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王作者:管杀不管填
第163章
此外,第302章的各种粮食,大麦、黑麦、小麦,玉米、土豆、牲畜等等,仅能满足五分之一法国士兵的需求。另外,尚有4万多士兵与近2万牲畜(战马与驮马),就只能依靠西班牙境内的粮草补给车队。
于是,从马德里、萨拉卡曼,到罗德里戈要塞,直指萨布科北麓的补给交通线,成为数万法国士兵的交通生命线。这条长达6百多公里的道路,漫长而脆弱。沿途之上,处处山岭起伏,道路崎岖不平,就连轻装士兵都深感行进艰难,更何况笨重缓慢的辎重车队。
在葡萄牙战事的期初阶段,威灵顿将军的一名部下,负责独立指挥作战的葡萄牙游击队指挥官,特兰特上校(英籍葡萄牙人)极少对精锐的马塞纳军团采取正面攻势。他和他的游击队像牧羊人一样紧紧跟在法国军队的后面,偶尔的从侧后翼给敌人制造小麻烦,始终不打算冒不必要的战斗风险,只是待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之外,捞取零散法军的便宜。
一旦,法国军队反应过来,进行围追堵截时,特兰特上校和他部队就会像灵活的土拨鼠一般,个个化整为零,躲进崇山峻岭,凭借当地人天然的地理优势,与法国入侵者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尽情的兜圈子,直到筋疲力尽的法军士兵不得不重新退回大路与关隘驻防。
除了沿途不停的骚扰法军外,葡萄牙游击队还负责“清理”不愿搬家的当地居民。包括抢走农民们的粮食与牲畜,焚毁谷仓,污染水源,甚至还以叛国罪的名义枪决敢于反抗征粮队的葡萄牙同胞。当然,这些残暴罪行最终都归结在法国军队的头上,与正义的联军无关。
在法军主力与联军部队对峙于萨布科时,向来奉行独立作战的特兰特上校逐渐将目光转移到法国人的辎重车队上。从8月末开始,短短的三周之内,葡萄牙游击队在特兰特上校的率领下,连续作战10余次,他们在山地丛林间顺利伏击了至少8支法军辎重队,打死打伤上千名法国士兵(辎重兵),成功夺走或是大肆焚毁了大批粮食与军需。
然而,随着大批法国援军从西班牙境内调往葡萄牙战场,马塞纳元帅随即派遣更多的正规军参与到护送辎重车队,以保护自己军团的生命交通线,使得葡萄牙游击队的破交战术变得异常艰难,特兰特上校等人还屡次落入法国军队精心设计的伏击圈,部队损失惨重。特兰特上校指挥的葡萄牙游击队一度从1万多人锐减到不足4千人。
此消彼长。等到葡西边境的法国驻军被大量调往葡萄牙战场后,已经沉寂多时的,由迪亚斯准将与桑切斯上校联合指挥的西班牙游击队,继而重新活跃起来,他们昼夜不停的滋扰罗德里戈要塞外围一带的少量法国军队,伏击进出要塞的法军辎重车队,甚至还成功俘获了一名法国将军,一扫采石镇之战后带给西班牙抵抗派军队的阴霾晦气。
特兰特上校得知上述情况后,迅速派人与西班牙游击队的指挥官,迪亚斯准将取得联系,请求联合作战。很快,桑切斯上校率领一支由1万士兵组成的西班牙游击队,秘密潜入葡萄牙边境线,他们与特兰特上校指挥的4千人的葡萄牙游击队相互配合,合计总兵力达到1。4万人。而此时,马塞纳元帅误以为自己身后的葡萄牙游击队仅有4千人不到。
1810年9月15日,特兰特上校与桑切斯上校获悉,一支庞大的法国辎重队正从西葡边境驶往萨布科,这支车队运载粮秣与弹药的大车数量多达400辆,为保证道路旅途的安全,约有两千法国正规军与同样数量的荷兰籍雇佣兵(马德里征集)负责这支辎重队的沿途押送。
游击队首先清扫了辎重队行军途中所要经过的各个山村,他们强令居民们无条件搬迁丛林深处,并竭力破坏道路与桥梁,这让法国侦察兵无法寻找熟悉当地路况的村民作先导,使得携带400辆大车的法国军队缓缓行进在崎岖的小路上,形同蜗牛一般的爬行速度。
此时,辎重队的法军指挥官似乎已经预感危险正向自己步步紧逼过来,他派出数位信使向马塞纳元帅发出紧急救援请求,希望司令官派出更多军队前来护送辎重车队。然而,正与内伊元帅相互怄气的马塞纳元帅却对此不以为然。在这位司令官看来,3千法国正规军足以围歼缺乏训练且士气低落的4千名葡萄牙游击队,所以根本不值得一提,也不会派出军队长途跋涉。因为这些士兵在附近乡镇忙于征集军粮,还要为马塞纳自己收敛财富与漂亮女人。
