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食狂想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十一章 美食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可惜天不遂人愿,时旅从小被人起的外号都是……和驴有关的!

死驴、倔驴、毛驴、野驴、懒驴……时旅欲哭无泪地想到,这都什么啊!

赶紧晃晃头,将奇怪的念头散去,幻想着自己成为美食家后能有什么样的诨名。

旅者时旅?不错,就是太平庸了点。

太白时旅?额……借用刀名不好吧。

白衣圣手时旅!这个厉害!

……

沈林打断时旅的遐想连篇,说道:“绵长的中华历史,出现过的美食家,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你能否说出一个来?”

古代美食家?

时旅想了一下,想到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美食家,脱口而出:“苏东坡!”

沈林点头称是,“说出理由。”

时旅回忆了一下苏轼的生平介绍,整理一下语言,说道:“因为他发明过一味至今广受欢迎的佳肴:东坡肉!还写有一首著名的诗,《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诗其一云: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沈林极为赞赏,“小旅说得不错,苏轼他不仅爱吃肉,还爱吃鱼,尤其喜食河豚,从中可见他的勇气!我再说点你不知道的苏轼。”

“苏轼晚年兴趣转向素食,主要食用蔬菜、水果。在gdhn期间,遍尝南国各种水果,杨梅、芦柑、荔枝、龙眼、橄榄、槟榔,他没有一样不喜欢的。这当中,尤其喜欢荔枝,还有‘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名句长留天地间。此外,苏轼晚年还曾着意于汤菜的研制。”

时旅只知苏轼的东坡肉与河豚,不知他晚年喜食素食,不由对沈林的学识渊博大为佩服。

沈林接着说了一个人名,魏武帝曹孟德!

时旅惊愕,曹操不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吗?怎么会是美食家?

沈林看到小旅惊讶的神色,微觉有趣,笑着解释道:“世人皆言曹操是奸臣,见识稍微深入者,或誉之为能臣;读过文学史的人,都知道曹操是诗人;由诗歌而得知,曹操对于酒文化颇有心得,写出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类的名句。殊不知,曹操还曾经下功夫研究过烹饪艺术。”

“根据汪师韩《文选理学权舆》所言,《文选》注所引群书中有魏武《四时食制》,都是讲鱼的产地和食用方法的。一共讲到了十四种鱼。很显然,曹操是一个特别爱吃鱼的美食家!”

时旅认真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有幸遇到沈大叔,不仅助我跨过难关,而且不吝解惑,是为师者!”

沈林欣慰大笑,“既然尊我为师,那我就托大,借用韩愈《师说》一文: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告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时旅笑道:“大叔,这个我也会背!高中学过。”

沈林大笑:“哈哈哈!我是想告诉你,每个人都会有疑惑,不管老少、贵贱、贫富,只要能解惑,都可为师!你以后一定会遇到许多师者,希望你能虚心求教,不断提升自己。”

时旅正色:“谨受教!”

……

就在两人相谈甚欢的时候,时间悄悄走到了下午五点,动车到了杭州东站。

两人出了车站,沈林交还太白刀,勉励时旅一番后就此别过。

时旅摸摸空空如也的肚子,本想邀请沈林大叔一起就餐,但想到他身为大厨,携带厨具来到杭州,肯定有要紧事,虽极为不舍,但也没多做挽留。

杭州啊,刚走半个月就又回来了,这里自己生活了将近四年,也算是半个家乡了。(时旅就读杭州传媒学院摄影专业)

本想省点钱乘坐地铁一号线前往西湖边上,但……万恶的安检打消了念头,只好乘坐出租车。

过了半个小时,时旅就来到了繁华的xh区域,找了一家特色客栈式宾馆入住,客栈有个好听的名字:一线牵。

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一线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