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赴一场心灵之旅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二十五、 无心插柳柳成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1.移情(transference)引发后遗症

自节从美国来的团队,大部分团员包括指导教授,逗留半年后都离开了。唯有自节,继续留在医院完成他一年的临床实习。这一年期间,自节除了在医院接见病人之余,也到临近的大学授课。

他同时也是很多非政府组织,学校和团体的红人,经常被邀请出席当讲座和培训课程的讲师。他总是能够深入浅出地把精神疾病讲解清楚,努力消除人们对精神疾病常有的错误观念,打破人们对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加上他为人风趣,讲座时内容生动,所以每一次的演讲都座无虚席,是炙手可热的讲员。

出院后,凯琳继续到医院的精神科门诊部接受治疗。她埋藏心里面不为人知的秘密,尘封多年的伤痛,在心理谘商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向她的精神科医生,沈自节医生透露。凯琳成长过程中,从来就没有一个人愿意听她诉说,没有一个人知道她那么多的事情,那么的了解她。她感觉到自己在每一次的心理谘商过后,跟这一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沈医生,好像又多越靠近了些。从每一个星期一次的复诊到每两个星期一次的复诊,他们在半年内见面“聊天”的次数大概有20次那么多。

不知道打从那一个时候开始,凯琳的生活里最期待的就是复诊的日子。

每当要去复诊,凯琳都会刻意将自己好好妆扮一番。她会在前一天到理发室,弄个好发型。复诊当天会细心化妆,抹上贵重的香水,然后才到医院去见沈医生。一旦给她知道沈医生将要在不同的地方给讲座,授课,只要是公开给大众的,她都一定报名参加。一次,两次,可能无法觉察的出来,次数多了,自节知道他要出问题了,必须要正视这件事。这半年来,为了讨好医生,凯琳努力的改善自己,听从按照医生所吩咐的去做。结果是,她的进展良好,可以逐渐减少药量。

“陈太太,你进展的很好,看来你不必每两个星期来医院复诊了,可以改做一个月一次。”自节小心翼翼的选择说话的字眼,免得令凯琳加深幻想。他刻意不用凯琳的称呼,而是用陈太太;一般上医生会说‘不必来见我’,他却很慎重的说‘来医院复诊’。可是凯琳立刻抗议,“叫我凯琳吧,这样比较亲切。”她的眼睛炯炯有神,闪烁着满载的喜悦。

“不,还是称呼你陈太太比较合宜。陈太太,我会开一个月的药物给你。”说着,把填了一个月后日期的预约卡递给凯琳,“这是下一次的复诊日期。”

凯琳接过预约卡,看看日期,脸色突然沉了下来,虽然有不悦之色,却可以马上变脸,爹声爹气地说,“sam,我这几天突然感到不舒服,晚上常失眠,不见得有好转啊。”心里打了个突,自节立刻纠正她,“陈太太,你还是称呼我沈医生比较好。自从你恢复意识到现在的六个月中,你的状态稳定持续改善。经过我们小心的诊断,你的复诊期可以延长为一个月一次了,同时我们也开始为你减少药量。”语气变得严厉和强硬起来。跟平日风趣幽默,调皮鬼怪的自节格格不入。可自节知道事态严重,无论如何,今天是一定要把这个界限(boundary)给划清楚,不能够让她再这样下去。

“可是,我。。。”凯琳还想要想一些藉口,玩一些心理把戏和烟幕(games,smokescreens)。三个月在病榻上,每一天听着自节给自己说故事,凯琳对这一把声音已经产生好感了。她竟然也跟故事里的国王一样,对着这个讲故事的人,日久生情。苏醒过来之后,复诊时继续的在诊疗室中分享着自己的内心话,凯琳早就离不开这个医生了,又怎么愿意终止治疗。个案对治疗师产生的异样情感,绝对不可以小觑。

面对当事人用不同的方式来“留住心理谘商辅导师”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面质(confrontation)和挑战(challenge)当事人。除此之外,自节还需要跟凯琳当面对质,讲清楚目前两个人的关系。

自节举起右手,做出阻止对方继续说话的举动,“陈太太,有件事我需要跟你搞清楚。”

凯琳瞪大眼睛,看着自节,一脸无知的说,“是。”

“我发现最近几次你来复诊,你都跟往常不太一样。”

“是吗?有什么不一样?”凯琳以为甜美的笑容,在自节的眼中变得诡异阴森。不自觉地打了寒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