过了9月下旬,西葡联军的两位指挥官在一番商议后,决定率领1万4千名游击队员沿着埃斯特雷拉山脉层层设防,张开天罗地网,只等着法国人跳入他们预先设定好的圈套内。
9月27日,当法军辎重队快要行至瓜达镇时,遭遇在那里严阵以待的两国游击队的阻击,双方在城郊展开激战。战斗一开始,法军指挥官居然头脑发热的错误驱使战斗力不强,又极度精疲的荷兰雇佣兵担当部队先锋,向面前的敌人首先发动进攻。
很快,荷兰士兵那软弱无力的攻击遭遇失败,一些厌战的外籍雇佣兵甚至倒戈投向葡萄牙人的怀抱,这令另一头的法国军队立刻阵脚大乱,军心动荡。尽管,法军指挥官很快派出督战队勉强稳定了己方的防御阵地,并数次击退游击队的反攻,但战场主动权已彻底丧失。
到第302章节由首发,最新最火最快原创网络作品首发地!推荐阅读:
☆、正文第131章第131章威灵顿的忧虑下
萨布科的古老修道院,联军临时指挥部。[最快的更新尽在寻书吧推荐阅读:
☆、正文第132章第132章钻石、工业与女人
辛特拉山位于里斯本西面20公里之外,它是由一系列植被茂盛的狭窄山峰组成,峰顶是花岗岩。\\[最快的更新尽在四!库*书*\\]辛特拉山从里斯本一直伸到大西洋岸边,而辛特拉城就在北侧山脚下,尽享美丽迷人的地中海式气候。从11世纪开始,辛特拉山就一直属于天主教堂和葡萄牙王室的休夏胜地。众多里斯本贵族在城内和山间盖起了漂亮的别墅,同样优越的环境也吸引了富人和艺术家前来此地居住。
直到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之后,那些美轮美奂的王室宫殿、巍峨古堡与精致别墅几乎都在瞬间化为一座座瓦砾废墟。昔日倍受推崇的度假圣地,辛特拉城到处残垣断壁,尸横遍野。再到半个世纪之后的19世纪初,首都里斯本在整个国家财力的支持下,已经从大地震中恢复过来,与此同时,辛特拉的衰败景象却一直未得以根本改变。事实上,这座休夏胜地已经遭遇世人的无情遗忘。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依然会有贵族青睐于辛特拉山那迷人雅致的环境。曾经担当过葡萄牙宫廷掌玺大臣的老卡达瓦尔公爵,在1786年出资重建了位于辛特拉山中的私人城堡宫殿。整个工程前后耗时长达8年,花费了价值6千万里亚尔的黄金。就在工程完工的前一年,老公爵不幸病逝,而他的继承人,年轻的卡达瓦尔公爵成为第304章中在法属、葡属、英属的印度殖民地。每年从印度运抵欧洲的钻石在2千至5千克拉之间,威尼斯一直是全欧洲最重要的钻石加工与贸易集散地。等到1730年,巴西的钻石彻底主宰了欧洲,乃至世界的钻石交易市场。
到了18世纪末,巴西的钻石产量每年超过了5万克拉。不过,钻石产量的急速暴增,致使钻石原石的价格降低了很多。可即便如此,光彩夺目的美丽钻石依然是王公贵族与富豪商人才能享用的奢侈品。此时,英国伦敦已逐渐取代地中海的威尼斯城,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钻石贸易集散地,钻石的加工中心则位于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而通过钻石的开采与销售,短短数十年内,卡达瓦尔家族所累积的财富迅速膨胀,已经达到富可敌国的程度。
安德鲁。德赛同样喜欢这些亮光闪闪的宝石之王,或许这也是他派兵出征葡萄牙诸多原因中的一个。然而,与其他享受奢华生活的权贵富豪们不同的是,德赛很少将钻石视为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他既不会把这种世界上最坚硬、最昂贵的“石头”置于自己的王冠与权杖之上,也极少制作成为华丽无比的钻石项链、吊坠与戒指,用于讨好贵妇们的欢心。
穿越者真正需要的,是这硬度最高,拥有最高热传导率与最大压缩强度,以及很低的热膨胀率,并在化学上极为稳定的单质晶体在工业方面的重要用途。在19世纪初期,众多高硬度合金尚未大规模出现的蒸汽时代,钻石,这种采自天然的昂贵工业原料,被德赛高薪聘请的各国工程师们广泛运用于车床刀具、钻具、研磨、轴承、拉丝模、压痕器、锯片、光学精密仪器等诸多工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