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那女子饿的不行了,也不愿自己的孩子留在世间受苦,便是抱着他投井自尽,幸运的是孩子侥幸活了下来。
不幸的是,从尸体腐烂的程度来看,已经死去至少三天了,这就意味着孩子在没有食物没有水的枯井里呆了三天。
京禾看着眼前那个孩子,不哭不闹,一双大眼只是静静地看着众人。
那双眼睛像极了以前认识的一个人。
他一点也不介意这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摸摸他的头问道:你可愿意跟着我?
小男孩不明所以的点点头。
如果不是爷,哪里会有我许良贤的今天。他对京禾的忠心毋庸置疑。
京禾忍不住叹了口气,当年瘦小的孩子现在都长得这么高大,能够血战沙场一夫当关了。
那时的他也只是个做人事听天命的小宦官,如今却是走向一条难以折返的路。
你不怪我?京禾放下书,他想从许良贤的眼里看出些什么。
后面的路只会更凶险,若是不愿,他可以放他离开。
爷,您管我的这口饭,我总要还的。许良贤憨憨的笑着,拍怕胸口,厚实的甲片撞击在一起,却是最为真挚的声音。
这般纯真的眼神已是许久没见到过了,为了自己,他的身上也惹了太多杀戮。
好好,你去吧,去吧。京禾挥手让他退下。
愿这天下人都能有家可回,衣能蔽体,食能果腹。
作者有话要说:
自己做了个封面,感觉好丑呦?_?
第32章 从前这二字总是沉重的很
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正月十五。
上元佳节如期到来,满城都挂上红彤彤的彩灯,借以驱散无边的黑暗。
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涌上街来,在这华灯下享用着美食,欣赏着美景,载歌载舞好不快活。
街巷上空布满一排排的灯笼,道路两旁多是花灯竹架,此时的各色灯笼已然挂上,将整片天地都照亮。
一些人们伫立在灯架前,灯上花鸟景观,绣有各种花式图案,还有几个花灯摊子,售卖着足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小提灯。
几个竹制牌子悬挂在摊子上,上面镌刻着一些谜语,猜出灯谜的人自是可以领到一盏精致的小灯。
或赠与心仪之人,或提在手心,为这上元佳节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光芒。
相较于此刻的太行宫,则是冷清不少,只是寥寥几处挂着灯,一点佳节的韵味都没有。
守门的禁卫脸上也是一股幽怨,都怪那些刺客,否则他们也不会此时还值守在皇城,早就回家携手妻儿子女上街游会去了。
去往晴闻殿的路上,小皇帝左玉书手提一只制作精良的莲花灯,伴着微风,烛火摇曳,将其放下就会变成含苞待放的花苞,提起木柄花瓣便会绽开,犹如火莲花一般。
如此机巧玩意,菲儿定会喜欢,左玉书心想着。
这些天来他一直忙于政事,一边养伤一边处理诸多繁杂事物,事无巨细,井井有条。
只要不是什么大事,没人会来干扰他的决定,但这只会让他更刻苦勤奋。
小年则是跟在身后不远,陛下的努力他看在心里,所作所为皆是为了文国。
他自十岁便跟在左玉书身边,尽心尽力服侍着,不说飞黄腾达,总要吃喝不愁吧,可没过多久先帝病逝,局面一下子翻转过来。
左玉书成了万人之上的皇帝,却是个空架子。
明明此间最有权力的人是京禾,可他总是隐隐觉得小皇帝才是那个笑到最后的人。
坊间的赌徒向来不会只押一个宝,他亦是如此。
到了晴闻殿,小年守在外头,他还有些奇怪,最近怎么没见着老是跟在淑妃身后的那个小丫头。
左玉书提着灯走进殿内,里头空荡荡的,菲儿也不在,寻摸了半天才在小厨房找到了那抹熟悉的身影。
菲儿见他来只是看了一眼,手上活计始终没停下,她卷起了袖子,揉着面团,不知道在做什么。
上元安康。
左玉书微笑着将手中花灯献出,轻吹一口气在那粉色的花瓣上,只见整朵莲花缓缓转了几圈,配着淡黄的烛火,倒是绚丽的很。
烛光映照在两人的面孔上,菲儿深深看了一眼左玉书,嘴角勉强一笑,算你有心,谢啦。
不轻不重的语气传入他的耳朵,左玉书还以为自己送错了东西,不应该是这幅表情啊。
菲儿拿布将揉好的面团盖上,双手擦了擦,接过他手中的花灯。
仔细瞧了瞧,确实挺好看,但她现在情绪不佳,并没有太大兴致赏灯。
她不想在这大好节日里将负面情绪传染给别人,还是笑着说道:我这正愁没灯装点呢,小伙子不错哦。
虽然还是那般孟浪的话语,可左玉书就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却又察觉不到。
说完,就看她四处找地方想把灯挂起来。
左玉书看着只想发笑,那么小的灯挂着又有何用?
菲儿想把灯挂在门口,原本伸直的手又缩了回来,是啊,那么小的灯火,跟那外边的灯海相比起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确实没用。
左玉书才发觉好像说错了话,明明是自己下的旨取消宫廷灯会,按菲儿的性子指不定多想玩耍一番呢,难怪她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
他一把手拿过莲花灯,将其挂在门口,给这晴闻殿平添一点节日的氛围。
回过头,见菲儿又在忙碌桌上的面团了,一旁的食盆里有泥状不知道是什么的馅料。
你这又要做什么?左玉书不解道,总不能又是汤中牢丸吧,上元也不吃这个呀。
你呀运气不错,赶上时候了。菲儿掀开布,又揉了几下面团。
随后着手将其面团揉搓成长条状。
左玉书就更不理解了,这与之前做牢丸的步骤不是一模一样的嘛。
你要是喜欢吃水饺,我可让人做些送来。他还特地将牢丸换成菲儿的称呼方式。
菲儿没好气笑骂道:谁说我要做水饺了?
你这难道不是
看着就是。
再说了,水饺只有自己包的才好吃。
你若是得空,就洗个手,把这红豆沙搓成指头大小的丸子吧。菲儿见他无所事事,索性就拉来当苦力。
能叫皇帝给人打下手的恐怕只此她一人了。
哦,好。
左玉书也非常乖巧地去洗了个手,按照菲儿的要求将那红豆沙搅拌了一下,随后一个个揉搓成小丸子。
他一边两手搓着丸子,一边目不转睛看着菲儿接下来的动作,只见她把长条形的面团摘成一个个剂子,塞入红豆沙的丸子,再揉圆。
就这样一个个圆滚滚的白色小圆球就做好了。
而后生火烧水,像是寻常人家一样,这是他第二次体验这种感觉了。
身处高位,他从小到大都没接触过生柴做饭,烟火之气看似离他很近,实则极其遥远。
而在菲儿这里,上次的饺子,这会的不知道什么吃食,总能让他感受到不一样的感觉。
就像是话本里的普通人,柴米油盐,一日三餐。
他有些羡慕那样的生活。
不多时,水便烧开了。
菲儿将其放入开水中,搅拌一圈,盖上锅盖。
这汤圆也是她母亲教她的,她这一生爱吃的东西很多,最爱还是母亲做的卤面、饺子、汤圆。
生日时吃卤面,过年时吃饺子,元宵时吃汤圆。
可是现在,她身处异乡,那样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不免惆怅席卷心头,手上的勺子一直搅动着,两眼无神呆愣在那儿。
左玉书以为她还是想着灯会的事,手在她眼前晃了晃,明年我带你去看上元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