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香行作者:魏香音
第25节
太子赵昀,还真是一个刚硬有余而怀柔不足的人。这才激了他两句,就立刻冲着群臣放了一通。
不过如此,倒也容易摆布,或许以后的日子,也不见得会有多么难熬。
训完了前来享祠参拜的群臣,太子自己似乎也颇为满意,于是下令开祭。
享祠之内顿时香烟袅袅、经声阵阵。如此这般折腾一遍之后,也就算是走完了过场。
惦记着丽正殿里尚有一堆奏折未阅,赵昀早早儿地摆驾回了宫。剩下陆幽一人,独自面对满院的群臣。
他也知道,这里头很多的人,其实就是冲着他来的。
容貌酷似宣王的美貌宦官,一夜之间蒙恩承宠成为内侍少监,如今更是站在了当朝太子的身后——任谁都会对这个横空出世的少年心存好奇。
陆幽却不着急。
此时此刻,他穿着御赐的紫袍,立在庭院中火红的枫树下面,等着一个从刚才就不断注视着他的人朝这边走过来。
杨荣如——多年以前,出卖了叶锴全、导致叶家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昔日的工部侍郎,如今已经右迁工部尚书。陆幽略微做过一些调查,知道此人在朝中并无建树,依旧以溜须拍马、结党营派为乐事,这些日子更是抱紧了太子的大腿不松手。
陆幽心中虽然厌恶,但由于杨荣如的品阶名义上要高出一些,他表面上依旧滴水不漏,笑吟吟地面对。
那杨荣如自然不知眼前这位少监就是昔日叶家子弟,只把他当做宫里头的红人儿来看待。
只见一个四十好几的朝廷要员,弓着身子,满脸堆笑地讨好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这场面不免可笑。
陆幽假意敷衍着,收下了杨荣如送来的礼物,又应付一阵才将人支走。然而紧接着,又有别的人挤到了他身旁……
祠堂里约有三十余名官员,几乎每一个都来同陆幽交谈。等到全都轮过一遍,已过去一个多时辰。
午后的天空再度阴郁下来,北风一阵紧过一阵,似乎又要落雪。养尊处优的过客们匆匆散去,享祠里也重新变得冷清。
陆幽却不急着回宫。他独自一人在祠堂后院中踱步,借着这一片静谧清寒,思索一些无人可以参详的心事。
与戚云初的那番对谈已经过去好些日子。一时的错愕与失落,早就重归于冷静,而剩下的心结,反倒没那么容易解开。
唐瑞郎,这个表面上总是谈笑风生,主动又温柔的人,果然藏着一番别样的心事。而他对于自己的这段感情,究竟算是真还是假……实在是说不清,道不明。
也罢,反正这段时间他也在忙着应考,那就等他考完之后,再坐下来好好地厘清一切罢。
逃避总归比解决问题更容易。思及至此,陆幽便将注意力转移,去看周遭的景色。
朱阁青楼、丹楹刻桷——平心而论,这里的确是一幢好宅。然而赵阳生前风评不佳,恐怕过了今日,这里就再不会有什么人过来拜祭。
看多了宫中的雕栏画栋,这皇城之外的宅邸更显得亲切。自然而然地,这么多年来陆幽头一遭思念起了与父母、姐姐住过的那个“家”。
崇仁坊距离此处倒也不远,既然不急于回宫,过去瞧瞧也无不可。
陆幽遣走了随他出宫的小宦官,撑好伞,正准备独自一人往北边走。刚刚推门而出,就看见刚刚开始纷飞的细雪之中,有一人骑着青骢骏马,踽踽行来。
“还好被我给赶上了!”
唐瑞郎一口气跑到享祠跟前,落了马,赶紧躲到陆幽的伞下。
“这鬼天气,怎么说下雪就下雪。外头冷,咱们还是先进去说话。”
不由分说地,就推着陆幽重新回到门里面。
刚才还在念想的人,一下子站到了自己面前,陆幽不免有些愕然。然而唐瑞郎却不留给他胡思乱想的余地,随手推开了一间虚掩的耳房,拉着陆幽一起跌进了黑咕隆咚的屋子里。
陆幽慌忙想要起身,却被压住了就地滚做一堆,咬着嘴唇咂着舌头,谁也不愿意输给谁。
许久之后,陆幽终于勉强推开了压在身上的唐瑞郎。
“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唐瑞郎这才支着手坐到一旁:“刚才有两个当官的跑到我家去了,听他们在向我爹汇报什么宣王享祠的事,我稍微留了点心,就听见他们提到了你。”
陆幽的心随之紧了一紧:“他们说我什么?”
