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kongwen"></div><div class="readmiddle"></div>
万民夫,动辄几年的工程,那要花出去多少钱?”
“没几个钱。”
让卢念雪愁到不停皱眉的问题,在齐滺这里却只是一句轻飘飘的“没几个钱”。
卢念雪的眉毛顿时便竖了起来:“胡言乱语!”
说着,卢念雪的声音愈发严厉起来:“你现在年纪尚幼,该是好好读书的年纪。心思如此剔透,更应熟读经史写文著书以名传史册,何必妄议国策。”
眼见卢念雪的话越来越重,萧楫舟刚想打个圆场,耳边却先传来齐滺已然冷了三分的声音:“难道在下说错了吗?”
齐滺声音冷冽,话却说得十分有条理:“大梁一年的收入,折合一下约钱六百万贯,而平民百姓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收入不过两贯。就算征五十万民夫,仅农闲之时修筑洛阳宫,一人一贯钱,足以让百姓争相响应。五十万民夫,也不过五十万贯钱,不到税收的十分之一。”
没想到齐滺竟然能将大梁税收说得这样准,卢念雪一时语塞。半晌,他才说出来一句:“国库收支总不能两抵,总要留下钱财,以供来年的不时之需。”
齐滺反问:“那仓中之粮呢?”
大梁自梁景帝起,便开始大索貌阅、推行新制,使得洛阳、上党等五个大仓粮食满到无处可装。
海平六年,起义军攻陷上党,首领开上党仓振济百姓,都被上党仓里的粮食震惊到合不拢嘴。上党仓一座粮仓,就让整个并州并冀州西部、幽州南部等百万生民几年之内不愁吃穿。
若非关中一地道路不通,大量的粮食运不进来,萧楫舟也不至于在海平三年带领百姓前往洛阳就食。
然而这一举动却也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关中这个多山多水少田地、在大梁并不算富裕的地方,储备的粮食也够一千五百万百姓维持将近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