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51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可一出比武场,司徒旸马上又变回了那副嬉皮笑脸的模样。

裴少淮过来陪考,见到二姐夫这番模样便知道稳了。

“走走走,回将军府。”司徒旸一上马车便催小厮道,“我忙着回家收拾,准备外任了。”心情颇佳。

“纵是比试完毕,兵部上报名次,朝廷委派官职,也还有一段时日,姐夫急甚么。”

“你懂甚么。”司徒旸得意道,“我收拾行囊是提前告知他们,我中了,要外任了,休想还打甚么给我纳妾的念头。”

裴少淮笑道:“总之要先恭喜姐夫了。”

……

数日之后,金銮殿上礼部、兵部公布武举名次,司徒旸位二甲第六名。

授职时,二甲本应授副千户之职,因司徒旸为将门之后,本身有六品昭信校尉的虚职,于是改为上调两级,授指挥佥事,日后可候选为军中将领。

择日即赴蓟州镇就任,分管边关驻军屯田、训练、司务等事。蓟州镇,在边关九镇当中距离京都最近,只一日的路程,也称九关当中的山海关,是京都北上最重要的关卡。

司徒旸从会武宴归来,有些醉意在身上。

天色将暗,司徒旸还穿着礼部赐的官服,他没有回将军府,反倒去了伯爵府。

还同往常一样,他阔步来到裴少淮的院子,因饮了酒,又多了几分恣意。

“少淮,我有些话堵在心口,无处可讲,我想同你说。”

裴少淮见姐夫脸上没有武榜题名的兴奋,反倒多了几分惆怅,他叫长舟端来醒酒茶以后,便把小厮们都遣了出去。

“少淮,我是不是有些无能了?”司徒旸真切道,“只因我姓司徒,我便要活在我老子的影子之下?”

“姐夫武举高中,岂会是无能之辈?”

“我只得了第六名,却授我武状元一样的官职,别人四海八方上任,我却贴着京都,守在山海关内……这岂不是叫人觉得我胜之不武,靠的是司徒将军府的庇佑?”

原来司徒旸是这样的心思。

裴少淮了然,帮姐夫分析道:“圣上有意激励将门之后参加武举,而非承袭父位,姐夫作为将门中第一批参加武举的,又得了好名次,足够耀眼,圣上让兵部偏袒你几分也是正常的……这可不单单因为你姓司徒。”

又道:“姐夫常年习武,应当明白兵家‘天时地利人和’的道理,这运气和时机,也是一种本事,所以姐夫自不必多虑。”

至于驻守山海关,裴少淮又道:“蓟州镇北疆燕山连绵不绝,南临渤海水天漫漫,故有山海雄关之称,城高池深,北进平川策马万里,退防高山固若金汤,如此一个地方于姐夫而言,最合适不过了。”

“此话怎讲?”

裴少淮知晓司徒旸心中在乎的不过两样东西,一是妻儿,二是攒一份功劳庇护妻儿,于是解释道:“退可守,不易攻破,姐夫可以放心带着妻儿赴任,不必太过担忧她们的安全。进可攻,一马平川,敌军贼心不死,待姐夫练出一支精兵强将,自有大有施展拳脚的机会。这不正是姐夫所求的吗?”

裴少淮又补了一句:“你去问大姐夫,他必定也是一样的想法。”

司徒旸被说服,又恢复了嘿嘿的神情,道:“我就知道来找你能得痛快,这么一想,这个山海关还真贼不错,离京都近点好,你二姐平日里想回来也方便。”

“姐夫这么想就对了。”

……

三月杨柳抽青,随春风拂动,司徒旸赴山海关上任。

边城关卡艰苦,莲姐儿曾有意劝妹妹把长女留在京城,免得跟过去吃苦头,道:“小的还小,离不得你,大的却留在京都里,日后好找人家。”

毕竟京都是一个圈,边城又是另一个圈。

兰姐儿摇摇头,言道:“我明白姐姐的意思,夜里我也曾思来想去,还是不舍。我不想让孩子自小离了母亲,常常思念……这份心思,姐姐应该最明白我才是。”

她自幼便没了母亲,知晓离了母亲的孩子是何等凄凄。

又道:“我这样的人,本应该狠狠吃些苦头才对,却叫我遇见了司徒,有了这份福气,他去哪我就跟着去哪……这是我最好的命数,姐姐莫要担忧妹妹了。”

莲姐儿疼惜妹妹,道:“两地不远,边城里若是有甚么缺的,你同我说,我便叫人给你送去。”

……

……

司徒旸武举之事告一段落,乡试三年一考,今年是酉年,又是正科之年。

裴少淮年已十五,打算一试。

顺天府学倒也很开明,年头便统计了今年有哪些人打算参加秋闱,但凡应试者,平日里只需过来点个卯,余下时间大可以自己温习功课。

段夫子单独教导裴少淮道:“文章绝非学了就可得,然则气度却可以从平日里养成,亚圣孟子的文章一语见地,言辞虽简,但气度浩然,靠的便是周游阅览四海名山大川,此乃功夫在文外。”

“你虽未游历各地,却能得此气度,自有你自己的玄机。今年秋闱,若能将此气度跃然纸上,则上榜无虞了。”

裴少淮应道:“学生明白。”

夫子又道:“秋闱偏重时策,文章若能与大庆内诸多要事相结合,句句言之有物,而非苍白无力,更能得主考官的青睐,这也是你要注重的地方。”

“学生会适时向徐大人、姐夫请教。”

第50章

“夜窗几岁聚寒萤,一日秋闱较日精”,毕竟三年一场,若是错过了,又要再等三年,顺天府学里不少学子都决定一试。

江子匀前来伯爵府还书,顺带研讨学问,就曾说道:“八月秋闱,我不足四成把握,原踌躇是否要再磨三年,后一想,世间岂有万全之时,机会来了便应该搏上一搏。加之去岁替人作保,县衙每月发放廪膳,家中宽裕了许多,尚有余资供我报名乡试,我便不犹豫了。”

入府学一年多,江子匀读了不少史学古籍,文章愈见醇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