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再生之瓷[古穿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节阅读_121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么多。”蒋忻咋舌。

“东西不错吧。”李大伯见蒋忻脸上惊讶,得意的说道。

蒋忻笑了一下:“还得细看看。”

李大伯点头:“行,你仔细看看,我觉得没有什么疑问,应该都是唐代的东西。”他转身又去开小箱子:“这个箱子里边的东西成色好一些。”

蒋忻跟徐久照对视了一眼,徐久照对他无声的说:明器。

明器也叫做冥器,是陪葬品的意思。

蒋忻点点头,没有说话,掏出白手套和小巧的放大镜细细看了起来。

徐久照也凑到跟前观察这批陶瓷,这时李大伯把另外一个小箱子里的东西也都放了上来。这些就是典型的唐代陶瓷了,唐三彩陶俑。其中,有人俑,仕女俑,还有绵羊俑和一个颜色还算是鲜亮的绿釉方枕。

看着那方枕,徐久照暗暗点头,这里边也就这件方枕看起来还算是不错了。

其他的则因为多年在土里埋藏着,出现了很明显的土咬痕迹,腐蚀渗入釉面,釉面脱落氧化褪色明显,陶瓷的表面上甚至还有很小的孔。

徐久照抱着胳膊细细的看了一圈,虽然都是毋庸置疑的唐代品,因为品相的问题,实际价值却不怎么高的样子。

他凑过去跟蒋忻低声说了几句话,蒋忻点点头。

这些陶俑每个差不多能在2万的价格左右买入,6万5左右卖出。而那些陪葬的罐,钵,壶,还有盘,因为唐代技术所限,实际上只能被称为低温陶瓷,算不得陶瓷精品。每样的价格也就在几万而已。

说实话,生坑(刚挖出来的)的出土古玩自然是比不上熟坑(出土之后经过把玩,带有包浆)和传世的。尤其是保存完好的传世精品,曾经在英国的拍卖会上,唐三彩马拍出了400多万英镑的高价。

不过那得是品相完好的,像是这一批古董——褪色、氧化、腐蚀渗入釉面都全了,自然是卖不上高价的。

蒋忻也没有指望每一次出来都能掏到价值百万以上的好货,那种情况是很少的,大多数都跟这一次和徐久照第一次跟他出去的那一次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