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虎贲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0章 宗族私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赵基也不太乐意太过亲近,这是拱手,询问:“我听说是家宴,怎么还有大长秋在此?”

时迁闻言笑说:“赵美人也在此间。”随即侧身看赵彦:“赵公,还请不要拖到夜禁时分。”

赵彦没有反驳,也没有开口答应。

哪怕时迁被切割前是寒门士人一份子,可诛除阉竖之后,朝臣与宦官需要磨合建立新的相处关系。

赵彦既没有作色甩时迁脸色,也没有亲近表达热情,就这么出于理解下相互打招呼。

摆脱了时迁,赵蕤引着他们去前厅就坐,赵彦落座后就问:“阿季可听说‘皇后敬父母之议’?”

赵基落座扶了扶左腰剑柄,就说:“不曾听闻,难道皇后敬顺父母还有争议?”

“是这样的,朝廷拜皇后时,皇后在庙堂之前,受其父不其侯行君臣跪拜之礼;转入后堂,皇后又向不其侯跪拜行父子之礼。”

赵彦语气沉缓,讲述去年发生的公案:“当时百官争议,论点有四,老夫以为在公行君臣之礼,在私应行父子之礼。稍后赵美人来,阿季与她姐弟相称。”

至于到了外面,公开场合,赵美人的地位也不值得跪拜,她挤不到皇帝身边,算起来与赵彦、赵基一样,都是天子夫妇的臣从。

生育皇子后,赵美人的地位才会高一些。

而赵基听着皇后的故事有些疑惑:“难道此前就没有皇后拜生父之事?怎么本朝就引发争议?”

这一下,赵彦、赵蕤齐齐看向赵基,赵彦敛容,赵蕤询问:“那阿季是如何看的?”

“既然有争议,说明此前礼仪模糊,不曾有皇后拜生父之事。”

赵基分析着,不由感慨:“皇后真是奇伟女子,不亚大丈夫,敢行前人不敢之事。”

这时候脚步声传来,赵美人面涂白粉,一身淡绿曲裾从屏风后走出,她身形单薄,又高,仿佛竹节虫。

她款款而来,坐在赵基对面下首的矮榻,看不出神情变化:“见过叔祖父、伯父。”

她也看赵基,拱手:“阿季,可愿认我这阿姊?”

“你当我是你兄弟,我就当你是我姐妹。”

赵基也拱手,没什么难为情的:“我伙伴多是外姓,尚且能结为兄弟手足,更别说你我同宗,血脉相近。”

“好兄弟。”

赵美人称呼一声,从身后一名宫人捧着的木盘里拿起新缝制的一套衣物双手递出:“别无长物,阿季弟弟不要嫌弃。”

“不敢。”

赵基双手接住,感到有些为难,他没有随身携带金玉的习惯。

此前就没有,破侯氏、卫氏庄园后搜刮,虽有金玉器皿,他也没有随身携带。

于是去看赵彦,赵彦解下腰间缀饰的一条白勾玉递出告诫:“阿季,君子当佩玉。”

“是。”

赵基双手接住,转身递给赵美人:“阿姐且收着,河东宗贼跋扈,不会轻易顺服。待我破其坞堡庄园后,再为阿姐寻金玉首饰。”

赵美人也双手接住这意义非凡的白勾玉,对赵基的讲述也不厌倦,只是告诫:“戎旅凶险,阿弟当谨慎,爱惜身体。”

“是。”

赵基应下,这时候大长秋时迁仿佛阴影一样飘到门前,赵美人也识趣请退。

可赵彦、赵蕤皆无起身相送的意思,赵基却起身,跟着走了十几步,送赵美人、时迁、宫女三人出庭院。

赵美人对赵氏很重要,可在生下皇子前,她又没有那么重要。

赵氏地位巨变,不是因为赵美人,而是赵基引发的。

见赵基回来,赵彦也不好多说什么,就说:“快些用饭,今夜老夫留宿于此。”

“是。”

赵基应下,相对于称喏,赵基家里更喜欢称是,各地文化习俗不同。

饭菜也不是多么丰盛,只是难得的白米饭,与炙烤马肉片,羊油炒韭菜,还有一碗鱼汤。

赵基矮桌上的马肉片,碟中就薄薄三片,点缀小半截水芹菜,只能说摆盘很有艺术气息。

就连炒韭菜,倒是油脂丰富,仅有光线下韭菜齐齐整整码放,油光水亮,看着就润。

鱼汤里没有鱼,就漂浮三块小豆腐,两条绿叶菜。

精致的生活,赵基根本吃不饱。

而赵彦、赵蕤、赵范虽然很克制,可细嚼慢咽就如蚕吃桑叶一样,稍不注意就勤快吃掉了半碗饭。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