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琉璃匠作者:李小雾
第3节
第22章赠碗
两人起的都早,用完早膳到烧窑的时候匠人们虽然已经上工了,不过他们昨日的地方还没人。因为没有起夜工,炉火自然是已经熄灭了的,石台上的模子也凉透了,因着包裹着模子只能看到侧面,暂时还看不出颜色,不过已经可以查看到琉璃那种通透之美。
宋清颐和齐润云对视了一下,“我去开火,你来合模吧。”现成的东西都已经在了的,烧窑里自然也不缺柴火,宋清颐只需要把火烧起来,接着添柴就行。
因此等老郑头接到消息赶过来时,烧窑的火已经烧的很旺,模子也被封好重新裹成一个半圆。“少爷少君真早,小的还以为两位会晚点。”
“没事,老郑今天可以忙自己的了,剩下的我心里有数,起炉了再叫你。”老郑头作为能被楠叔指派来带他的匠师自然在匠人中的地位不低,每日要忙的事情就绝对不会少,宋清颐知道接下来的重新烧汁的过程并不需要特别的照看,反而是起炉之后剥模的动作,他和齐润云两个新手倒真的需要指点。
显然老郑头的想法和宋清颐是一样,而且他也确实忙,昨天能陪着一整天,也是因为好几个匠人顶着他的事情,因此也不推脱:“这重新合模之后再烧也是要大半日的时间,这段是整个工序里最清闲的,只要注意别让模子烧裂了就行,炉火保持住,少爷就可以那些别的事来打发时间了。”
宋清颐点点头,等老郑头离开后就拿出带来的书箱——他看了好些日子的工序,自然清楚今天的流程,虽然不能熟练到像匠人们可以把着时间离开去忙到时间再回来,但是一边看书一边注意炉火还是可以的。书箱里除了书还有一些账册和信件以及简单的文房四宝,前者是之前交到他手上那家铺子的账册,还有掌柜的写来交代铺子里事宜的信件,他人虽然一直待在窑厂,但从没落下过这些事情,后者是带上以防万一要用的。而齐润云则从书箱里拿出一本书坐在边上看。
宋清颐就坐在石台边上看书信账册,偶尔会在纸上记些东西,而他的正君就坐在他身边——烧窑里可没什么椅子,只有匠人们休息用的一张长条凳子,宋清颐坐了一半,空出大半给齐润云。
两个人就这么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偶尔起身看一下炉火和火塘里的模子。
等到下午,宋清颐用火钳戳动模子,细心感受它挪动时的感觉,心说这是差不多了。
正想着,老郑头就进来了,看见宋清颐的动作,笑起来,“我想着时辰差不多了,过来看看。看来少爷自己已经有了判断。”
宋清颐笑起来,对老郑头点点头,然后才对齐润云招了招手,“来,我们一起取出来,模子还要劳烦夫人帮个忙呢。”
老郑头这几日都和宋清颐在一块,对他认真好学谦逊有礼的态度很有好感,和匠人们在一起时也从来不嫌脏嫌累,兼且谈吐文雅,态度合宜很有大家风范,但是就昨天和今天带着少君烧这个琉璃碗开始大少爷的画风就转变的有些奇怪。老郑头看着炉火前笑的一脸真诚,却透出一股子纨绔子弟调戏良家妇女味道的宋大少爷感觉有点无语——虽然他其实并不知道无语这个词,但不妨碍此刻同步的内心。
因着老郑头在一边,齐润云对于宋清颐的逗弄有些脸热,不过对于宋清颐所说的内容又有些期待。确实如早上所说的制琉璃的时候会让他冷冷清清的性子难得的激动一些,那么他就试着做又如何,宋清颐给了他外出的自由,还带着他一起学习相关的技艺,他难道还真的要二门不出的过后院日子不成。
想通的齐润云不理会宋清颐带着点古怪的笑容,上前用火钳取了模子放在石台。老郑头上前观察了一下,“模子确实做的好,这水分湿度应该是相当合宜,才会再这么长时间烧灼之后颜色变化均匀,这也能让里面的琉璃烧得更好。”老郑头之前看到模子的时候就有夸齐润云手艺好,反向镂刻的花纹细致有韵味,眼下看到烧好的模子外壳颜色,更加赞不绝口。宋清颐笑着点点头,与有荣焉地说道:“临雨的手艺自然不会差,老郑给我们说说剥模。”
烧制好的琉璃要从模子里敲出来,这是非常考验匠人手上力道的,轻了震不掉模子,重了震掉的就不止是模子了。要保证模子脱离琉璃,还要保证琉璃不受破坏,这靠的还是手艺和经验。
老郑头取来工具,开始一边从模子合模时的接缝处使力,一边和两人解释,“虽然模子和琉璃完全贴在一起,但是模子是土,他没琉璃那么密实,原本合模的时候另外包了圈,这圈子可以先敲掉,多重都不会影响到里面。等到这里敲的差不多两半模子的缝多少也可以摸出来一些。”本身因为一开始烧的时候模子是两半的,原本的边缘都被烧的坚实了一些,再合拢烧就烧不到其他地方那么密实了,当然里面的琉璃是没有这个问题的。因此再敲开,着手点自然是这里的接缝。
看老郑头轻轻巧巧地东敲一下,西撬一下,模子很快就裂成四块,整齐地散了开来,露出里面莹紫的一个碗。
这个碗深紫近黑,碗壁微透,透光莹紫,外侧一圈浮着荷叶纹样,碗口有细致的回纹,因为没有打磨过还透着一股子粗糙。但仅仅这样已经让齐润云转不开眼了。
