过后,江临才知道,陈知府每月大约会来平安酒馆五六次,一待就待到天黑。

对比昨日裴府之人所言,陈知府来这里比他回家还要勤快。

要知道,平安酒馆坐落于城南的闹市区,与靠北的开封府衙相去甚远。究竟这里的酒有什么稀奇之处,才让陈知府如此念念不忘呢?

江临点头附和道:是啊,我常听陈老爷念叨你们家的桂花酿,还说他在好些年前,曾经因为想要抢你家的最后一壶酒,和一个年轻汉子打起来了呢!

那伙计也还记得这事儿,连忙纠正道:那可不是因为俺家的酒。具体因为啥俺也不知道,就知道他俩都喝多了,另一个男的说啥你还有脸来这儿喝酒,叽里咕噜一堆方言,俺也听不懂。最后官府的人来了,把那男的带走才算完。

那伙计说这话也不忘卖酒的事情,解开那杏花酿便给他们倒了三杯。

江临也捧场地取了半吊钱放在桌上,道:对对对,我想起来了,那男的后来挨了顿板子,还被他媳妇接走了是吧?

他哪来的媳妇儿,那是他弟兄。听说一直给城外的村子里住着,当时刚好来开封转呢,要不然他还不得烂死在牢里。

亲弟兄?

应该是吧,不然谁管他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