“他们说你看起来很受太子的器重,而且进退举止也不似凡夫俗子,应该可以试着拉拢一下。”
说到这里,唐瑞郎停顿了一下,眼神有些复杂:“说这些话的其中一人,就是杨荣如。你今天和他见过面了?”
“不止是见过,还谈了一阵子。”陆幽反问他,“怎么?”
“……他说,你对他似乎颇有好感。”
说完这句话,唐瑞郎自己都笑起来:“真是个大睁眼瞎。”
陆幽不以为意:“难道不是我的演技了得?”
“是了得,可我不喜欢。”唐瑞郎叹了一口气:“因为戏演得越好,你就把自己藏得越深,也就越来越不开心。”
陆幽嗤笑一声,偏着脑袋来看他。
“你这个人真的很矛盾!还记得当初端阳节在雀华池边上,你说我不明白什么是‘过刚易折’,说我爹‘不明白这朝堂上的处世之道’,可如今我都弄明白了,你倒又不喜欢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
唐瑞郎连连搔着头发:“我的意思是,你懂得伪装保护自己,这自然是一桩好事,可这并不妨碍我心疼你啊……还有,我那么久以前说过的话,你都还记在心里。就冲这一点,你说什么都是对的!”
“哼,油嘴滑舌。”
陆幽嘴上反击,心中冷不丁地回想起自己与戚云初的那番对谈,顿时又有些怏怏不乐。
他本能地想要开口询问,可又转念想到事情万一牵扯开去,影响到瑞郎的心绪,以至耽误他应试的发挥,便又抿了抿嘴唇,硬生生地暂时搁置到一边去了此时又听唐瑞郎道:“我已经通过了弘文馆的考试。不过嘛,这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十日之后就是春闱之试,成败在此一举。”
陆幽故意寒碜道:“堂堂尚书右仆射之子,难道还担心名落孙山?”
“落榜自然是不可能的,但若想要出些风头,却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唐瑞郎的眼中,带着认真时独有的光彩:“我知道别人怎么看我。即便真正金榜题名,恐怕也会招来蜚短流长。但我还是要做,只为证明自己……还有你,至少你是懂我的,我希望你也能为我感到自豪。”
“你的才华,这些年来,我自然最清楚不过。”
陆幽点点头,两个人就这样在漆黑的耳房里坐了一会儿,终于感觉到寒意袭来。陆幽重新走出门去,撑开雨伞回过头来看着唐瑞郎。
“我现在打算回崇仁坊的老宅去看看,你若无事,便回去温书。”
唐瑞郎也跟着走了过来:“我是无事,可我要温的,不是书,而是你。”
说话间,头上的雪片已经大如鹅毛。唐瑞郎出门将马匹牵来,陆幽跟着坐到鞍前。两人共擎一伞、共乘一骑,在漫漫纷飞的白雪中,寂寂无人的街道上,缓缓向着北边行去。
第99章闻说鸡鸣见日升
到了崇仁坊外,唐瑞郎稍稍勒住缰绳,脱下自己的银狐斗篷为陆幽披上,还将兜帽压得严严实实。
陆幽知道他心中所想,轻轻摇头:“这里没人认得出我。时隔多年,况且我也没在这里住多久。”
唐瑞郎却一意孤行:“那也不成。这坊里多恶少,你长得好看,一定会惹麻烦。”
陆幽知道他明明是在胡说,却拗不过,也就老实披住了。两个人这才穿过坊门,来到坊内十字街上。
往东走了一阵儿,首先看见的,还是那株高出墙来的巍巍柏树。
然而毕竟过去了三年光阴,眼前的叶府早已不再是陆幽记忆中的模样。
只见大门歪歪斜斜,几近倾颓;瓦顶参差不齐、衰草丛生;游墙的下部染满了褐黄色泥浆,墙根被杂草侵蚀,明显可见好几处裂隙……
看着看着,陆幽只觉心头越来越酸涩。他急忙自我安慰,年久失修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然而就在这时,却听一声嘹亮的啼声,从院墙之中传了出来。
“鸡?”唐瑞郎毕竟是见多识广的官宦子弟,“是斗鸡!”