轻吐一口气,宋清颐把琉璃碗放在齐润云手上,看着他说道:“这个碗给你,这是我们合力的第一件,留个纪念。虽然现在还有老郑头帮忙,不过总有一天我们必定能自己独立造一件琉璃的。”当然现在这件还只是半成品,还需要粗磨修葺,细致打磨,这些事情他也要学着来,估计等这个碗真正成一个摆件,还要许多日子。
齐润云看着手中还有些磨手的琉璃碗,轻轻摩挲了一下,终于露出一个笑容。
接下来几天宋清颐和齐润云又恢复了之前分开学习的日子,只是两个人的晚上多了一项打磨琉璃碗的事务。因为模子烧制后的质感关系会导致琉璃表面有一些粗糙,还有合模时边缝的严实程度不同,琉璃碗中间有一道比较明显的凸边,加上花纹的存在这些都是半成品需要打磨的地方。
这个工作是他们两个人合力完成的,等到琉璃碗真正成为一只陈设,的宋清颐和齐润云已经在琉璃厂待了快一个月。这段时间除了琉璃碗,宋清颐最关注的自然就是牲畜烧炉的事情。牲畜的准备宋清颐打发了琉光去忙,而匠人们对于这种说法并没有抵触,毕竟祭炉这种做法自古就有,只是东家少爷换了一种说法。至于试验,这少主子要折腾,他准备了东西那窑厂自然也不会反对,不过这事老郑头也和宋清颐明讲只能派两个学徒负责——毕竟如果要试不同重量的牲畜对炉火产生的不同影响,听着就是件耗时的事情,窑厂不可能放那么多匠人不干活去忙这个。
这点宋清颐倒是能理解,只要两个学徒会看炉温火候就行。因此这件事情就在宋家这个琉璃厂一个偏僻的位置开始了。这一刻谁也不会想到这件不受多数匠人重视的“小事”在以后会有这么深远的影响。
而就在宋清颐待在窑厂忙碌的时候,宋府门口却来了让人意外的一个人。
第23章师妹
宋府派来的小厮找到宋清颐的时候,他正在烧窑前面试两头成年公猪入炉的效果,听见小厮的话当下愣住了。
“少爷,家里来了一个姓罗的姑娘,自称是您师妹,老爷夫人让我请你回去一趟。”
那会儿正在临近午膳,齐润云带着灵宝拎着食盒过来找他——自从烧成琉璃碗,宋清颐就以两边送饭太麻烦的名义要求一起吃饭,有时候是宋清颐去找齐润云,有时候则反过来。今天正是这种情况。
初踏进烧窑就听见这句话的齐润云愣了一下,目光下意识看向神色有些不对的宋清颐,却并没有说话。
宋清颐惊讶是因为他没想到罗杏涓竟然会找上门——罗杏涓就是上一世害得他家破人亡妻死子没(o)的师妹。上一世这个时候他因为觉得自己娶了正妻还要纳师妹为妾对不起师妹,因此成亲之后大闹了一场逼的父母婚后半月就帮他纳了心中自以为的挚爱,开始了他错误的人生。那时从来都是把师妹宠着护着的他万没有想到这一世他打着报复的心思想要给那两个狗男女设个局,而没有按照上一世的时间去找她,竟然就听见她找上门的消息——要知道上一世这个女人在他面前一向摆着高姿态,总是既骄傲又矜持,从来都是他迁就她,没有过找上门这样主动的行为。看来他这个月里的冷落让这个自认有着切实把握的女人着急了。
想到这里,宋清颐不禁冷笑,这就是他心中矜娇可爱的师妹?原来也是会审时度势的“聪明人”。
余光突然瞥见门口的人影,宋清颐赶紧转身走过去,“临雨?怎么不进来?”齐润云面色不动,但是宋清颐怎么会察觉不出异样。近段时间在他坚持的亲近之下,两个人的关系早不是刚成亲那会儿的客气疏离了,如果是平日即使有小厮来回报事情,齐润云也会先把食盒带进来在一边安静的摆好碗筷布好菜,哪里会像现在站在门口,似乎就等他下一句话,决定是进或者就此退出。
宋清颐蓦地感觉心头一揪,想要解释却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这个师妹他是必然要留在府里的,他不会像前世那般巴巴地上赶着要娶,这一世他打算就这么吊着她,让她为自己所用,引得背后的那个男人一脚踏进自己设置好的陷阱。
只是他要如何解释成亲前信誓旦旦要娶挚爱,不过月余就已经变成要虚与委蛇的对象。他并不想去骗齐润云,可是重来一世的事情太过诡异,这事宋清颐是打算烂在肚子里一辈子的。
许是宋清颐说完之后心头的犹豫给了齐润云误会的空间,他并没有进来,只是对灵宝耳语了几句离开了烧窑。
宋清颐看着齐润云离开的背影,心头一阵阴翳,却并没有去追,只是对身边负责的学徒吩咐了一些事情,交代每天牲畜投炉频率,要他们记得做好记录让小厮送过来给他过目——离开家之前父亲给他增加了几个小厮替他来回奔波铺子的事情,眼下正好可以顺便给他送记录。
当下也不用膳,吩咐了灵宝替自己和齐润云收拾行李,“去跟正君说,我们要返家了。”对着灵宝眼中的不赞同,宋清颐还是说道。再给他点时间,他无论如何也会给自家正君一个交代。这话自然是不会向着灵宝解释的,因此对于这个分配给齐润云的小厮动作之间的抵触之意,宋清颐只有摸摸鼻子既无奈又欣喜于他对齐润云的忠心。
