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歌万里定山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长歌万里定山河——蕉下醉梦(30)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祝政脸色不红不白:将军动人在先。

常歌:

以后还是注意一些。常歌垂眸,万一旁人见着多不好

祝政刚想说这里哪有旁人,旁人正站在田头,眨巴着眼睛看着他俩。

这是个才五六岁的小娃娃,一身干净的红衣裳,未梳总角,稀疏几根头发在脑袋顶汇成一个可笑的揪,手腕上不知缠着哪儿翻来的红布条,手里还抄着根烧糊的木头。

祝政陷入沉思:这身打扮,我看着有点眼熟。

常歌瞪他:一点不熟!

正说着,那小孩把手里的柴火棍舞得虎虎生威,嘴里嚷嚷着:天神将军在此,司徒玟,速速纳命来!

常歌一愣。

祝政道:你着红衣,他也着红衣,为何你是天神将军,他是司徒玟?

那小孩没料到祝政会反问,呆在原地。

祝政继续忽悠:我看你俩都是天神将军,那该友好相处,舞刀弄棒的多不好。

常歌挑眉看着祝政,这人一本正经,看着是一翩翩君子,实际连小毛孩子都不放过,可劲儿蒙。

那小孩懵懵懂懂,好像有点被说服了,只听得远处一声炸响二娃子,又死哪儿去了!

刚才还无比神气的天神将军瞬间成了个地老鼠,顺着地就滚了回去,常歌这才发现,二人不知不觉竟走近了一处人家。

这户人家拮据,土房。房前半亩寡田,眼下已经翻了一遍,春雨刚过,蓄上了一池春水。屋子后边快要散架的水风车也摇了起来,屋顶上飘着炊烟,稻米香乘风而起,暖乎乎地直扑脸面。

看来缴来的魏国军粮,已经发到农户手里了。常歌欣慰道,先生动作好快。

祝政朝他微笑:还是多亏将军妙计,缴获虎头山军粮。不然,他处的粮食过来,再快也得十天半个月。

窗户里飘出低低的歌谣,听着不像是楚歌,倒像是大周雅乐。

常歌听了片刻,恍然大悟:这不是那日,先生在城上奏的曲子么?

祝政也聆了片刻,方才道:还真是。

这时候拦路的二娃子抱着碗白米饭转出来了,估计是刚挨过打,还眼泪汪汪的,他将碗一递,朝常歌道:喏,咱俩都是天神将军,将来都是要打魏狗的,不能饿肚子,我分你一点。

常歌哭笑不得,连说:不必。

二娃子!

那小孩一抖,接着一农妇抄着勺子就转了出来,一眼见着屋外的祝政常歌,脸色一变,慌张地抓了下麻布衣衫,点头道,大老爷。

她一把扯过小孩,连声怨他什么人都瞎招惹。

常歌下马,同她回礼。见那小孩又要挨揍,忙帮着开解。

农妇见他和蔼,同那些趾高气昂的土豪乡绅不大一样,这才收了手。

劳烦问您一下。常歌道,刚刚在屋外听到有人哼唱大周雅乐,是您么?

农妇连连点头。

您哼的,是什么曲子?

农妇将下摆一抓,淳朴一笑:我也不大懂得,只知道是我们襄阳城天神将军的曲子。

小孩抱着她,嚷嚷道:是我们放天灯求来的天神大将军!

祝政莞尔,常歌倒有些不好意思。

她打量了一下二人,谨慎道:老爷们,外地来的吧?幸亏你们是现在来了,赶上了好时候,再早些过来,咱襄阳城还被魏军围着。我们这是穷人有穷福,住在城外头,躲了这一灾。听说襄阳城里头,断粮都断了好久,死了好多人呢!

后来说是老孙头带着襄阳百姓,放天灯请神,这才请来了位下凡的将军。

常歌估摸,老孙头说的应该是襄阳太守孙廉。

我记得那天晚上,天神将军来得晚,一开始襄阳城还是破了,半夜里多少人敲门,我从门缝里一看,全是满身血的人,家里就我和二娃子,哪儿敢开门啊!接着,又围了许多天,有一日日头红的很,那魏军又来了好大一批,我怕得厉害,和二娃子躲了起来,结果听着琴声大作,不知怎么的又起了山火,我还惆怅呢,想着今年襄阳可真是遭罪啊,那火居然被一场急雨给灭了都说是天神将军呼风唤雨,护佑我襄阳下土!

这之后襄阳就解围了,汉水上往来的人也多了,粮食也挨家挨户地发了下来,到处都在唱这首曲子,二娃子学堂里头也教了二娃子,你们学堂老头说,这曲子叫什么?

二娃子把手腕上的红布条一扬,高声道:《离惑破阵乐》!

对对,是叫这个。农妇笑呵呵道,你说这名字咋起的,大梨子咋还能打仗破阵呢。

常歌没忍住,笑了出来。

*

作者有话要说:

[1]大魏与楚国修好:见28章,有楚使至魏廷细节

第36章亏心先生不知羞耻。[二更]

祝政见她家里清简,问道:你家里就你一人么?

那农妇脸上忽然有些落寞:我家先生我先生从军去了,也不知如何了,可能没了吧。

祝政闻言,摸出些和察五百塞给她,那农妇说什么也不接,说让二娃子瞧见了还怎么教他自力更生。两相推让之下,祝政只好作罢,由着常歌给了些点心。[1]

常歌袖子看着平整,眼下点心居然摸了一袋又一袋,足足有五六袋之多,也不知是藏在哪里。除了某一袋,他将其余点心全都给了那小孩。

祝政欲言又止,生怕他将苦药点心给混了,常歌只同他眨眼,要他放心。

结果二人还没走出一里地,听着二娃子一声嚎,常歌猛地掏了牛皮纸:坏了,还是给岔了。

行至城前,常歌从马兜里摸了面具打算戴上。

祝政好言劝道:还是不戴为妙。

常歌不解。

将军这些日子早出晚归,少在城里,不知城内状况,总之还是不戴为妙。

常歌听了他的,将面具塞回了马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