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食狂想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九章 鱼料理对决 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时旅指着叶子像兰草的植物,说道:“这是韭兰,味道很香,可以当做葱花!”

又指着一种植物的根茎,“这是沙姜,气香特异,味辛辣,能去除腥气,可以替代姜丝!”

“这是茴香籽,能除肉中臭气,使之添香,可以替代孜然!”

“这是砂仁,气味芳香而峻烈,稍辣,可以当做辣椒!”

“这是……”

随着香料洒下,一股浓郁的奇异香味散发开来,烤鱼发生诱人的滋滋声……

漫漫新奇之余,不免心绪良多,原来还有这么多调味料啊!这种身处山野,也能辨认食材、利用食材的能力,才是老哥真正的底蕴吧!

还有这种不将就、全力制作美食的态度,难怪老爸将老哥视为同等层次的对手,发出对决邀请。才比自己大三岁,今年也才23岁的老哥,就已具备如此厨艺,除了本身天赋卓绝,还有就是对料理无比的热爱吧!

石堆上的烤鱼即将完成,在天然的调料下,香气愈发浓郁,被午间暖风一吹,飘香四方……

突然,一阵清新悠扬的笛声从远方传来,一片竹筏随波逐流,上边站立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手持竹笛,身着白衫,古装打扮,长发束于背后,随风飘扬。

仙风道骨!

兄妹两呆立当场,脑海里只有这个词语。

在无人山野,出现了一位像是欲乘风归去的老人,无怪他们被震住了。

竹筏行至岸边,老人一跃而上,抚须笑道:“两位小友,老夫闻香而来,不知这香气是?”

时旅和漫漫面面相觑,低声惊呼:“难道我们穿越了?”

老人听到,哈哈大笑,“是老夫唐突了,你们没有穿越,老夫一山野之人,只是喜穿古装罢了!”

兄妹两这才松了口气,要是突然穿越了,那得吓死啊!

时旅一指石堆,礼貌道:“老人家,我们那边在烤着鱼。”

老人循着时旅手指方向看去,只见两条烤得香气四溢的草鱼,深呼吸,笑道:“这种奇异的香味,怕是不一般的烤鱼,老夫嘴馋,厚着脸皮一问,不知可否尝尝?”

时旅愣了一下,赶紧拿了一条给老人,“哪里哪里!您想吃,当然可以!”

老人接过烤鱼,也不怕烫,就吃了起来,只是咬上一口,神色就变得陶醉,“如此独特的香味,不仅没有丝毫鱼腥味,而且没有烧烤的油腻,明明是烤鱼,肉质却极为细腻鲜嫩,酸甜辛辣的味道回荡在嘴里,真是难以形容的奇妙味道。光光香气已让人难以抵御,烤鱼就更加无法抗拒!”

时旅听到老人的赞美,心里也是高兴,对于一个厨师来说,对其所做美食的认可,那便是最高的赞美!

老人边吃边说:“我看两位小友也不是特意来这里烧烤的,应该是临时起意,所以应该是没有准备调味料的,但烤鱼却做得如此美味,让我好生好奇啊!”

“老人家好眼光!我是用了……”时旅正要说明的时候,被老人打断,“你先别说,让老夫猜猜看!”

漫漫对老人不请自来的行为感到不满,低声念叨:“哼!来路不明,吃着我们的东西,还口出狂言,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猜出!”

老人咬了一大口,细细品味,然后说:“我猜这紫色的酱汁应该是杨梅汁!用杨梅汁替代油、醋、糖,妙啊!”

“嗯,这种辛辣气味应该是沙姜,这种特殊的辣味应该是砂仁,这些绿色如葱花的应该是韭兰!不知老夫是否猜对?”

老人越说,时旅就越是惊讶,竟然无一遗漏!漫漫也目瞪口呆,这仙风道骨却来讨要烤鱼的老人,看来真的是高人呐!

时旅惊讶归惊讶,没忘回答,“没错!都说对了!对了,我叫时旅,这位是我妹妹,叫时漫漫,不知老人家怎么称呼?”

老人哈哈大笑,摆摆手说道:“不过一山野之人罢了,老夫久居山林,早已忘了姓名,你们可以叫我山老!”

隐于山中,与山水鸟兽相伴,不知岁月几何,忘却了姓名,这又是何等逍遥!