回房的齐润云听到之后回来的灵宝转达的宋清颐的话并没有别的反应,只是和灵宝一起收拾着自己和宋清颐的东西——灵宝一度后悔自己多嘴地念叨少爷见异思迁,让少君心里不舒服。见齐润云一起整理既觉得不合身份,又担心主子坐在那无所事事更加多想,别提多纠结了。作为一个忠心的小厮,在少爷把他安排给少君的时候他就有了自己坚定的立场,即使是他家少爷也不能伤了自家主子的心。
返程的路上齐润云并没有和宋清颐分开坐——谁叫某人说这里没什么马车只有一辆他们从宋家过来的——不大的车厢里因着两人下意识的沉静弥漫着一丝较他们来时更加拘谨的气氛。
“你……别多想,我对她已经没有那种想法了,但我有必须用到她的地方,所以即使她不来,再过一个月我也要去接她过来。”斟酌了一下,宋清颐最终选择袒露一部分的事实,“不过我已经不打算娶她了,这点我向你保证。”怕自己模棱两可的话更加增添误会,宋清颐后一句话倒是说的铿锵有力。
齐润云动了一下嘴唇,却一时无言,看向宋清颐的目光中有审视,有迷惑。他其实心中始终都是有些疑虑的,即使那晚他听到了彼此未来生活的景望,却也只信任了一半,毕竟自从宋清颐去了书院,关于那个师妹的传言就在宋家从未止息过。而眼下师妹已经到了宋家,齐润云没有忽略宋清颐初闻此事时那异样的神色,心中如果真的放下怎么会有那样的神色。齐润云听了宋清颐的话只觉得看对方宛如雾里看花,让他理不清,最后也只能说道:“爷是夫,是临雨的主子,爷有什么打算,并不需要与临雨报备。”男妻称奴,现下确实有很多人说丈夫是女妻的天,是男妻的主子。因此齐润云的话似乎表面上是没有错的。
但宋清颐怎么会信,他用了一个多月才让自家正君能亲近地和他交谈,眼下却耳闻那声好一段时间没有听见的“爷”如何不知道这人心中的介意与疑惑。如果不能消弭这些,那两人的关系可真要一朝退回原处,以后的日子就会这么恭敬有加的过了。
经历了今生投契的相处,宋清颐又怎么会愿意再回到前世那种冷淡的关系。尤其是他只要想到前世齐润云最后的结局,那他心中有再大的不满也发不出来了。
叹了口气,宋清颐隐去了自己重生的事情,说道:“我……其实在我们成婚前一天知道了一些事情,我那师妹大约并不是真心对我。”其实重生回来前,落魄的日子里,他日日琢磨破家之恨,妻死子没之仇,心中再多的爱恨情仇都磨成一空了,重生醒来的那晚他心中更多的是对家人,对齐润云这个原配正妻的愧疚,对那两个仇人的不甘愤怒与不齿。他总想弄个明白上一世那么大一个局针对自己的缘由以及让对方也尝尝他所遭遇之事的执念。
似乎对于宋清颐所言的吃惊,齐润云终于愿意抬头正眼看他,宋清颐自嘲地一笑,“我其实本来并不愿意说的,不是什么得脸的事情,不过我不想你误会。洞房之后我是真的有心想要放下对师妹的感情和你好好过日子,只是心中还是有不甘,我对她那么好她却要背叛我,更遑论我知道的事情里也不只是背叛那么简单。不想告诉你,是不想让你笑话我这么蠢,竟然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尤不自知。”没等齐润云的反应,宋清颐转而望向马车的窗户,继续道:“那一日我收到了书院的信件,有人告诉我师妹心中另有所爱,且对我有所图谋。自然随信的还有其他一些证据。知道这个情况我自然是不甘的,她竟然这么欺骗于我,我为什么不能反利用她一番,我倒是想看看如果我将计就计报复了他们又会是如何。”宋清颐说到这里,心中的不甘和前世家破之后的愤怒让他神色狰狞。
齐润云本来安静地听着,见到宋清颐变了神色,皱了皱眉,等到宋清颐的讲述告一段落才开口道:“什么样的证据能让你这么笃定他我就不问了,只是你让心中愤懑充斥,为着还未发生的事情就移了自己的性情执意要报复,你既然说自己心中对她已无情爱,却又打算要利用她报复,你打算要与她虚与委蛇到什么程度?”宋清颐那明显变色的神情让齐润云既疑惑又心知他不可更改的心意。这段时间的相处让他们对彼此有一定的了解,他不觉得仅仅是如此就会让宋清颐变成这样。只是既然不能改变他的决定,齐润云却觉得有些话他还是要说清楚。
宋清颐因着齐润云的话楞了愣,前世那个不争不抢,安静死去的正妻让他印象太过深刻,而此刻这个申明自己立场问询他打算“牺牲”到什么程度的齐润云却让他吃惊不已。不过该申明的立场他并没有忘记,“什么都不做,我保证。我最多拿过去的情谊吊着她,过了匠席之争就好。”纳贡的事情此时并未传出,因此宋清颐不能拿来解释,不过上一世匠席之争是一切的开端,他既然假说了有人向他告密,自然可以拿这个来说一嘴。
齐润云不笨,一句匠席之争已经让他了解宋清颐前言里那个师妹有所图谋的意思——他本以为图谋的是宋家家财之类,既然涉及匠席,那么他那个师妹的背后少不得有宋家同行的影子。齐润云点点头,却还是追了一句:“既然如此,爷就见谅临雨近段时间身体不适,避居偏院。”这是等事了之前不打算让宋清颐进门的意思了。他本是个认真执拗的人,认准了一件事情就很难改变,如果宋清颐仍旧深爱师妹,他即使嫁入宋家成为他的正君,那么他也不会争不会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是既然宋清颐已经把两人相伴的种子种在他心中,那么有些底线他自然是要划清楚。
