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七月,黄巢起义军向宋州进发,一路上都比较安宁,百姓也很拥戴起义军,只是遇到了少部分的唐军骚扰,但很快就被义军击溃了,过了不久,义军就来到宋州附近驻扎,并及时派出信使与王仙芝的队伍取得了联系,约定合力攻打宋州。
王仙芝接到黄巢的书信后,立刻招尚让、尚君长、楚彦威等人商议对策,大家都一致同意与黄巢联兵,攻取宋州。
但此时的王仙芝对黄巢的看法却是复杂的:先前,王仙芝率先起义,黄巢响应,一切军政大事都是以王仙芝为首,黄巢也得听从王仙芝的命令,但自从上次唐军诱降失败之后,王仙芝在义军中的威信下降很多,黄巢成了实际上的义军领袖。
现在大家分兵后,各自为政,互不影响,而如果两支义军一旦联军,就会涉及到领导权的问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黄巢的威望肯定要高于自己,而且自己的军队也没有黄巢的多,到时真要发生了矛盾可能会对自己不利。但联军又是大家的共同心声,他也不能独自反对。思来想去,王仙芝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唐军的力量来克制黄巢,壮大自己的队伍。
于是他便决定在攻打宋州时,稍微调整一下作战计划,采用“借力杀人”之计,让黄巢的军队与宋州唐军拼个鱼死网破,这样既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又可以削弱黄巢与唐军的力量,减少对自己的威胁。
朱温自从加入义军以来,由于粗通谋略、作战勇敢,且得到了孟楷的暗中帮助,很快就在黄巢义军中站住了脚,并得到黄巢重用,被安排在孟楷手下做了副将。
到了约定攻取宋州的日子,两支义军就兵分两路四面围攻宋州,黄巢军分别由孟楷、黄思邺率领攻打北面和东面,王仙芝的义军负责攻打西面和南面。
由于急于想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佳人,朱温便向孟楷主动请战,率先攻取北面,随后义军便大规模地从四面攻城,但守城的唐军却异常勇敢,一点也没有惊慌失措,硬是打退了义军数次的强攻。
双方都是伤亡很大,而王仙芝的队伍却损失较小,原来他们是围而不攻,攻而不烈,只是作象征性的攻打,让黄巢义军充当主力。经过几次激战,宋州的守军也摸清了义军的规律,就将兵力集中于北方与东方,致使义军久久不能攻下宋州城。
这时,王仙芝手下大将尚让也觉得王仙芝的攻城之法有点不太正常,便质问王仙芝:“王将军,大家约定与黄巢联兵攻打宋州,而你为何命令我军只作攻城之态,却不尽力?”
王仙芝起先还想拿一些无用之语搪塞尚让,但见尚让一再坚持全力攻城之意,便对他说道:“你跟随于我已有多年,当初,我和黄巢分别起义,一切大事皆听于我,可是现在黄巢之军已经远远强盛于我。今天名为联军,实为我军帮助黄巢攻打宋州,如果取胜,大家肯定都说是黄巢之功,那我们在义军中的威信将更加不利。将来推翻朝廷之后,说不定黄巢就会转变为我们的敌人,所以我们应预先做好准备。为了保存和壮大我们的实力,正好利用此次攻城之际,让唐军与黄巢来个两败俱伤,唯此,我们才能重新掌握领导义军的主动权。”
听了王仙芝的话,尚让大为吃惊,他没有想到王仙芝心胸如此狭窄,为了一己私利,竟然不顾友军生死,公然分裂义军,但作为下属,他也没有办法,只得奉命行事。但在内心却对黄巢充满了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