两个人将马系在路边,走进院墙边的小弄堂。只见当年被叶佐兰用来垫脚的那只大水缸居然还在原地,于是依旧踩上去朝墙里头张望。
“这、这是……”
眼前的景象令陆幽的瞳孔猛烈收缩。
原本清幽雅致的花园里万物凋零。池塘的黑水上飘着一层厚厚的枯叶。稍远处的房舍则好像是被人闯入过,敞开着黑黢黢的大口。
但这些都不值得惊讶。
惊讶的是,满地堆积的稻草和鸡笼。遍地斑驳的鸡粪,还有不知作何用途的沙坑。
还是唐瑞郎一语道破:“这里……莫非是鸡舍?”
就像在肯定这个猜测,远处的屋舍里再度传出了几声嘹亮的啼鸣。
一直怔忡的陆幽,像是被这几声鸡叫唤回了心神,只见他扒住瓦片的双手慢慢攥紧,而后用力一撑,竟是想要翻过墙去。
“别!”
唐瑞郎赶紧按住他:“屋子里头恐怕还有养鸡人。这么贸然闯进去,要是碰上了反而不好解释。咱们先找人问问去。”
说着,勾住陆幽的腰,硬是将他从水缸上抱下来,又半拖半拽地将他拉到附近的一座茶馆里。
他们要了僻静的座位,点完茶点,又趁着小二来倒水的时候,将人叫住询问。
“哦,您说得是那边的叶府啊,打前年起就成了鸡舍啦!说是朝廷里一位姓丁的侍郎喜好斗鸡,听说这主人家犯过事儿的宅子戾气重,养出来的斗鸡也格外凶,这不?就把宅子给占上喽!赶巧现在天冷闻不见鸡屎臭,可那些斗鸡吵闹起来,就连隔壁的平康坊都能听得见!”
姓丁的侍郎……当年参与弹劾叶家的那个丁郁成?!
陆幽心里“腾”地一下,只觉得一股热气直往头上冒。捏着茶杯的手也开始发抖。
唐瑞郎暗暗地将手搭在他的腿上,示意他稍安勿躁,又问那伙计:“这院子不是被查封了吗?怎的还能被别人占了去?”
“罚没?听说是充归国库了,但是你说皇上要这么座破宅子有什么意思,还不是随手赏赐给了宠臣?就是那个胜业坊的唐大人啊,又转手被那个姓丁的借了去。”
又是唐权!
陆幽的眼睛简直就能够喷出火来,他狠狠地瞪着唐瑞郎,而唐瑞郎自然也尴尬不已,连忙打发走了小二。
“这事我真的不知道!”
他苦着脸,一口喝干了杯中水,将杯子往桌上一敲:“我让那个姓傅的把宅子吐出来,现在马上!”
“不必了。”
陆幽脸色虽然依旧难看,但是却摇了摇头:“我知道这件事与你没有关系,也不必费这个心。我暂时也不需要这幢宅邸,万一让你爹起疑,反而麻烦。”
“……好。”
唐瑞郎似乎有话要说,他轻轻握住了陆幽的手:“佐兰,傅正怀还有杨荣如他们,由我来替你们收拾。你只需安安心心地在宫里头待着,不要脏了自己的手。”
“……你放心,我自有分寸。”
陆幽盯着唐瑞郎的手背看了一阵子,然后轻轻地抽走了自己的手。
“你明白就好。”
唐瑞郎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伸手结了账,又试探地问他:“既然都出来了,那不如再陪我去个地方?”
“哪里?”