宋清颐大概是没想到齐润云这样的反应,这下是真的愣住了。
第24章再会
齐润云动作很干脆利落,回了宋府就吩咐下人打扫了院落里后侧的一个用来避暑的偏院,离的不远,不过胜在有独立的院落,院门一关可以自成一个小天地。
虽然下人们以宋清颐为尊,只要他开口收拾东西的婢女自然不敢继续。不过看着齐润云望过来的眼神,宋清颐沉默了一下对着来请示的下人点点头。他明白齐润云的意思,他的态度是一种提醒的意思,有些事情一旦越界就退不回过去了。
虽然纳妾对于宋清颐来说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他就是真要纳了那个女人做戏,只要拖着纳妾文书一段时间,那也就算不得作数,把人利用完,没有纳妾文书,罗杏涓连告他的余地都没有。只是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再厉害没有了,宋清颐虽然曾经不屑,但是为了复仇也不是不能做,只不过他心中清楚,齐润云眼中大概是容不下的,而他也说不上来为什么不想看到这人不高兴的样子。
放人去住偏院之前,宋清颐还是没忍住伸手去拉:“再带一个小厮过去,灵宝随身,另一个可以跑腿,我还是要经常去窑厂的,你要去可以一起。”宋清颐看着齐润云平静的目光有些说不下去,顿了顿才又继续道,“如果要自己去,两个护卫别忘记要带。”自从发现齐润云对于琉璃一事有所期待之后,宋清颐就有打算让他继续下去,既然他不想把人锁在后院那么一份得他喜爱的工作就是有必要的。
齐润云点点头,抽回了手转身离去,不过大概是宋清颐的表情太过低落,让他最终还是在门口顿住,“爷既然说她是有所图谋,那爷也要小心些安全。”
齐润云话中的关心顿时让宋清颐眼中一亮,手指动了下,刚想挽留,结果看见他的正君已经头也不回走了。
而这会儿在院子里等了一会儿的外院小厮见到少君出门自是不敢上前,倒是琉光等了一会儿就出声了,“我说少爷,少君都走了,您赶紧去打发了那个人吧。”琉光来宋清颐身边的时候不过五六岁,一开始是书房的侍读,后来才被调为贴身小厮,因着在宋清颐身边待得时间久,有时候说话就有些没大没小。听习惯了,宋清颐也没怎么怪他,倒纵得他胆子越发大起来。这次又跟着宋清颐一起去的窑厂,他是一众小厮里除了灵宝之外接触齐润云最多的,他对这个话不多却好伺候的主子少君很有好感。因此他对于少爷要去见门外非请上门的那位“师妹”小姐并没啥好感。虽然一早少爷念书那会儿他也跟着去的,不过对于少爷要哄要宠的师妹,真心喜欢不起来,以前是少爷一心扑在她身上,身为小厮他没啥好说的,但是现在少爷娶了歌男妻做正君,而且看起来也挺喜欢的,琉光就觉得他有必要阻止他家少爷再走歪。
刚刚琉光没有进内室,是和来叫人的外院小厮一起等在院子里,因此看见少君出来带人离开,就在门口叫了他家少爷,口气上自然是带着埋怨的。
“你小子干什么呢,说话阴阳怪气的。”等到宋清颐再出来,面上的神色已经恢复自然。拍了一下琉光的脑门,笑着嗔道。
看少爷表情,琉光也知道自己没有被怪罪,当下心中一喜,看来那个师妹在少爷心中的地位大为下降,就是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让本来对她如珠如宝的少爷现下这个态度。或许应该找书院里其他人的小厮问问情况——书院里念书的学子条件好些的都带着小厮,这些小厮多数识字,偶尔有些交好的也会有些联络。琉光跟着宋清颐在书院时自然也不例外,他们这些小厮平时轻易自然是不联系的,毕竟只是下人,当然也会有些特别的例外,就像现下这种情况,小厮之间通个气,了解个情况,家里老爷夫人问起也好有个回话。
而宋清颐早不等不知道为什么在发愣的琉光,对着候着的外院小厮抬了抬下巴,“去,让人把访客带去映青斋,送上好茶好点心,告诉她少爷一会儿就到。”映青斋是宋府一处靠近正堂的屋舍,风景雅致、布置精巧,常用来给宋家的夫人们接待女客用——毕竟罗杏涓是个女子,一直在正堂候着不像样子。由这里也可以看出宋老夫人有多不喜这人,毕竟来访者是女客,虽然找的是宋清颐,不过在他们夫妻不在的情况下一般也可以由宋老夫人接待一下,再不济把人引去映青斋这样的事也该是宋老夫人下的命令,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硬是等到宋清颐回来。
宋清颐清楚他的母亲不喜欢罗杏涓,从上一世就是如此,或许是因为上一世为着这个师妹他太多次与父母冲突,从罗杏涓这个名字出现在父母耳中伊始就是他们的儿子在为了能让她成为自己的正妻而不断和他们争吵——在因着宋家选媳规矩有了预定长子嫡妻的情况下,矛盾自然就不可能调和。
