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只愿他们平安。
萧绮罗转身时,正巧与廊柱后,探出身来的满目担忧的三只小精怪对视。
两相怔愣。
片刻后,萧绮罗飞快眨了眨眼,转着手腕笑道:你们美人天师可是将你们托付给我了啊!拉长的尾音,让阿肥牡丹花齐齐炸了毛,只有新来的小青龙,不明真相。
萧绮罗抱臂而立,下巴冲左顾右盼的小青龙扬了扬,对就你,新来的你过来。
小青龙对上萧绮罗似笑非笑的目光,片刻后,生生打了个哆嗦。
却说这厢,霍长婴因前些时日为太子压制蛊毒,故王皇后赐了他进宫的腰牌,此时顺利进了宫门,正垂着头快步朝着含光殿走去。
宫道上,来往的内侍宫女均行色匆匆,一改往日的闲散,擦肩而过时,霍长婴隐约听见一个小宫女低声说着,边关加急战报,皇上震怒欲发兵支援,可朝中一众大臣竟没一个敢出声。
广袖下,霍长婴攥紧手掌,不由加快脚步。
紫辰宫,含光殿。
王皇后正在书案后,不知在写些什么,听见宫人禀报,并不惊讶,只是命人将霍长婴领进来。
霍长婴恭敬行礼后,正欲说话,就见王皇后头也不抬地挥手制止他。
年节已过,二月的天气仍是寒冷,殿内烧着地龙,温暖异常,殿角的兽口鎏金香炉袅袅燃着香气,凝神静气的香,却令霍长婴原本焦躁的心愈发不安。
就在他终于等不及想开口时,王皇后终于先他一步开口道:本宫知你所为何事。说着她放下笔,抬眸看向霍长婴,本宫想说的是,你一定要这么做么?
霍长婴张口欲答,王皇后却打断他问道:即便此去路途险恶你也要去?
王皇后竟知他的想法?
霍长婴愣了下,片刻又明了,他的想法其实并不难猜,此时西北边关战事满朝上下最为关注,他明面上的身份又是萧铎的未婚妻。
他低头上前一步,深深一礼,道:是。
王皇后不语,霍长婴却能感受到她审视的目光,半晌,王皇后接着问道:即便此去身首异处,你也要去?压低的语气,不似常日里的平静,甚至带了几分咄咄逼人的气势。
霍长婴弯曲膝盖,长袖摆开双手交叠,深深叩首,坚定而沉稳道:是。
王皇后定定看了他半晌,摆了摆手示意起身。
听言会意,上前将霍长婴搀起来。
王皇后却在这时道,边境战事吃紧,陛下早在前日就收到消息,下令派最近的节度使调兵支援,她从书案后走到了霍长婴身前站定,可今日却传来萧将军被围困白城,援兵迟迟不至的军报书。
霍长婴心头一跳,有什么逐渐明朗,他一直不解,为何以阿铎实力能使自己被围困在一方城池之中?如今看来,阿铎竟是腹背受敌。
如是想着,他心下便更焦急几分,恨不得同师父习了那斗转星移的术法,瞬间奔至白城。
王皇后定定看着霍长婴,一字一顿道:本宫这里,有办法。
紫辰宫,听政殿。
皇帝坐于龙椅之上,俯瞰着殿中噤若寒蝉的众大臣,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众卿没有可说的么?
威严的声音仿佛带着千钧重压,扫过阶下众大臣,令人纷纷低了头,不敢有一丝的异样。
阶下,卢靖远偷眼去看为首的聂相,却发现聂相如往日般,不发一言,冷清的面容,仿佛置身事外,他在心里叹了口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前意气蓬发的权臣,变成如今这幅得过且过的模样。
聂相不语,朝中自觉聂相党的人也不说话,场面一时间焦灼,皇上细长的眼中闪过寒光,火气就要压制不住。
儿臣有话要说!
少年清朗的声音从殿外传来,打破听政殿内沉默的气氛。
这声音并不陌生,众大臣差异回头看去,就见传闻中卧病在床的太子,此时精神飒飒目光澄澈而坚定,头戴金冠长发高束,身着太子朝服,正手持玉笏,从殿外阔步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
在高速堵了一天的作者菌祝大家中秋快乐!(* ̄3 ̄)╭(以后再也不在国庆走高速了啊哭!)
第82章出征(二)
虽是朝堂之上,但因太过惊诧,有些藏不住事的大臣不由诧异出声,又在一瞬间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不迭地闭嘴,眼观鼻鼻观心,心中却波涛汹涌个不停。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在众大臣的惊讶中,太子此时已阔步至殿中,他恭敬行礼,举手投足之间贵气天成,说出话却又激起众人的喧嚣议论。
只见太子手持玉笏板,目光坚定,儿臣愿带兵,亲征西北!
少年人的声线,可说出口的话却并无半分轻佻,沉着稳重,仿佛已经过千百次深思熟虑,那同皇帝相似的眼睛里写满了郑重和认真。
让离得近的元老大臣,不由在心中赞叹一句。
即便如此,朝堂中仍有不少大臣反对的声音。
龙椅之上,皇帝并表态,一双细长的眼睛落在太子身上,让人看不出情绪,只是在没人注意的地方,皇帝广袖龙袍下的手正微不可查地抖着,他飞快一闭眼,掩去浑浊眼中的水光。
再睁开眼时,皇帝依然是不怒自威的沉稳帝王。
沙场征战不同儿戏,皇儿大病初愈,可想清楚?
太子双手交叠置于胸前,垂头郑重道:儿臣身体已大好,还请父皇不必担忧,西北边塞乃是我大殷门户之地,倘若让突厥人攻下白城,长驱直入便若入无人之境,永安危矣。
儿臣不才,却也知此局势紧急,愿领兵亲征西北,将突厥逐出大殷!
少年朝气蓬勃,掷地有声,在众大臣中又引起一阵喧哗。
隐没在大臣队伍中的卢靖远忽的心头一跳,他偷眼看了眼为首的聂相,见他仍是一言不发,仿佛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一般。
这边心思转了几转,那厢,太子已同众臣周旋数个回合,面对大臣们问题,太子一一应答,其中不乏引经据典,鞭辟入里,让一众文臣暗赞的同时,也让一些武职出身的大臣,心中隐忧。
最终,皇帝竟力排众议同意了太子的请求。
日头高升,温暖的阳光洒在殿前汉白玉雕龙石阶上。
紫辰宫,听政殿建立在高台之上,与整座大殿相比,仿佛巨龙,两侧的宫道便像是龙尾,此时散朝后的群臣纷纷从此离开。
皇帝负手而立,站在石阶的最高处。
站在这里,紫辰宫殿前广场一览无余,他远远看着太子的背影,步伐沉着,却带着少年人的蓬勃与朝气,不由出神。
咳咳咳!剧烈的咳嗽让皇上收回视线,孙公公见状忙上前搀扶顺气,眼神示意一侧的宫女递过来茶盏托盘,从随身带着的药瓶里到处药丸来。
皇帝抬手示意孙公公无无事,他推开孙公公,低头平复,半晌后才将涌上喉咙的腥甜咽下去,这才接过茶盏,喝下药丸。
一侧的孙公公见皇帝苍白的面色多了些血色,才顺着皇帝的视线,看见了走远了的太子,自以为猜中了皇帝的想法,弯腰笑道:太子此次领兵,定能凯旋归来!
皇帝不语,孙公公以为自己骚到了皇帝的痒处,便继续笑呵呵恭维道:太子殿下果然英武不凡,是天生的贵主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