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腥弥漫的战场上,有一条最恐怖,也最传奇的流言。燕国云麾将军晏长清,力大无穷,威猛无比,十七岁封正三品云麾将军,十八岁为追击进犯的北嵘军主帅浑胡氏及其余部,亲帅玄甲骑兵八百,于荒野戈壁中不眠不休直奔数百里,终将精疲力竭的胡浑氏斩余马下,俘虏五千余人。
因为太过传奇,人们便私下里传言,说这个晏将军实则是个妖怪,相貌奇丑,满脸黑毛,血盆大口,凡是见过他真面目的人,都被吓死了。所以他总是带着银面具。又因为他正好姓晏,与阎同音,人们私下里便称他为银面阎罗。
眼前这人,岂不就是?
不少人顷刻抱头鼠窜,但更多的则是丢盔弃甲,跪地高呼:
降军不杀!阎罗王饶命,阎罗王饶命!
降军不杀四个字此刻如同免死金牌,顷刻之间,北嵘士兵纷纷放弃抵抗,跪地双手捧着刀剑哭喊着:
阎罗王饶命!
阎罗王饶命!
满山遍野的饶命声颇是壮观,代表进攻号令的战鼓戛然而止,训练有素的燕国玄甲军果然停止了攻击。
北嵘军如临大赦,纷纷丢兵弃甲,齐刷刷跪倒一片。只剩下被团团围住的东云人,颇为乍眼。
玄甲军犯了难。这投降的北嵘士兵好处理,这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东云人却让他们没了办法,打不是,放也不是,只好将他们团团围住,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玄甲军的主帅身上。
晏长清纵马向前。
他在战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被团团围住的东云人,华丽的东云皇室大旗之下,那人却气定神闲不见丝毫窘迫,他看向自己的眼神,与躺在大营里欣赏舞姬的眼神没有什么两样。
每个燕军士兵都知道,燕国东部,是国力同样雄厚的东云国。燕国的国力,是祖祖辈辈的燕国人在马背上用鲜血一点点打下来的。而东云却像是老天爷偏心的恩赐。东云物产丰饶,尤其盛产可锻造天下顶级兵器的淬雪石。又地势偏远,向来远离战乱。可东云却偏偏不甘于此,赫连王族历代总是贩卖稀缺的战略资源给交战两国,是臭名昭著却又让人无法置喙的王族。
晏长清眯起眼睛,他晏长清满门忠烈,历来最瞧不起的,就是这样这仗着老天爷和祖宗恩宠,无法无天的纨绔。
可偏又,无可奈何。
燕国与东云素来井水不犯河水。虽然东云给北嵘提供兵马粮草,但是他晏长清又何尝不清楚,他麾下的兵器,战马,又有多少也来自东云?
晏长清修长的手指攥着紫衫长弓,搭箭扳指在月色下闪着寒光。狰狞的面具之下,没人知道他的心思。
半晌。
一声令下,玄甲军纷纷收起刀剑。
可赫连戎川却丝毫没有赶紧撤退的意思。他抱胸一笑:将军可一定要记得,今夜是谁救了你。
现在离得近了,他注意到晏长清战甲下露出了一段线条优美的脖颈,在大红斗篷的映衬下分外白皙。
果然,今夜就是这位赫赫有名的少年将军易容成俘虏,一把火烧了北嵘粮草大营。
真是妙计,易容得惟妙惟肖。若不是他多疑,趁其不备伸手试了试,恐怕也要被骗了。
四周的人却不明白这其中原委,不由又惊又奇。这人好大的胆子,明明是银面阎罗打算放他一马,怎么他还得寸进尺?
所向披靡的晏大将军,怎么可能需要别人去救?
一阵寒气袭来,周围人纷纷打了个哆嗦。
晏长清居高临下,冷冷地看了赫连戎川一眼,仿若未听见赫连戎川的话,转身就走。
西风起,旗飞扬,纵马踏过死透了的术兀图,墨绿镶金的燕军大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逐渐远去。
赫连戎川抬手轻轻擦掉了脸颊残余的血迹,看着那逐渐远去的挺拔的背影,嘴角扬起一抹微笑。
银面阎罗,我们还会再见的。
银面阎罗三
《燕史》:庆昭四年,燕北境有北嵘五万大军来犯,云麾将军晏长清潜入敌军大营,火烧粮草,其麾下八千玄甲军趁势突袭敌大营,俘虏万人计,射杀主帅术兀图于马下。
上大悦,亲设宴舞以贺。
直到坐下,晏长清才发觉这次的舞宴有点不同。
贺宴上多了许多穿着东云国服饰的人。晏长清一眼扫过,只觉得为首的那人颇为眼熟。定睛一看,只见那人一双茶褐色的深邃眼眸,黑发随意潇洒地拢在脑后,俊美中带着几分桀骜之气。正是东云二皇子,赫连戎川。只见他暗紫色的衣衫微敞,笔直修长的腿大大咧咧地一搭,也正毫不顾忌地朝他这边看。
怎么又是这人?