这一世他不再为着这些事情和他的父母争执,从洞房醒来那晚起,罗杏涓的名字在宋家提起的次数就减少了,更因着他与齐润云的关系甚为融洽,使得宋家的氛围又有所变化,只是之前的鸿沟已经造成了。
作为重来一回的宋清颐自然不会担心这个鸿沟,相反他很乐见其成,尤其是对于他接下来的事情……
看着小厮领命而去,宋清颐唤了一边回神有些好奇看着他做派的琉光,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打发他办事去才整了整衣服,去了映青斋。
映青斋里一身白衣高梳着随云髻,简单装饰的发髻下是一张轻愁带嗔的脸。罗杏涓其实并不是那种让人眼睛一亮的绝世大美女,反而更像是邻家女子娇俏可爱,带着点恃宠而骄的小脾气。因此她其实挺不适合这种表情的,宋清颐站在门边望着这个在他感觉里很久没见的女子,嘴角带着一丝嘲讽。
第25章委蛇
“师兄……”语未尽,泪先落,看着站在门口的宋清颐,罗杏涓从位子上站起,两行水迹从眼尾滑下。
宋清颐没有上前,视线从这个多年不见的人身上一丝一丝地扫过。白衣乌发,眉眼轻愁,身上有些狼狈。这可是当年绝没有办法从他捧在掌心上疼宠的师妹身上看见的,犹记得那年这个女人依偎在她情郎身上站在他宋家正堂,一身烈烈红衣,眉眼得意,带着娇嗔的嘴角恶意地笑说:“师兄,你也真是蠢笨,你不愿继承宋家难道还能指望我留在你身边不成,你想去考功名,我却不是你那个愚蠢的男妻,明明有着上好的路,只能傻傻地由着自己越过越辛苦。”当年那烈火一般的红裳,身上披挂的宗宗件件出自宋家的琉璃最后印在他眼中的都满满地溢成了自悔和不甘。
宋清颐眼中仿佛看见了自己当年被从宋家正堂一路打出去的场面,身上本没有伤口的地方却痛得他几乎站不住。
“师兄?”大概是宋清颐的反应有些出乎罗杏涓的预料,停顿的脚步往前迈了一下,却又震慑于心中一贯文雅的师兄此刻表情全无的神色,只得站在那里有些怯意地望着他。
在她的设想中,师兄看见自己流泪,不是应该赶紧过来心疼地哄着,怎么今日看着师兄不仅不上前,反而眼中有些怒意。
罗杏涓猜测着是不是自己突然跑来惹了师兄不高兴。可是她在家中等了一个多月,快要到他之前骗师兄的婚嫁之日了,却还是没有等来消息,即使让身边的人送了信也没有回复。怕出什么变故,罗杏涓只得自己过来一趟。
闻声回过神的宋清颐,心中一顿,有丝凄然,回来这一个月粉饰的平静在见到了这个女人的时候终于被剥落了,破家之恨,害妻谋子之仇未报,他的心中要怎么平静,要怎么能骗自己忘却了前一世的种种就这么假装平静,他要这对狗男女也尝尝一无所有的滋味!
即使心中万般翻滚,到了面上宋清颐却始终未变神色,唯一的泄露了那丝怒意的眼睛,在落在罗杏涓身上时不仅没有收敛,反而由怒转痛心:“你怎么自己一个人就跑出来了,万一出事怎么办?”
听到这话,罗杏涓提着的心终于落地,面上泪痕一抹,不见狼狈反而有种娇盛之气:“师兄你娶妻生子,是早已忘记我还在家中等你了吧!”
宋清颐看着这个女人迅速变脸却又神色自然,如果是前世的自己大约也只觉得师妹是担惊受怕之下的变色。但此刻的他怎么会看不出来,她只是察言观色放心之下的换成以前自己最熟悉的那面而已。
敛下神色,宋清颐惨然一笑,“师妹……你,我待你……你还会不明白吗?”
“师兄,对不起,我只是怕了,家中已经开始替我筹备定亲的事情,但是师兄却许久没有消息,我还让榴花带着小厮来给师兄送信,可是……”罗杏涓上前一步,想着如往昔一般,师兄会拥她入怀细语安慰,许下承诺。
罗杏涓口中的榴花是她身边的婢女,另外还有一个叫翠幕的。呵呵,留花翠幕,红袖添香。她身边有榴花和翠幕,自己身边却是红袖和添香,以前或许还会觉得是凑巧和缘分,现在……他只会觉得原来自己这个傻子早早就被人盯上了。
之前榴花来送信他自然是知道的,只是没有出面,让看门的小厮直接打发了,反正那段时间他正带着齐润云在窑厂里。
“榴花来的事情我并不知道,之前父亲让我去窑厂学习,我并不在家中。父亲有言,我们的婚事要等琉璃匠席过后再议,母亲也担心我们成亲后冷落正君,想要我先有嫡子,我不敢委屈你,也怕你怨我。”宋清颐顺着罗杏涓的动作后退了一步,口中话语不断,言说得既愧且疚。
宋清颐注意着罗杏涓的神色,发现她听闻自己说到嫡子,果然神色有一丝变化,随后很快收起,动作迅速的如果不是他一直注意都会以为是自己的错觉。是啊,她怎么不会变色,那时候她怎么说的,如果不是自己一直坚持要先有嫡子,她也不会在齐润云即将临盆之际动手。
为着他那个可怜的还没有来到世上的孩子,他也不能放过这些人。
“师兄,你说过要带我走的,你这是要听你父母的,娶男妻过一辈子了吗?”罗杏涓被宋清颐的话惊了一下,他的师兄这是要收心听父母话的意思?
