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第238章独在家乡为异客
隆祐四年,春,沧州城郊外码头。
河面之上,船只星罗棋布,一眼望去只觉密密麻麻,甚是稠密,然每条船都走着各自的航道,井然有序。
不断有停入码头的船只,靠近岸边,而岸上仓库鳞次栉比,俨然形成了一个欢闹的坊市。就依托着码头边上的生意,客栈、酒馆、药馆门前,各自扬着自家的幡。
数以万计的漕工在此处忙碌,人潮如涌。
夹在货运码头之中,还有一片仅供客船停靠的泊位。
如今在入京之前,或南下出京,都是要经停沧州一回。一是见一见大名鼎鼎的安京侯所新建的城池,二是在沧州补给,或是干脆就在沧州卖货补货,多赚一笔利润。
而从客船走出的侯应遴与旁人的心思不同,他此行竟是回乡。
他出身沧州,早在六年前考取秀才,又有学政的推举,得了贡生的身份,前往京中国子监读书。
在国子监进修了三年之后,却在隆祐二年的恩科之中,与登榜失之交臂,没能得再进一步考取举人。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本是意气风发的闯荡京城,但因为寒门出身,又无功名傍身,在京城是寸步难行。
贡生是能做官的,由吏部指派,到地方为学正、训导,或者更偏僻的地方为知县、县丞、教谕等官职,起点已经算是不错了。
可京城的贡生实在太多了,像他这种成绩不错且完学的,随便在巷口丢个砖头,没准都能砸倒一个,而他更没有人脉,这种对人名才有官职的事,根本轮不到他。
在京城混不下去的日子,最为难捱。
后来,他收到了家人的书信,得知沧州如今的情况,各行各业也都缺少人手,便颇为遗憾的回到了家乡。
在京城时,他也略有听闻,如今是安京侯岳凌主持沧州各项事宜,而且传得神乎其神,说沧州有追赶苏杭之相。
他虽然没去过苏杭,可他是从沧州出身的,亲眼见过沧州是有多困苦,怎与自古繁华的苏杭相提并论。
安京侯抗击北蛮的时候,他也在城中,在夹道欢迎安京侯得胜归来时,内心对安京侯的钦佩之情自是溢于言表。只是一地主政,夸大其词,夸耀功绩是政客的通病,因为是安京侯在此,他还只是抱有怀疑的态度。
若是在其他的地方,修个水车,就会当做修了条水渠,上报之时就是挽救千百人家,这些都是见怪不怪的官场套路了。
侯应遴以为安京侯也免不了俗,他归来,主要还是寻个差不多的营生,奉养家中高堂。
可一到码头,他都禁不住揉了揉眼,竟然真以为自己来到了苏杭。
船载绮罗,人烟稠密,和他记忆中的沧州,完全对不上号。
就算是这码头,都大了好几号,更别提从船上就能眺望到的坊市,砖石铺设过的通路一眼望不见边际,似是直通向城内的。
“船家,这是哪啊?”
“这是哪?你船票到哪就是哪啊,撞客了不成?快下船,我们还得赶着去漕运会馆歇息呢。”
“漕运会馆,又是什么东西?”
侯应遴茫然无措的被人群推着走,直到出了码头,来到坊市的大街上,他的脑中仍是一片恍惚,还没清醒过来。
家乡故土,今时今日竟如此陌生。
他记忆中,出码头到城内的距离,这路程是飞沙遍天,两边都是水淹的荒田。
而今日,两边尽是屋舍,眺望远处,稻田连畴接陇,往来尽是劳作者。
“客官,可是初到沧州?用不用小的给帮你指个路?”
斜角里钻出一少年来,着了一身粗布麻衣,虽然衣服是补丁摞着补丁,但洗得涓白,倒也有几分干净,不惹人讨厌,面上则是笑嘻嘻的讨好着。
侯应遴本想说自己是本地人,可望了望街面,眼下也与外乡人无异了。
“小哥,这沧州城往哪边走?”
在侯应遴审视着少年的同时,少年也早就将他的衣着相貌打量了一遍,书生的方巾儒袍,一眼便能看出身份。
笑着道:“瞧这位相公的打扮,也是来清风书院谋差遣的吧?”
“清风书院又是什么?”侯应遴心里纳闷的紧,当面还是与少年塞了一个铜板,“小哥若是熟知里面的情况,不如给我介绍一二。”
少年拿着铜板,欢喜收进了怀里。
他最喜欢看外地人没见识的模样,还能有赏钱领,遂侃侃而谈道:“相公此时来的正是时候。”
“如今清风书院开了第三个年头了,前年头一回乡试之后,去年开春竟有一人高中了进士老爷,当真了得。书院的名气愈发大了,往来求学求差遣的人也多着呢。”
“相公若是个秀才出身,那进门就可以当个学正,若是个贡生出身,那至少能做个直讲,当然这都是没官职的,只是书院按照国子监来设的,大家习惯这么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