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赴一场心灵之旅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二十五、 无心插柳柳成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最近几次复诊,你似乎刻意妆扮自己,而且你跟我说话时候的态度,令我觉得不太舒服。是否我们之间有什么误会,今天我们必须就这件事情说清楚。”

“有吗?有不同吗?不会啊,怎么我不觉得。”否认着。

“陈太太,在心理谘商辅导的过程中,作为治疗师的会使用不同的辅导技巧来了解当事人。治疗师的专业训练会让当事人感觉到自己被完全接纳,被理解,被同理,感觉非常良好。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被人如此深入了解过,所以会对治疗师产生好感。”

凯琳依然对着自节甜甜地在傻笑,一幅情窦初开,堕入爱河的少女一般模样。这态度令自节浑身不舒服,却必须继续专业地,冷静地处理这不健康的治疗关系,“陈太太,恕我说话直接,我发现你最近好像对我产生了不该有的好感。我希望你明白,很多接受心理治疗的当事人都会出现这种状况。这些良好感觉是因为被了解,被同理和无条件接纳后产生的。大部分人的生活当中,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更不用说知己了。不难理解,为什么当事人会对心理治疗师产生情感,因为每一次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都会对当事人那么的专注,留心倾听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花尽心思去理解自己。就算是最亲的配偶,也未必会如此对待自己。可是,这是作为治疗师的我们的职分。对当事人的专注和理解是为了把心理治疗做的更好。我很抱歉,让陈太太你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产生着不健康,不合宜的情感。”

凯琳一面听着自节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细心琢磨着。她好像似懂非懂。就不知道这是她的自我防卫出现否认(denial)呢,还是她有意做选择性聆听,只听自己想听到的。

一个曾经受过深度伤害的人,又经常用逃避,抽离来应对不愉快事件的凯琳,当她稍微觉得有“危机”出现,防卫机制立马启动保护自己。自刚才从自节手中接过复诊预约卡的那一刹那变脸间,凯琳的自我防卫机制就已经启动了。接下来自节所说的一切内容,对凯琳来说,有时似乎是沈医生对着“他的病人”在训话;有时内容如果是凯琳想听的,她可以又切换成自节的讲话对象是自己。更糟的是,有些内容是凯琳不想听的,她竟然有本事扭曲变成“沈医生可能因为我是已婚者,为了保护我,他不愿意公开我们之间的关系,所以他才这样讲!”这是自节万万没有想到的。

但凡技术超高的人,他们都总有过当菜鸟,后菜鸟,失手,错判的时候。这一宗是自节初涉心理谘商辅导中,最令他感到挫败、无助的个案。本以为已经将情况讲明白,说清楚,凯琳似乎也很懂事的表示愿意配合。他又怎么会知道,这时候的凯琳是在敷衍着他呢?这样懂事只不过是因为她不想破坏这个关系,她更加不想沈医生对她生厌。所以嘛,她就假扮了解接纳囖。

在自节回美国前,为了安全起见,凯琳最后几次的复诊,自节都会邀请另外一名精神科医生一同看诊。然后自然转接,把凯琳转介了给接手的医生。自节回到美国,花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完成论文和所有博士学位需要的学分。他,也把凯琳的这一件事情给忘了。

2.谈一场没有对象的爱情

自节离开医院回到美国,凯琳对自节的好感未减之余,却日益倍增。如同疯狂粉丝和影迷一样,她终日在网路世界里寻索任何有关自节的消息,追踪他的行踪。无论是大学的网页,个人微博,面书等,她都无时无刻在守着消息。生活中,凯琳的表现跟一般人无异,生活自理能力回复,态度与常人一样。所以老公陈达成并没有觉察到什么异样。唯一的改变就是,凯琳不再愿意与老公同房。一开始陈达成以为是因为流产,造成凯琳的心理阴影,害怕再怀孕。没有想到出院后的第三年,凯琳单方面申请离婚。不管陈达成怎样极力反对,她仍然一意孤行。

没有一个人会想象得到,凯琳离婚的原因是因为自节。

又有谁会想象得到,凯琳这几年一直在幻想(delusion),在自己脑海里,跟一个自己虚构的自节在谈恋爱。她谬误的相信自节不敢承认跟自己的恋情,其实是为了保护她,免得别人说她不忠,所以才疏远自己。一个这样好的男人,她觉得自己必须为他付出,自己需要为自节做些什么,所以毅然决定跟丈夫离婚,不可以继续再难为自节了。

所有的这一切,自节完全不知情,直到他回国后在一次的演说会中再次碰见凯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