“师兄,你不要我了吗?”
“师妹……师兄怎么舍得……”宋清颐被罗杏涓投怀送抱的动作惊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后退了一步,只两手扶住了人。曾几何时连牵个手都要生气半天的人竟然会直接冲进他怀里,宋清颐简直要为曾经愚蠢的自己贺个彩了。
就在这时映青斋外面传来管璧的声音:“少爷,老爷找您。”
“师兄,伯父找你,你先去吧。”听见声音,察觉到自己的失态,罗杏涓站定,抬起头目光柔柔地落在宋清颐脸上,眼眸湿润,满目未尽之语。
而宋清颐自己,不过三两句话就已经不耐继续纠缠,看清了面目,剩下的就只有对自己的嘲弄。
借着管璧的话,宋清颐让罗杏涓先去了客居,说了一些安抚的话,还把自己身边的红袖派了过去——他决定等这件事了,红袖添香的名字都该换了。
出了映青斋,宋清颐本以为是琉光去叫的管璧,没想到管璧是真的被派来叫人的,只是叫他的是母亲,并非父亲——管璧心眼多,听了琉光的转达的少爷的意思,就是要在适当的时候把少爷叫走,那显然老爷叫人更加紧急一些。
“母亲找我?”宋清颐并不意外,想来是知道自己去见了罗杏涓。只是管璧后一句话却让宋清颐惊了一下。
“是,老夫人还叫了少君过去,这会儿少君已经在了。”
第26章点醒
宋清颐到的时候,齐润云已经在宋母下首叙话了好一会儿了。
扫了一眼齐润云,和他看过来的目光对视了一下,宋清颐看不出他的情绪,不过上首的母亲,脸色却不太好,只得先对母亲问好:“娘亲,先头听落斐说您最近晚上头疼,有找大夫看过吗?”落斐是宋母身边的大丫鬟,和宋清颐身边的红袖是同一批进的宋府,两人关系也好,因此母亲屋里有什么事,红袖常会说给他听,多数是宋母最近休息的如何或者最近谁又在宋母跟前找不自在之类的。有时候齐润云在一旁也一起听着,因此之前刚到时听了这事,齐润云就让人备了养神汤,本来想让宋清颐请安的时候送来的,倒没想到这会儿就用上了。
宋老夫人一见儿子有心,心头的气就去了一半,不过面上还是带着不喜:“端瑾有心,娘亲自然欣慰。年纪越发大了,身体也跟不上了,只要一点事情,晚上就不太容易休息好,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须大夫,我儿也不用担心。”宋母虽然面上不高兴,不过还是挥手让伺候的小丫鬟送上椅子,正正儿地摆在了齐润云的边上。
“还是应该看看的。”宋清颐似是没有看出来宋母的用意,很自然地贴着自家正君坐下,总算得了宋母一丝笑意。
“我自个儿的身体心里有数,只要你们好好的,早早给我生个嫡孙,娘肯定会好好的。”确实如宋清颐所猜测的,宋母是因着下人回报说少爷去见了那位来访的女客,而少君自请迁居偏院才会让人叫了儿子和这个男儿媳过来的。
对这个男儿媳,宋老夫人一开始也是不乐意的,因此齐润云在习礼苑多年,她碍着宋老爷的话偶尔礼节性的送些东西,甚少招他来叙话。不过宋家订嫡子长媳的规矩如此,她自己当年也是这么进的宋家门,因此即使不喜也从她没想过要打压这个媳妇,更见不得儿子为着一个小妾折腾自己的正君。自古宠妾灭妻都是乱家之始,她一点不想自己的儿子也做这样的事情。不过眼下看着两人的相处,倒没那么她想得那么严重的样子。
“娘您一定会长命百岁,到时候您的嫡孙还要在您跟前尽孝呢。”这句话宋清颐说的真心,上一世他自己不孝,累及家人,这一世必然要给父母和自家正君一个阖家美满。想到这里宋清颐转头去看齐润云,就见人微垂着视线,似乎无动于衷的样子,连最容易让人看透的耳朵都躲到了一缕头发后面,只可惜露出的脖颈还是泄露了一段粉红。宋清颐心下好笑,突然有些促狭捉弄的心思,就在宋母微笑的目光下,很是无赖地勾住了自家正君的手指,捏在手心把玩。
“娘,我向您保证,嫡孙很快就会有的,旁的无须担心。”手掌里的手动了动,用力想跑,不过宋清颐捏着不放,面上正经地对着母亲说话,余光却注意着自家正君,见他已经完全撇过视线,露出了耳朵,上面通红一片,才满意。
宋母端着儿子孝敬的养神汤,看着以前总因为那个师妹和自己争个不停的儿子现在一脸云淡风轻地对自己说“旁的无须担心”,非但没有放心,反而蹙起眉头。自己的儿子她怎么会不知道,虽然有些不通事务,有些天真,但最是长情,这样的孩子要一改性子怎么会是简单的事情。宋母突然想起儿子似乎从成亲之后就很少提起那个师妹了,如果不是这次这人找上门,她都没察觉自己已经好一段时间没有听儿子提娶师妹的事情了,原本以为是他父亲同意了他纳妾的关系,现在看儿子的表现又不像了。
看着儿子一脸正经地在自己面前调戏他正君,迫得那个印象中总安静淡然的男媳妇既想躲开,又碍于她在跟前不能失礼最后只能被自己儿子一路欺负,宋母第一次知道自己儿子竟然还有这么无赖的一面。