“安兴坊,文昌庙。”
唐瑞郎轻轻摇晃着陆幽的胳膊:“听说赴京赶考的举子们都去那里烧香,特别灵验。”
陆幽想想彼此好不容易才见一次面,就此分开的确有些心有不甘,便点头应了下来。
两个人依旧上了马,往东北方向行走。不多时就到了安兴坊的十字街上。
天上的雪纷纷扬扬,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然而越往东走,街头就越发热闹起来。
到至文昌庙前,只见万头攒动,俱是赶来上香的应试举子。几个庙祝站在门外分发祭神用的纸钱;门里头腾起的香烟高过山墙,在灰蒙蒙的半空中飘来荡去。
二人将马匹寄在一旁的客栈里,顺着人流往庙前走。很快就只看见四面八方全都是人,不要命似地,全都冲着当中一座窄窄的山门挤去。
他们一个是养尊处优的世家公子,另一个则在宫中生活,何曾见识过如此喧嚣芜杂的景象?唐瑞郎心道不妙,赶紧想要拽住陆幽的胳膊,然而两人已被人群冲开,很快就彼此看不见了。
好在文昌庙倒也不大,稍微挤了两步,又在正殿后面的花园里重逢。
趁着众人都忙于上香,陆幽赶紧找了树旁一块大石头坐下,也顾不得什么雅不雅的,脱下鞋子揉着脚。
“你挑得什么好地方,看我的鞋都被踩烂了,里头都是雪水。”
唐瑞郎忙凑过来,从衣袖中抽出帕巾裹住陆幽的裸足,又包在掌中焐热。
“千算万算,我却忘了今天可是黄道吉日,怪不得如此多人……听说今年省试的举子有将近六千人,乃是本朝开国以来最为庞大的一次。今日一看,只怕是连贡院都坐不下呢。”
陆幽也被这数字吓到:“我爹入仕那年,省试者为三千四百五十六人。如此多的人,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这倒也不难理解啊,眼下朝廷里光是流内1官就超过了两万名,每年入流的新官亦有两千余人,而流外的吏员更是不知凡几。期间种种,不乏贪赃枉法、穷奢极欲之辈。那些百姓看在眼里,自然以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该种田的、该行商的、该打渔捕猎的,都削尖了脑袋想把书来读,人不多才怪呢。”
听着瑞郎的话,陆幽皱起了眉头:“这也怪不得他们。若是优伶也能得到与宰相一样的尊重,如果种田的农户也能如少府少监一般富裕,那又有谁会苦苦地来挤这一座独木桥?”
唐瑞郎低声笑道:“你说得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了。若是没了这份功利,读书人的心性也能更加纯粹,这文昌帝君也能清闲不少……只可惜,如此的清明盛世,不要说你我,只怕我们的子孙恐怕也是等不到的。”
“……”
陆幽不回话,只淡淡扫了他一眼,瑞郎自知失言,急忙将话题带开。
“现在仿佛人少了一些,我们进去上香罢。”
第100章春闱之期
重新入得文昌庙的正殿,里面依旧是熙熙攘攘,两人只能先找了个角落稍作等待。
看着周围摩肩继踵的乡贡们,陆幽不免又联想到了自己身上,顿时有些失落。但他不想坏了瑞郎的心情,迅速收拾心情,安安静静地陪着等候。
又过一会儿,神像前的蒲团终于空了出来。两个人快步走上前去,双双跪下,然后又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眼,微微红了脸。
身后隐约有人催促,他们不敢磨蹭,赶紧倒头就拜。
拜完,陆幽闭眼祷告。
“文昌帝君在上,学生陆幽祈愿瑞郎春闱大捷,从此鸿翔鸾起,尽展平生之鸿志,匡扶社稷,兼济天下。”
默念至此,他微微停顿片刻,又暗道:“还请帝君赐予学生一双慧眼,将朝堂上那些强弱多寡、神机鬼谋……还有身边人的真情假意、恩仇亲疏,尽皆看个清楚分明。”
两人各自默默祈祷完毕,起身退出正殿,直接返回客栈取了马匹。
瑞郎要送陆幽回宫,却被陆幽拒绝。
“你家在南边,而我却要往西去。再说宫门不比此处,多得是各家的眼线。你与我在一起,反倒不妥。”
他说得在理,瑞郎也不坚持,却一定要将马匹送与陆幽,让他代步回去。
“春闱之后还有殿试,金榜题名完了,更有诸多宴游繁琐讲究,推也推拖不得。我或许会有好一阵子不能来宫中见你,若遇急事就托人传书,反正你现在是堂堂内侍少监,做事不必遮遮掩掩。”
“知道了,啰嗦。”
陆幽小声嘟囔,紧接着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却又欲言又止。
唐瑞郎体贴地追问:“怎么了?”
“……没什么,比不上你眼前最重要的大事。”
陆幽故意岔开话题,又将瑞郎刚才披到自己身上的斗篷还他:“你自己别着凉了,回头考得不好,岂不是白白叫人看了笑话?”
“怎么,莫非你还不信我的本事?”
瑞郎眼珠子一转,突然道:“那若是我考得好了,佐兰你可有什么奖励?”
你堂堂一个世家公子,难道还稀罕我的奖励?
陆幽本想回他一个嗤笑,然而心念一动,却红了脸颊:“你若高中……那我听凭你处置便是。”
这下换做唐瑞郎发愣了。
陆幽自然没放过这个揶揄他的机会:“怎么,不满意?”
“满意、满意,自然是不能更满意了。”
唐瑞郎这才回过神来:“……我刚才以为自己冻得糊涂了。这么说起来,你是不是得先治治你那一摸就痛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