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第一闲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百六十三章:士家现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船队经历了奖金一个月的航行,终于在贞观七年八月上旬尾声的时候抵达了交州武曲港口。

如今的这座港口与几个月前李元景来的时候已经大变了模样。

原因自然在于上一次李元景走的时候,亲口告诉士辩,这里将会成为整个交州最繁华的地方之一,所以港口必须要修缮扩大一下规模。

士辩虽然有小心思,但是在这种事情上也不敢马虎。

混凝土规格的港口对士辩来说做不到,毕竟这边现在只有少量的混凝土,还是从内陆运过来的,成本不低。

但是简易码头还是可以搭建一下的,就是找一些耐泡的木材直接打进水中,然后用木头建造栈桥,车马通过有很大困难,但是走人的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至于装卸货物,那就更不是问题了,这个时期大唐的人力同样不值钱,直接找人来一点点搬运就是了。

军改一事事关重大,当朝廷的行政命令下来以后,地方上的官员是根本无法阻挡的,就算他们在军中有不少的人脉和势力,可这种涉及到全军的利益问题,他们这些高层人物能影响的范围也就很有限了。

最起码军改一事,大多数基层士兵都是支持的。

为啥?

不还是利益嘛!

军改之前,他们戍边最多就是给口吃的,军饷什么的根本不用想,但是军改之后就不一样了。

虽然这里大部分的戍边军都是本地人,但是请不要忘了,他们是戍边军!

什么是戍边军?

就是那种一来来几年的那种,成员组成很复杂,一大部分来自于就近地区,也有一部分来自于其他地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来了之后,几年内就别想轻易的回家。

就算是本地人,一年能够回两次家就算是不错了,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戍边期间,他们家中的课赋能够相对应的减免,虽然少了一个劳力,但也勉强算是值得的。

但是军改之后就不一样了嘛,首先,每个军人,不管是府兵也好,戍边军也好,只要跟朝廷签署了从军契约的,就可以免除自身课赋,以及家中一人课赋,这个跟以前一人从军全家免课赋有较大的差别。

但好处在于,每个士兵每个月可以拿到五十钱的军饷,比起海州军来说差距的确有些大,但海州军不属于朝廷直管,钱也不是从国库拨付的,而且朝廷也采纳了海州军的部分模式,比如说按照军龄来增长军饷,每年增长十钱的军饷。

别小看了这五十钱一个月所引发的影响,在大唐,一个月能赚五十钱的,那就是牛逼人物了,而且还是这种稳定收入。

所以,士家等地方高层虽然察觉到了什么,但对于基层的掌控力却在直线下降。

但岭南道十余万人的兵马调动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从推行到现在,差不多也有三个月了,朝廷也仅仅不过是从江南道和剑南道先期调来了已经完成军改的两万兵马。

这两万人目前齐聚广州等待下一步的分配,本来计划的是好好的,可李承乾的计划让船队直接改道武曲。

所以船队只能在路过广州的时候,将段志玄和一些来自兵部的官员放下去,让他们留在广州进行兵员的驻地分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