时旅被山老的出尘气度所折服,不知不觉中更觉亲近,“山老,您真是敏锐啊!如此就判断出烤鱼用料了,小子佩服!”

“老夫先前说了,久居山林,不免就对山中食物有些熟悉,猜到了也不算什么。”老人抚须笑道,“倒是小友的手艺让我垂涎三尺,缺少调料亦能用山中野植替代,这种能力可不多见!不过烤鱼虽然好吃,但是并非完美无缺啊!”

时旅汗颜,“看来山老也尝出来了,其他的调味料都可以找来,但唯独盐是没法替代的。”

老人笑道:“身处淡水山林,盐确是难以解决的难题。不过,你且看看这个!”

说着,将一个莹绿竹筒递给时旅,时旅一打开,便有一股竹子的清香溢出,里面堆积无数如紫水晶般的颗粒。

时旅倒出一点到手上,晶莹剔透的美从内而外散发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梦幻般的紫色光芒。

漫漫兴奋问道:“这是什么,好美啊!好像紫水晶!”

时旅也是惊讶山老竟有这种东西,解释道:“这是竹盐!”

漫漫疑惑,“竹盐?牙膏那种的竹盐?”

听到漫漫将其与竹盐牙膏关联,时旅和山老都哑然失笑。

时旅继续解释道:“这不是普通的竹盐,是竹盐中的至尊——紫竹盐!”

漫漫又听到了从没听过的名词,疑惑念叨:“紫竹盐?”

“竹盐,是将盐装入青竹中,两端以黄土封口,经高温煅烧后提炼出来的物质。”

“与普通竹盐不同,紫竹盐制作要求极为严谨!”

“第一:所用的盐必须是天然日晒盐!”

“第二:所用竹筒必须是生长三年以上,且直径不得超过7cm,如果直径超过7cm,竹子中的水分很难溶入盐里,品质就得不到保障。”

“第三:煅烧所用的燃料必须是松木!”

“第四:封筒和用来煅烧的窑也必须是天然黄土!”

“第五:必须是九次煅烧!大概经过10小时,能得到第一次煅烧的竹盐。竹子烧尽后,只留下了盐,经过煅烧竹子的水分已经渗透进了盐分里,此时的竹盐成了盐棒形状。然后把第一次煅烧的竹盐粉碎,再放进竹筒里烧。这样的过程反复八次,到第九次烤制时往火中洒进松脂将温度调到最高限度时,盐将变成液体状,经过了九次煅烧以后竹盐的功效能得到最佳的体现。”

“通常见到的竹盐呈灰白色,显然不是经过九次煅烧,一般灰白色的竹盐在1350c至1500c下煅烧后,才可以得到呈现紫色光芒的竹盐——紫竹盐!”

漫漫已然听呆,没想到这些紫水晶般的盐粒,制作起来竟这么复杂!

山老抚掌赞道:“不错!小友不仅厨艺高超,见识也非一般人可比!”

时旅谦虚道:“您谬赞了!这紫竹盐,山老的意思是?”

山老大笑:“自然是想请小友用这些紫竹盐再烤几条鱼啊!哈哈哈!刚刚那条鱼,只是解馋罢了,要说满足,那可远远不够!”

时旅叹道:“不做作,不虚伪,山老乃是隐世真人啊!”

山老笑容更甚,“哪里是什么真人,不过活出自己的样子罢了!”

不久,一股混入了竹子清香的奇异香味,在水库边萦绕不散,山老与时旅兄妹两,吃着味道无懈可击的梅汁烤鱼,敲开番薯厚厚的泥壳,再咬着酸甜可口的杨梅,吃得尽兴,聊得尽兴,仿佛不存在任何隔阂。

白云水库湖面,山老与兄妹两告别,转身踏上竹筏,在漫天白云下,随着水波消逝,一曲“人间哪得几回闻”的天籁回荡在这片天空久久不绝……

等到山老离去,时旅怅然若失,这若仙人下凡般突然出现,又若登仙归去般消失无踪的老人,终归与自己相隔甚远。

收拾好东西,时旅和漫漫下山,却不禁想起那位仿若谪仙的山老,一个人的人生该波澜壮阔到何等地步,才能如他这般甘于无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