又是这样带着几分玩味的,侵略性的的眼光!
发现晏长清碰巧也在朝这边看,赫连戎川得意洋洋地抬了抬下巴,算是打招呼。
晏长清立刻冷淡地别过头去,懒得搭理。
这次与北嵘一战,虽大获全胜,但燕军也损耗颇多,归途中一路修整,颇耽误了些时日。没想到,一回来就又遇到了这人。
看来这次的舞宴不仅仅是为了庆贺胜仗,也是为了和东云谈谈淬雪石的生意。
天底下无人不知,淬雪石乃锻造上好兵器并不可少的重要材料,只要加了足够分量,用淬雪石锻造的武器无坚不摧,士兵拿在手里可以一敌十。然而这样重要的材料,放诸四海却只有东云国才有。东云国以此囤积居奇,每年只少量卖给其他各国,停止贩运也是常事。千金难求一担的淬雪石,让不善农耕的东云国成为天下最为富庶的国家。也正是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矿石,是各国不断争夺的重要战略物资。谁掌握的多,谁便拥有着更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晏长清深知,此次征战之所以耗时甚久,也与军队内兵器质量欠佳有关。若是能用淬雪石打造出更好的兵器,战争结束得会更快,伤亡也会更少。所以,作为一军统帅,晏长清比谁都渴望淬雪石。
只是这个东云王子趁火打劫的伎俩他已有所旁观,想来他们和燕国的这次往来,也并非易事。
晏长清微微颦眉。
此次舞宴规格甚高,尤其是请来了天下第一舞的丽姬来表演歌舞。当真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只是一曲舞毕,众人皆鼓掌以示精彩,唯赫连戎川却神色如常,修长的手指自顾自把玩着白玉酒杯,似是不以为然。
一旁最是古板奉守礼道的大臣看不惯了,胡子一抖,话里带了责备:怎么,王子殿下不喜欢我朝的歌舞?
赫连戎川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起身:本王粗鲁,向来欣赏不了这娘们唧唧的舞,若是有舞剑,本王倒是很期待。
这也简单,燕帝慕容修摆摆手:朕有一宠妃,精通习武,舞剑更是不在话下。这就让她准备一下,为尔等助兴。
慕容修说的,正是近来最为得宠的宁妃。
可赫连戎川却不以为然毫不领情:何必劳烦,本王曾在战场上领教云麾将军的剑法,惊鸿一瞥,过目难忘,不知今日将军可否纡尊降贵,与本王切磋一二?
闻言,四下王公贵族表情各异,有暗自偷笑者,笑的是这东云小儿胆大包天,居然敢公然挑战燕国年少有为,剑术天下闻名的晏将军;有一脸愤愤者,愤的是这东林王子居然连皇上的面子都不给
龙椅上的慕容修有些不悦:想必王子误会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云麾将军乃我国之栋梁,他的剑术是为了保卫疆土,并不是为了娱乐助兴。
陛下此言差矣。赫连戎川不慌不忙道:本王请将军切磋,并不是为了以娱耳目,而是久闻燕国名将辈出,由以出身三代将门的晏将军最胜。百闻不如一见,还请将军给个赐教
赫连戎川转过身,客客气气朝晏长清一拱手,嘴角带笑:本王回去,也好告诉东云将士们,晏将军当真是威风凛凛,不是只会带着面具吓唬人。
最后这句话,明目张胆的激将,激的正是晏长清的短处。天下人皆知,燕国出了个战无不胜的晏将军,能令敌军不战而退。但坊间亦不少流言蜚语,说着大名鼎鼎的晏将军之所以总是带着面具,极少以真面目示人,是因为其实是个精通邪术,面目丑陋的妖怪。战场上他只要一揭开面具,敌人都被吓得屁滚尿流只喊阎王饶命,胆小的更是被吓得心胆俱裂而死。
虽是无稽之谈,但多少也扫了燕军颜面。
晏长清端坐如常,面具下看不见表情,只有一双清澈的眼睛静静迎着赫连戎川的目光:切磋一二并无不可,只不过依照我国风俗,要讨个彩头。
什么彩头
若是我赢了,便请王子将我燕国购入淬雪石的份额提高三成,价格降低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