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最后酿成东汉末年的董卓之患,那他可就万死难辞其咎,连三公也都要被他拉下水,晚节不保了。
赵王出京那日,皇帝因政务繁忙无暇分/身,便派了新任丞相郑宜率百官去送,谢珺自然也在其列。
昔日他跟随黄炎去雍州时,承蒙赵王慷慨,曾派出郎中令吴彰①,助他们对抗陇山山贼,又多次挫败庆阳崔氏的阴谋。
谢珺身为羽林卫的队长,和吴彰并肩作战合作多次,也算是结下了战友之谊。
何况黄炎逝世前叮嘱他,若有机会代自己向赵王道谢,他自然该把话传到。
赵王早就知道了黄炎的遭际,如今听谢珺亲口说起,愈发觉得唏嘘,感慨他生不逢时功败垂成。
趁着诸王争储超纲混乱之际,原本经黄炎游说,归附于朝廷的武威郡和西平郡迫于压力,又被雍伯余用铁腕争取了过去,仅剩金城郡还在勉力支撑。
除此之外,突厥于开春之际大肆侵扰北方边境,向中原王朝进犯。
雍伯余不愿耗费兵力去抵抗,也不想向朝廷求援,竟与突厥达成协议,只要敌军不在雍州地面劫掠,便允许其借道。
如此一来,与雍州接壤的梁州便遭殃了,边民苦不堪言,地方官员再三上书请求朝廷定夺,奈何台省政务堆积,奏疏搁置,导致多地受损严重。
雪上加霜的是,皇叔进京当时,预感到好景不长的的燕王在臣属建议下,带领家小和部众慌忙逃出了洛阳。
但他并未回到封地,而是连夜奔向南方,投靠了舅父扬州刺史王世宁。
扬州是繁华富庶地,朝廷不愿失之,何况正值多事之秋,实在无暇兼顾,只得睁只眼闭只眼,先以外患为重。
正是明白这些道理,所以皇叔绝不能在洛京久留,否则迟早有一天可能就走不了了。
他从侍卫近臣口中听过护国公幼子之名,对他的胆识颇为佩服,遂再三邀请,让他有机会去汉阳。
谢珺隶属于新任征西将军杨昌,他明白新的军事计划正在部署,他们不久将踏上前往雍州的旧路,便向赵王承诺一定会去拜访。
新朝新气象,官场变动极大,除了丞相王综受鲁王连累引咎辞职外,就连掌管宫禁的卫尉卿秦默也被撤换,接替他的是公车司马令韩崧。
而南宫卫士令陆琨则被任命为新的公车司马令,既是表彰他的拥立之功,也为了向永嘉大长公主和陆家示好。
新帝对于朝廷中无处不在的冗官现状深恶痛绝,既然哀帝将左右都候划掉了,他便也没想恢复。
但谢珺跟随他期间功劳不小,何况他与怀真交情匪浅,他便有意拉拢,于是给了他一个宣威将军的军职,让他去杨昌麾下磨炼,待有机会再加封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