她这个儿子,似乎成亲之后和正君亲近了不少。如果真是因为这个她就该松口气了。宋母叹气,她心知自己儿子绝不是喜新厌旧之辈,必然还有些其他事情发生了。或者一会儿该让人叫端瑾身边的小厮来问问。
“咳,行了,别在娘跟前欺负你媳妇儿,回房闹去。既然你要娘旁的别去担心,那娘就不多说了,你长大了,该晓事了,有些分寸自己把握着。”儿子已经给了承诺,虽然留了那个女人住下这点让她不喜,不过往年为了这个人母子之间冲突已经太多了,宋母也不打算多讲。既然端瑾和他正君之间相处的不错,又应承了嫡孙的事情,她就不打算太过多言,反正过段时间纳了那个女人,以后后院之内还是她管着。
“是的,母亲,那您好好休息。”宋清颐牵着齐润云的手站起告退。
才出了宋母的院子,齐润云被牵着走在台阶上,终是没有按耐住,“爷在母亲面前这么孟浪……”
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根立在嘴前的手指打断了未尽的话语。“叫端瑾。”宋清颐这会儿心情不错,见了那个女人之后心头的郁气因为刚刚一番逗弄而散光了,现在他看着自家正君想着母亲刚刚说的嫡孙的事情。他记得上一世他那个没有出世的孩子是在一年后纳贡一事发生意外之后没掉的,连着齐润云一起。那时候齐润云即将临盆,按照十月怀胎倒推,这个孩子似乎就是琉璃匠席之后怀上的。
琉璃匠席的日子不足一月了,宋清颐的目光在自家正君的肚子上扫了扫。他的孩子,这一次他一定会保护的好好的,让他健健康康长大成人。
大概是宋清颐的目光扫的地方太敏感,加上之前他和宋母的对话,齐润云哪里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当下刚刚褪去的晕红再度爬上耳朵,连脖颈也没有例外。“爷!”对于从少年时期就进入习礼苑的齐润云来说,在父母面前夫妻嬉弄,光天化日之下用这么意味的目光扫视下腹已经是非常破羞耻的事情了,即使他平素清冷,也耐不住此刻呵斥了一声。
结果就换来宋清颐贴上来的一口轻吻,等放开时,宋清颐发现自家正君平日从来不变色的脸上也已经染上了耳朵同样的颜色,“看你还叫爷不?”随后清了清有些干的嗓子,“先回房吧。”宋清颐发现他最近靠近自家正君时心中总会蠢蠢欲动。
听到宋清颐的话,齐润云瞪了他一眼,转身就走。竟然在母亲院子前面做这样的事情,他已经可以想象下人之间不出晚饭就会传遍了,少爷和正君老夫人的相宜院前举止轻佻什么的。
宋清颐揉了揉鼻子,赶紧跟上。
待得回到院子见齐润云直接往偏院去,宋清颐想了想没有继续追过去,只是招了很有眼色远远跟着的琉光上前:“去,到正君的院子里知会一声,说晚上转风,让灵宝晚上留心门窗。”话里的重音自然落在“门窗”两字上面。
宋清颐就看见本来一脸少爷你怎么放少君去偏院的琉光心领神会地点点头,“少爷,我觉得正君比罗小姐好伺候多了,您既然要……怎么就不把正君劝回来。”
弹了一下琉光的额头,宋清颐对着叛变的小厮没好气道:“少爷我自有道理,你去办事就是了。”
宋清颐没有解释,劝回齐润云不难,他只要把之前说的理由圆完整就是了,只是劝回来之后呢,他和正君琴瑟和鸣,就怕有人下黑手。虽然说这里是自己家,但有上一世的记忆在,宋清颐一点都不放心。而且接下来的时日罗杏涓住在这里,齐润云去住偏院也好,省得那个女人没有眼色来招惹他,他可记得他的孩子再过不久就该到他爹爹肚子里了,能让齐润云借着这个机会多清净些日子也好。
只是晚上独守空房什么的,就别想了。
宋清颐这边吩咐好琉光,就去了书房。整理了一下之前自己随手记录的纸页,这些是他根据前世的记忆从旧账本里翻出来的问题,心中思考着自己之前给齐润云的理由,隐去了自己重生的事情,把整个前因后果都梳理了一遍才带着这一沓子纸去了父亲的院子。
“父亲。”宋父身边伺候的人还是楠叔,宋清颐被引进去请安后也没多的废话,只是把手上那沓子纸递了过去。
有些意外宋清颐的动作,宋老爷接过来翻了翻。毕竟是执掌宋家的大家长,宋老爷的目光老辣,而且对于宋家的情况,宋老爷比上辈子根本没来得急继承家业的宋清颐更加熟悉,因此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这是你从之前的账簿里看出来的?”宋老爷放下东西,手指轻轻敲了敲。上面记录的东西并不算太严重,让他重视的是长子对于这些东西的敏锐之处,无论是几日看账就能看出许多问题,还因为这些问题粗看不过是蛛丝马迹,而宋清颐整理的这些才是能连贯起看出问题所在的关键,这种大局把握和直切要点的眼光,宋老爷既欣慰自己后继有人,又怒其不争,从不愿认真学着接掌家业。
“是的,父亲,儿子有话要说。”宋清颐抱歉地看向楠叔,他并不是不信任他,这是一个态度,这件事重中之重的看中之意。
果然,宋老爷见宋清颐的做派,沉思了一下,随后挥手让余楠出去了,然后目光落在儿子身上,才发现半月不见,宋清颐似有哪里不一样了,但是具体的他又说不上来。
宋清颐把自己和齐润云说得那些又说了一遍,不过这一次他加上了那个奸夫的身份。上一世一开始他是不知道这人的,他陪着罗杏涓出现在宋府正堂来摘取他们成果看他笑话的时候,骄傲得意的罗杏涓完全掩住了那个男人的存在感,宋清颐只记得他一直笑容淡淡,目光中偶尔会闪过一丝轻蔑。直到后来他流落南巷胡同,才听说宋家被抄没之后店铺多数流落到了曾经的老对手苏家手中,而苏家三少新娶的妾就叫罗杏涓——本来这种内院女子的名讳是不应该流传到市井的,可惜这个女人太有名,前有宋家大少为之与父母近乎反目,后有苏家三少续娶。再加上为人有些跋扈,被处罚赶出苏家的下人就有过不下去住到南巷胡同的。
“父亲,儿子觉得这些事情不无联系,罗杏涓与苏三怕是老早就给儿子设了这个局。”宋清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近乎咬牙切齿。
宋老爷听着儿子说的前因后果以及后面想要做的事情,心里终于明白成亲前后儿子的变化缘由,但听完之后却是有些怒其不争:“胡闹,你要出气我不反对,但是对付一个苏三需要你一个大少爷和一个女人玩后院的手段吗?你以为你是我宋家的大小姐吗?你既然有眼光可以从账簿里看出那些个问题,怎么就不知道用商场上的夺利更能让苏三伤筋动骨,你用一个女人能让他损失什么,一个未来的妾吗?”这个儿子他刚刚发现他不俗的天赋,结果就给他来这么一出,这是要气死他呢。
宋清颐被父亲一顿呵斥,脸皮都要烧起来了。但是心中却并没有不开心,反而有些庆幸。父亲的话,点醒了他。确实苏三对于罗杏涓有多看重他并不清楚,但从上一世也不过娶了做妾的行为来看不过尔尔。真要从罗杏涓身上入手,做陷阱的引子可以,其他的就不那么重要了。他被前世的仇怨遮了眼,只想着从罗杏涓身上着手,却反而疏忽了现在所有事情未发生,他却已经知了先机,完全可以像父亲说的,从商场上夺利,损“苏”利“宋”才是正道。
“父亲,是儿子想差了。”宋清颐低头认错。虽然想通了,但是他心中清楚,罗杏涓这个人他还是要利用的,不仅是为了引出苏三,还因为这个女人对他妻儿做的种种!
除此之外,和父亲一番彻谈,宋清颐手中掌握的资源比之前更多了一些。
而这一日,宋家的下人八卦圈子里又多了许多谈资。曾经大少爷的心头挚爱找上门,大少爷为此特地从窑厂赶回来。本来众人以为少君要失宠,却又听说大少爷和少君在相宜院门口亲昵非常,为着这事还被宋老爷训斥了一个下午。
第27章偶遇
和父亲一番彻谈,原本只拿着一个铺子练手学习的宋清颐手中又多出了两个铺子,这两个铺子都是和苏家有重叠生意,长年有交锋的。手上能动用的人也终于除了小厮和护卫之外,多了一些可以调遣的掌柜和伙计。
从父亲院子用了晚膳出来,时间已经很晚了,这会儿子估计齐润云都睡下了,宋清颐打算回院子沐浴过后就去爬他家正君的窗户。
齐润云搬去住的那个小院就在宋清颐院子的斜后方,中间隔着一个小花园。因为贴着山阴侧,房子比较湿冷,一般除了夏季避暑很少开启。如果不是眼下的天气还算暖和,宋清颐是绝不会答应自家正君搬过去的。之前搬过去前丫鬟们也特地用熏炉给房子烘了一遍,不过毕竟没有正院舒适。
因此当宋清颐顺着没关严实的窗户爬进房里的时候一下就觉得比外头还要阴凉,蹙眉想着明天还是让自家正君换个地方住,还不到酷暑住这么凉的屋子也不知道会不会对不久之后的怀胎有影响。拍了拍身上爬窗时蹭上的灰,宋清颐往内室走去。
因为白日里的暗示,琉光应该是早打过招呼,因此灵宝并没有在外间值夜,宋清颐一路进去倒没弄出什么动静。
掀开内室的帘幔,一室幽暗,宋清颐回忆着院子里的家具摆放位置——宋府每个院子都有专门的摆设规格,宋家大少的院子自然也是——慢慢朝着北墙走过去,他记得床在这边,果然不久就摸到了床柱,这时视线也适应了光线,床帐没有放下,他一下就望见了自家正君的睡颜。
齐润云睡觉的姿势工整,常常一宿都没设么动静。宋清颐知道他习惯把被子压到腋下,两手平放在被子外面,隐约可以看见此刻正是这样的姿势。不过唯一让他意外的是,齐润云是靠着内侧睡的,外侧足足留了一个人的位置,就像平素他们俩睡在一起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